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森林防火
查看: 12924|回复: 2

抗战时期日军国军伙食的真实对比 让人震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8 14: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b. v- a! @. b$ q% t9 J1 S7 _


8 r. A3 b8 {, S# r

抗战结束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历史事实已经被后人有意或者无意的忘记。现在很多中国年轻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国军真没用,一对一打不过日本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0 R+ n( j/ s9 x7 P4 G$ I" _/ K3 d; \6 r# f6 l/ j: l. [

不错,当时的国军一对一还真打不过日本人,但这并不是一句国军没用就可以概括的,而是因为中国的军力和国力都远远落后于日军这个现实所决定的。

目前中国论坛上面应该没有关于日本二战野战食品的介绍 ,老萨就敢为人先,写给大家看一看。

这一篇,老萨就来说说日本和中国士兵在抗战中伙食的区别,由此让大家看看差距。

日军伙食的迅速发展

0 O3 k4 Y( m. ?

-------------日本武士因为身份是军人,要时刻应付艰苦的作战,所以他们被训练为不在乎饮食的好坏。古代日本武士往往吃1个饭团就当做 一餐饭。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o0 o0 k/ Y- G$ Y% t% R+ W6 |3 h7 y1 A" ]7 D3 a' A5 H

5 M' E4 o9 V, B! O, r! W! z& L! h  \

古代日本武士作战跟中世纪欧洲骑士一样,都必须自己携带粮食作战。粮食一般由仆人携带,口粮量从维持一周作战到一个月作战不等。

大名一般不提供给武士们粮食。除非作战时间超过之前的预计,大名们才会强制自己领土 内的农民们将粮食送到前线。

好在日本国内领土狭小,大名又多如牛毛,一般战争在一周左右 就会 结束,所以军队的粮食问题并不严重。

这段时期,武士基本自带什么就吃什么,所以 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贫穷的武士带杂粮饭,干萝卜和少量肉干,富裕的武士则带精米,鲜肉和高档鱼干。

到了丰成秀吉统一日本以后,国家开始建立正规的军队,军事供给制度也开始 转变。武士作战开始不需要自备粮食,粮食全部由大名供应。这样有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和补给水平,不至于这个武士还有1个月口粮,而那个武士口粮只有3天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Q6 p+ Y4 O; Q
: `; ]3 U- ^7 J' @- B( G

丰成秀吉时代,日本武士口粮非常简单,就是稻米,调味的味增和盐。武士一天的口粮大概是稻米半升左右(糙米约700克,做成米饭大约1500克,也就是1公斤半) ,一勺盐,两勺味增。

由于没有副食供应,这些稻米 其实是不够吃的。日本武士由于大部分需要披着铠甲,拿着各种武器作战,所以体力消耗很大,一顿吃500克饭根本就是小意思,一顿吃上1公斤米饭的也不稀罕。所以每天的米仅仅满足武士最基本的需要而已。

随着日本明治维新的开始,日军开始向现代化军队跃进,不过军用口粮的变化 还有个漫长的过程。

1874年借口牡丹社事件出兵台湾进而吞并琉球,是日本建立新式陆军以后第一次对外使用武力。当时登陆 台湾的日军有3600人。为了这3000多人正常吃饭,负责后勤供应的人员就有2300多人。

当时 日军的军用口粮还在初创期,非常简陋。它们是一个饭团,加上日式腌菜和其它少许盐,附使用竹叶包成的一个所谓便当。此时日军士兵每天的米量还是月700克。大家可以看到 ,其实 这段时期日军的 口粮同丰成秀吉时期 没什么不同 ,唯一区别是采用便当 这种容易 携带的方式。

由于口粮单一,缺乏营养以及缺医少药 等问题相当严重,此次日军出兵台湾病死650人,而战死的仅仅20多人,这为日军敲响了警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1 b6 Z0 A. y/ B5 A# V9 D
( s( p0 J8 J& |- `% x' r

随后是日军口粮迅速发展期。

6年后的西南战争,也就是 镇压西乡隆盛为盟主的旧武士叛乱期间,日军出兵高达6万人。他们的口粮就出现了现代化的英式饼干,鱼干和牛肉罐头。

之后几十年内,日本军队的伙食越来越好。

西南战争期间的饼干,鱼干和牛肉罐头虽然可以弥补人体的热量消耗,但口感都不敢恭维。以鱼干为例,采用日本传统做法,导致高度脱水,坚硬无比。吃的时候要用刀用力 削成一片片,如果军队在急行军中就只能用牙齿硬咬,一般牙齿稍差的人根本是咬不动的。

到了日俄战争期间,日军的口粮已经不错了。士兵携带的一天口粮,基本为干米饭650克或者饼干600多克,一个250克的牛肉罐头或者鳟鱼罐头,还有干蔬菜,腌制的鱼肉,鱼干,干萝卜丝,福神渍,干海带,酱油,味增,清酒等等。

中国大陆有种错误的看法,就是二战日军的口粮很差。诚然,日军在二战后期因为部分军队,尤其是太平洋群岛上的日军补给被切断,导致出现大量饿死人甚至吃人的情况,口粮自然不可能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3 `4 t& l' n! K: f2 u9 Q0 _& B4 p/ E2 }4 }# ~% M" _) N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在整个抗战中的中国战场的日军口粮是相当不错的。除了少数日军因为孤军深入导致后勤极度困难(比如从上海杀到南京),基本 不存在吃喝艰难的情况。

有些文章中列举如下:

一位入伍前在横滨当造船厂工人的新兵说:“在我入伍的第一天,我们吃到了一顿特殊的美餐,红小豆煮粘米饭,但是就在我们吃饭的时候,上司发话说:‘这是你们吃到的最后一顿好饭了,从今之后一切都会变得严酷起来。’”后来,陆军和海军新兵们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凉米饭加咸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极快地吃完,以便赶回去继续军事操练。午餐可能是米饭加上一点肉或鱼,晚饭则不过是一碗汤加上一点点米饭和蔬菜。

其实这是将一篇文章断章取义的结果,以表现日本人吃的也很差,国军吃的差 也不算什么。

他们拿这些日军新兵训练说事,其实只是看到一个表面。日本士兵进入新兵训练的几个月时间,伙食非常差,也吃不饱。这并不是日军无法以高标准供应新兵,而是主要是日军因为训练需要才刻意这么做。这种目的是为了 锻炼日军士兵的意志和绝对 服从命令 的能力,包括新兵在 这期间 被教官和老兵随意殴打 也是这个意思。

一旦完成新兵最初的训练,日军士兵的口粮立即增加,完全不同了。日军新兵完成训练以后,一般会比没参军之前强壮很多,体力也有很大提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1 m$ g4 }/ y# T& O, N: E  @. _$ @

& S0 w( |, l7 C+ {1 V! u

在抗战之前,其实日本国内并不很富裕,尤其大部分农村地区也比较贫困。普通农民青年平时也就吃吃杂粮饭和萝卜,各种节日期间才能吃糙米饭和鱼肉,至于鲜肉,鸡蛋和精米是很少吃的。

而日本士兵的伙食标准明显高于普通日本人,基本相当日本国民中小康之家的水平。米饭管够,每天都有肉吃,副食也相当丰富。

即使在日俄战争中作战的部队,一天也是早中晚三顿。主食全部是米饭,早饭一般是腌菜,午饭和晚饭则正正经经吃鲜肉,鸡蛋或者罐头肉,也就是每天两餐必须 有肉吃。

而当时同时期的日本年轻工人很多 也是军事化管理。他们每天的副食基本就是腌菜,味增,蔬菜。一周仅有四顿饭有荤腥,而这些荤腥不过是 所谓的豆腐猪肉汤,咸鱼,鱼干这类最低层次的副食。而这样的工厂还是日本国内所谓伙食待遇很好的工厂,很多日本农村青年都抢着报名。

通过这些对比,足可以见在日本军人被重视的程度。


8 `6 Y$ b( e$ q/ Q5 ], r$ }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3 s3 f7 W0 {0 C8 S- `% z. ?

% X% y; b" e, \

--------------------日军的饮食是一个完整而且科学的体系,是经过 半个多世纪的研究 和验证定下来的,比国军要先进了几十年。


: n) J; m( R/ S/ s

抗战期间日本伙食标准

1938年4月15日,日本陆军发布了《军人战时给予规则细则改正》,对军人在 口粮定量标准进行了修正。日本军方根据近一年以来在中国的实际作战经验,提高了日军士兵伙食和肉类的定量标准,如此制定了日军之后7年多的标准伙食。

日军基本伙食定量为:

精米660克(约等于13两)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3 \+ G3 Z5 Z2 \! k0 L  e: H: N9 h9 ?$ h0 J; i# H

精麦210克(约等于4两)

鲜肉210克

蔬菜600克

泽庵60克

酱油0.08升

味增75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6 K6 x6 P8 D! |

3 o2 M' x( d* o) [1 Z

盐5克

砂糖20克

茶叶3克

清酒0.4升或者甜食120克

香烟20支

特殊定量(主要用于战斗期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a2 Q" |  q, q
6 h# `: J0 k8 R  C, r

精米580克

饼干或者压缩干粮230克

罐头肉150克或者干肉60克

干菜120克

梅干或福神渍45克

酱油粉30克或者浓缩酱油40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2 r6 z  l0 a4 K) t- q% s
( i8 ]1 `4 X, r* d% o2 x3 P" O! L& U

味增粉30克

盐5克

砂糖20克

茶叶3克

营养食品45克

清酒,甜食,香烟同上面一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I6 e3 C0 R! x1 D) |
/ P  A3 {# ]! ?

替换定量

另外还有一种替换定量,主要针对战时物资不足提供上面两种定量的替换。

以主食为例,精米870克或者 面包1020克 或者饼干690克 或者压缩干粮60克 或者精谷物900克,也就是说这里面五种都是可以替换的。

肉类则包括:熏肉80克或者鸡蛋180克

腌菜包括:盐渍或 糠渍酱菜120克

调料类为:味增150克或者盐0.08升或者调味汁0.08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N- H! O/ }0 D2 M1 A2 h+ H8 X  h" K: `5 Y6 H

可以说,日军战时的饮食水平是相当高的,不但主食定量很高,而且有大量肉类作为副食,同时 还 提供了适合日本人口味的腌菜,味增,甜食等各种东西。

日军战时的口粮基本兼顾了日常行军和战斗期间人体所必须的热量,维生素,蛋白质需要 ,更接近于日本人平时的餐饮习惯,同西方军队有着极大的不同,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 E$ q( |7 h& s

--------------平时精米的运输通过汽车,轮船,火车,每次运输量是很大的。对于这种 山地地形,日军就只能使用马匹运输,运输量就大为减小了。日本士兵用大米饭逗中国的小孩子,当时大米饭对小孩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连中国士兵也吃不上大米。

. `$ p/ K+ j# b4 N) H, h# V& F- X6 b

主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3 q# l6 S4 ]5 V; k# F6 R" T
/ ~$ w8 m2 ^# L" G9 e7 V  i

精米:所谓精米就是精磨后的精白大米,是指去到糠皮和糊粉层的大米。日本古代农业技术是比较落后的,粮食产量也不高。普通农民为了糊口,只能吃舂过一次糙米。糙米的口感和精米有明显不同,糙米去壳后仍保留存些许外层组织,故而口感较粗,质地紧密,煮起来也比较费时,但比较容易填饱肚子。

在古代日本,能够吃到加工过2,3次以后的精米的,只有少数贵族,大名以及一等武士(大名身边的亲信内臣)。

直到18世纪,由于日本国内稻米连续丰收,人口又不多,导致粮食过剩。此时日本人敢于浪费一些粮食,普遍将糙米精加工搞成精米,连普通的武士和农民也开始吃了。精米的口感很好,一吃就爱吃,越吃越爱吃。不知不觉中,日本国内开始了一个所谓精米热。老百姓把精米尊称为银舍利子。遗憾的是,日本并不是每年都有这样的丰收,大部分年份普通老百姓只能吃糙米,少量精米只能留在接待客人或者重要宴席的时候吃一下。

精米是贵族和大名的食物,也是身份的象征。但可笑的是,由于大名们长期吃精米,吃不到糙米的米糠上面富含的许多维他命、矿物质与膳食纤维,导致普遍出现可怕的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导致)。在不知道维生素为何物的古代,脚气病是一种无法控制的绝症,一些大名还因此丧命。

日本近代明治维新以后,军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人,自然不能吃农民的糙米,而必须吃最好的精米。这样一来反而给日军官兵带来极大的麻烦。据统计,甲午战争中,有百分之二十的日军死亡病例,是因为脚气病导致的。

随后的八国联军侵华中,参战的2万日军只有300多人战死,900多人受伤,但居然有2300多人患上脚气病不能作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u* B; H# w( P- l% \* @
4 A+ K3 N/ @% k. l1 p

直到西方医学家在1912年发现了脚气病致病原因以后,日军才恍然大悟。他们本来想将精米完全改为糙米,但已经吃惯了口感极佳精米的日军官兵几乎全部强烈反对。当时日本农村很多年轻农民尚且不能经常吃到精米,在残酷的新兵训练中,他们唯一的乐趣就是吃精米饭。现在如果连这点乐趣也没有了,那真的只能毫无乐趣,形同苦行僧了。

况且精米做饭还有用水较少,易于长期存放的特点,所以日本官兵们以这两个借口去闹,看起来是很有道理的。

日本军部无奈,只好下令禁止官兵以精米作为主食,每天吃的精米中,必须加上百分之三四十的糙米或者大麦。

可以看到,日军一天定量中精米高达13两,精麦也高达4两,光是主食就已经有870克,接近一公斤了。这个标准是相当高的!

现在北朝鲜陆军士兵因为国内严重的农业问题,平时吃饭几乎没有副食,所以主食量特别高,也不过每天只有800克。二战中,日军的标准 比现在的北朝鲜士兵还要高,但日军 却有着相当丰富的副食,这些副食本身有着很高的热量。

精麦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d7 |  M1 x. ?# `
0 ~5 o, Y/ F9 O: A

至于精麦,一部分是日本自产的麦子,另一部分则从美国和欧洲进口。当时日本每年和美国有大量的贸易,这也是美国在抗战开始后,不同意经济制裁日本的原因之一。

大麦不是单独吃的,而是混在精米中煮,目的很简单,就是防止脚气玻


% J4 x0 ~4 X$ Y* w- i% v/ Y9 ?

--------------这种饼干口感同现在超市出售的饼干相比,自然要差多了。不过还是很压饿的,是很实际的食物。但作为日本人,还是很喜欢吃热饭的。只要有条件,他们尽量还是把米饭烧熟,哪怕 是在泥泞不堪的前线。


2 g; g. ^$ `  s( Q3 S2 P' h1 G  {& e

饼干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U  M6 k6 C4 R' k3 W) p, Z

* u# o; g8 r, N7 e0 X5 L* J

饼干,这里的饼干不是今天的压缩饼干,而是普通的饼干,类似于今天中国市面上那种饼干。在918事变之前,日军的饼干同美国军队的饼干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原料面粉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可是美军的作战区域,却和日军有着明显的不同。日军当时的作战区域已经定为中国大陆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北方,东北,华北地区。这些地区水资源不足,很多地方缺水。而美国面粉的特点是粘性不足,容易吸收水分。所以日军士兵在日俄战争中大量吃这种饼干的结果就是,非常口渴,但又找不到干净的水源,导致战斗力大减。

同时,中国的公路水平差,运输车辆,无论是汽车还是马车在路上都会剧烈颠簸。这些粘性不足,相对较脆的饼干很容易在运输途中就脆裂,导致无法整块食用。

而且中国东北华北地区秋冬季比较寒冷,华中地区又多阴雨天气,这种饼干容易吸水,一旦遭遇雨雪哪怕吸一点水以后也会溶解成面团,根本无法食用。

其实这些也都是其次的,日军官兵在日俄战争开始大量食用饼干,他们最抱怨的是饼干口感非常不好,吃饼干如同嚼蜡。日军官兵普遍厌恶这种美国面粉制作的饼干,甚至私下用饼干向东北的中国老百姓换大米食用。

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日本军方针对这些问题,改为进口粘性高,营养更丰富,口感也比较好的欧洲面粉。用这种面粉成的饼干基本解决了以上的问题,满足了作战需要和日本人的口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 c  ?1 w0 p) X" Y; _1 T! ]
' ~) ^4 i  e+ ^; U  E# H; w

同时,这种饼干同当时日本民间饼干也有一定的区别,为了补偿士兵消耗的体力,饼干烤制的时候还加入了芝麻,米粉,土豆粉等材料。

饼干由于不需要烧煮,也是二战中日军士兵作战时最长吃的主食。日军制作的饼干,每块100克左右,6块为一天的主食量,战时包装为60块一铁箱。

; K+ n; F" c. e( d/ _5 y4 s% x

---------------------膨化糙米没有味道,吃它只是为了活命而已。至于营养口粮有很多包装,下图就是 其中一种。由于中国人和日本人的饮食不像白人那种吃肉吃奶动物那样高油高脂肪,所以往往需要营养口粮给与补充。


# s  R# U( R4 ?. b, h8 i0 X3 ]

压缩干粮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 d& g$ U& I) ^% g
' Y) ^- G3 Y4 v  A& L- r

日军的压缩干粮在整个二战中算是独树一帜。

日军制式压缩干粮为1931年正式定型的,研发期间由于遭遇很多技术难题,前后居然用了7年之久。

压缩干粮的主要原料是脱水膨化糙米,也就是普通糙米经过压榨膨化而成。这种膨化糙米易于保存和食用,无需再次烧煮,淀粉含量高,是很好的压缩食品,在当时世界其他国家是没有的。

不过,膨化糙米的致命缺点在于根本没有味道,必须食用各种有味道的副食和甜食调味后才可以吃。

不然,真的只能捏着鼻子往下咽了。

营养口粮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4 g- }' v& R9 k8 Q4 I; D5 U/ T& f
5 }6 |; D3 F/ i) v  D3 G$ f" p/ j- ?

营养口粮类似于今天解放军的精力口粮,主要用于弥补体内大量的热量消耗。根据日军战前研究,在极端情况下,日军普通士兵一天消耗热量可能超过4000大卡。如果连续持续这样的消耗,单靠日军的正常伙食,恐怕无法有效弥补热量的损失。

这也是营养口粮被日军发明的原因。

日军的营养口粮有很多种,但原料大体相同,都是以奶粉,酵母,麦芽糖,葡萄糖压制而成的高热量食物。以1号营养口粮为例,它还添加了可可粉,食用椰子油,每块仅重8克,热量却高达600卡,一天吃10块就足以满足任何的热量消耗。

除了1号以外,还有 2号,3号等好几种。


( O1 v: m8 u% ?

--------------------日本人也很喜欢鲜肉,他们每到一处就把中国农民的牛,猪,羊,鸡,鸭扫荡一空。日军相当喜欢吃中国的鸡肉,也许是因为中国农民养鸡很多的原因。电影《地道战》中,民兵队长从地道出来的时候,上面的鬼子正在兴冲冲的煮一只鸡。这个鬼子很贪心,让一个伪军替他把鸡毛拔完以后,就赶伪军出去,不远跟他分享鸡肉。结果这个伪军反而因此保住了性命。日本的军用罐头都是采用这种大和煮的方法,也就是将肉和土豆,牛蒡,胡萝卜一起煮,并且放入少许砂糖,酱油调味。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D+ S  l) J" O, F
9 X) V$ W, P- j% I8 K8 o: l


3 W. @! y, Z8 u6 Q& v

副食

肉类包括:鲜肉,罐头肉,干肉,也包括鸡蛋

鲜肉

鲜肉顾名思义是新鲜的肉食,日军在作战期间,如果作战区域比较靠近自己的控制区和补给线,比如短时间的扫荡战,控制区内的调动行军,一般可以 供给新鲜的肉食。

这些新鲜的肉食就五花八门了。由于日本本土远离中国大陆,所以从国内运送鲜肉显然不现实,也没有这个必要。鲜肉基本都在中国大陆本地征收(也就是抢夺),日本人在汪伪政权控制区主要采用所谓购买的方式,也就是用基本一钱不值的军票向老百姓,商人,甚至汪伪政权进行购买。在国军控制区,日军基本就是赤裸裸的抢劫,一旦遭遇老百姓反抗往往就杀人放火。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5 o; y- Z& x+ \/ C" f
/ D, o5 ?. ?" I

东史郎在日记中写出了一些日本兵的心声:在我们眼中,中国人还不如一头猪。杀死一头猪至少可以吃肉,杀死一个中国人,有什么用?

所以日军的鲜肉种类很多,有中国农民饲养较多的鸡鱼猪肉,也有随意杀死中国农民的耕牛得到的牛肉,以及中国北方较多的羊肉,南方较多的鸭肉等等。

总体来说,日军通过这种手段,在鲜肉供应方面还是问题不大的。

除非他们驻扎的地方实在过于贫穷,比如山西山东的一些山区,河南饥荒区域。当地老百姓连饭也吃不上,吃肉就更不用说了。这样一来,这些地方的鲜肉多通过兵站从其他临近的日占区调运,因为总有比较富裕的地方。

罐头肉

鲜肉虽好,但真正日军作战和在国军控制区行军作战期间,并不容易吃不上鲜肉。因为鲜肉无法长时间保存,也不容易运输。鲜肉在中国华中华南炎热的夏季,只需要30分钟就会开始变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j+ t. t, ?( p9 ~2 @; i! d& U
) R9 \, W! h" o- a) ^

那么罐头肉就是鲜肉最好的替代品了,他易于保存,易于运输,虽然口感较差,却具有很高的热量和蛋白质。

日军研发装备肉罐头的时间很长。

在西乡隆盛的西南战争结束时期,日军步兵针对军用口粮做了若干试验,最终得出结论是必须立即大量装备罐头肉。

日军高层开始大量购买本国产和外国产的牛肉罐头。

牛肉罐头主要进口国还是美国,当时美国对于牛肉罐头的制作已经非常成熟,逐渐演变为流水线制作。到了二战爆发前,美国人从杀死一头牛到制作出牛肉罐头,仅仅需要不到30分钟时间。

在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人紧急 从美国进口了一批牛肉罐头,一共花费了2.5万日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l8 C; R& |- E" c4 j7 L4 `+ c! C% U( l1 \

但是,日军官兵再一次非常不喜欢美国的牛肉罐头的口味。因为日本人的口味偏甜,他们更喜欢本国自产的牛肉罐头。

日本人自己的牛肉罐头中,除了牛肉以外,还有土豆,牛蒡,胡萝卜一起煮,并且放入少许砂糖,酱油调味。

日军对这种牛肉罐头极为喜爱,日本平民也很喜欢吃这种罐头。遗憾的是,罐头在日本民间销售的很少,几乎全部作为军用品送到前线。

牛肉罐头是日军装备最多的罐头,而并非是有些书里说道的鱼罐头。因为牛肉的热量和蛋白质含量非常高,有利于补充士兵的体力。这点是鱼罐头所办不到的。

当然,除了牛肉罐头以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罐头。比如兔肉,马肉,鱼肉(包括各种鱼)等等。

一般一个罐头内容纳肉150克,正好是一天的分量。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3 e- X7 ]7 d& H9 y4 P8 ^
4 Y" \+ l8 c9 q. r% L

熏肉干肉,鸡蛋:

熏肉干肉在日军中并不罕见,日本陆军使用的干肉主要是三种,牛肉,兔肉和马肉。由于官兵对马肉口味不满,在1938年干脆将马肉取消,增补了鲸鱼肉,沙丁鱼肉,鳕鱼肉,乌贼肉这四种海味肉,这也是因为日本人很喜欢吃海味。

这些干肉全部为30克一份,是吃一餐的分量,全部用防水纸包装,一箱装460块。

鸡蛋主要也是在中国大陆地区抢夺来的,由于生鸡蛋不方便运输,一般都煮成熟鸡蛋,每个士兵携带几个。遗憾的是熟鸡蛋也无法保存很长时间,基本要在1,2天内吃完。

+ [9 P& B. G! k: \9 _, ]  c

-------------------新鲜蔬菜都是在中国当地强行抢来的,就因为农民 有时候 没有粮食和蔬菜 可交,日军在中国进行过上千次的扫荡,杀死了很多无辜的农民。在汪伪政权控制区的城市,日军不便于直接屠杀,就采用军票购买的方式。日军军票其实并不容易 兑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堆废纸。据1940年日本正金银行不完全统计,从日军1937年杭州湾登陆起到1939年底,仅甲、乙、丙、丁4种军票的总发行量已高达34,2959亿元。操控这些军票的日本中国 派遣军总司令部主计大佐新庄健吉也承认:实质上军票没有任何保证。这不过是换一种名目的抢劫。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8 I, a1 S  B+ Z# N
; w! i8 M) F7 v: s

. w3 `6 R1 ]# K$ d

蔬菜包括:新鲜蔬菜,干菜,腌菜 ,梅干等

新鲜蔬菜:

新鲜蔬菜同新鲜肉一样,作战时候不容易吃到,主要在驻扎区想用掠夺中国农民的各种蔬菜。在国军控制区,日军辎重兵带一些比较易于保存和运输的蔬菜,一般最多一周吃完后,下面就 必须依赖后方辎重部队把新鲜蔬菜送到前线。

蔬菜罐头:

蔬菜罐头的技术难度很大,关键在于一旦进行高度杀菌处理,蔬菜立即就稀烂,罐头也就成为蔬菜烂汤。而如果不进行高度杀菌处理,虽然蔬菜不会很烂,而且吃起来口感较好,但保质期就大大缩短,这对于军用食品来说,是不可取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O: f& p- x7 u( P9 R$ {; s2 X

) B" y( M6 `$ J2 \! Z

蔬菜罐头制作问题,解放军也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大体解决,所以日本在二战期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蔬菜罐头,蔬菜主要以泽庵类腌菜,梅干或福神渍代替。

干菜:

干菜就是完全脱水的蔬菜,它比新鲜蔬菜的体积小,重量轻,是为了运输和食用的方便,也延长了蔬菜的保存时间。干菜的又是是保存了一部分蔬菜的营养,缺点是口感太差,跟新鲜蔬菜没法相比。

日军的干菜已经用味增汁经过调味,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在此煮食。干菜的种类非常多,因为日本人同中国人一样把蔬菜作为主要的副食。干菜包括:菠菜,小白菜,萝卜,白菜,牛蒡,茄子,马铃薯,胡萝卜,香菇,藕,裙带菜,难关,甘薯等等十多种。这种干菜有些类似于今天方便面中的那种干蔬菜。

战争爆发以后,又增加了干萝卜丝,干海带,干豆,干葫芦丝,干豆腐等11种之多,这些东西更容易保存。

泽庵: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w6 |& }7 o# {2 Q
1 n  k) i9 S  E7 L6 K+ m

萝卜采用米糖等腌制,其实就是日本民间的腌菜的一种,用大白话说就是腌萝卜。其实泽庵是人名,他是江户时代一位名叫泽庵宗彭的临济宗僧侣,曾任京都禅宗寺院大德寺住持。为甚么渍物的名称会冠上他的法号?据说“泽庵渍”这种用米糠、盐水腌成的酱菜制法是他发明的,但这只是一种民间传说而已。

其实泽庵同中国福建的黄土萝卜腌菜非常相似,一般认为是从中国福建传到日本的。泽庵是用晒干的白萝卜或者黄萝卜,加上食盐与米糖等物腌制的。同中国的腌菜一样,一般需要3个月才能腌制完成。同中国普遍的腌萝卜不同,泽庵中由于使用米糖,所以有一定的甜味,符合日本人的口味。日本人对于泽庵的态度,并不是仅仅当做腌菜而已。在当年日本人的日常饮食中,无论是农民工人,还是日本皇室,泽庵或者说腌菜几乎是必备的餐桌副食品。日本人对腌菜有很深厚的感情,是代表着日本、故乡及母亲的温暖味道,所以他们拿起一碗热腾腾的白饭,加一点点腌菜,便是最令人满足的食物。

福神渍:

福神渍泽庵都属于日式腌菜的一种同(什锦八宝菜)是在东京上野渍物老铺“酒悦”第十五代主人于明治十九年发明出的。据说材料使用了萝卜、茄子、劈刀豆、藕、瓜、紫苏、芜菁七种蔬菜,于是用关谷中七福神的来给它命名了。制作方法是将七种蔬菜切成碎片后,用酱油、砂糖、味醂腌成的大众酱菜。

福神渍也是日本人极为喜爱的腌菜。

7 z$ o' N; G2 [7 @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6 n! R% U$ e. g$ i7 j) d

2 ?8 D( a3 L& f) j, s# u/ Z3 m

----------------------------泽庵,福神渍用中国话来说都是 小菜,老萨本人也很喜欢吃腌萝卜,这也是江南的常见小菜。至于梅干也是同一个道理,只是梅干的营养显然没有前面几种腌菜高。日军在太平洋和缅甸作战期间,由于粮食紧张,往往只能用梅干下饭。可笑的是,由于米饭中间放一个梅干,很像日本的国旗,居然把这种白饭加梅干的可怜饭食叫做 日之丸快餐。真是辛辣的讽刺。

# b7 B" `/ g- k2 r0 M& q8 [1 D- F

梅干:

梅干 也就是“盐渍黄梅”是日本传统的咸菜食品。对日本人来说,咸黄梅就像以前中国人过冬必吃的大白菜一样,是每家必备的东西。到了黄梅雨季节,在各个家庭与食品工厂就开始生产梅干,当时的外国记者夸张的说:整个日本都弥漫着一股梅子香味。据说梅树的原产地是中国长江的中游、湖北省的山岳地带。大约一千五百年以前,遣唐使(630-894)从中国把“乌梅”带回日本来。最初梅子在日本是作为汉方药物使用,并不是作为食物,传说村上天皇的病就是用梅干治好的。

到了江户时代,日本普通老百姓开始大量制作和使用梅干。梅干除了可以调味以外,更有很好的保健和解毒作用,深受日本人的喜爱。

梅干除了调味以外,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 脚气病,因为梅干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g7 X( f3 P( w: I2 J, Z; i0 z: y- x, |" ^0 J4 s

调味料

日本料理虽然清淡,日本人其实还是很喜欢吃 有滋味的东西,所以日军的调味料是很多的。

味增:

味噌是一种调味品,日式大豆酱,以营养丰富味道独特而风靡日本。味噌最早发源于中国,它是豆类通过霉菌繁殖发酵而制成的,同中国的豆瓣酱、黄豆酱、豆豉等非常相似。据说,它是由唐朝鉴真和尚传到日本的。

在日本,主要以味噌汤的方式食用味噌,此外在蒸鱼、肉、蔬菜时加入味噌、糖、醋等拌和的调味料,能使菜的味道更鲜美,经常食用有利于身体健康。据说日本人的长寿就与经常食用味噌有关。味噌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铁、钙、锌、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等营养物质。日本人对味噌的喜爱程度可以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如果缺少味噌,日本料理的风味会逊色不少。日本面条每年销售在100亿份以上,其中至少有50%是味噌风味。当时日本的调味品市场有着世界各地的调味料,但味噌对日本人而言是不可缺少的。

由于味增每天都要消耗不少,日军野战部队一般以70公斤一桶来运输。在最前线由于方便运输,则采用15公斤的小桶,一个辎重兵就可以抗动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E. m! I" O, Y  e. e8 R

, R- z0 ~9 N9 ^* x  S4 m

日军也装备一些可以速溶的味增粉,以作为一线激战时候使用。这种粉用防水纸包装,每包分量为30克,正好是一天的分量,可以由单兵自己带着,这样携带和煮食都方便的多。

除此以外,还制作了块状味增,罐头装味增等,总之各种花样都有,针对各种作战情况。

酱油:

酱油也是日本人每餐必备的调味料。真正的液体状的酱油出现在北魏公元220 年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称作“酱清”、“豆酱清”、“酱汁”、“清酱”。

在公元755年以后,中国酿造酱油技术由鉴真大师传入日本。日本酱油同中国酱油一样,都是使用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酿造,是标准的酿造酱油,对人体不但没有危害,反而会有很多营养补充。

日本酿造酱油的周期比较长,一般在6个月以上。日本人的口味是比较淡的,所以酱油作为日本人主要的调味料之一,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0 Y% l. e; {+ g' L3 g4 s
0 A; r9 i" o6 U; k2 g/ S7 M, C. N

日本战时酱油使用15.5公斤的大桶装盛,由于携带的原因,酱油也制作出了酱油粉和所谓浓缩酱油。酱油粉又称粉末酱油,是以鲜酱油为基本原料,添加其它辅料,利用原料风味的相乘作用通过调香、调色、调鲜,喷雾干燥而成的一种固体酱油。酱油粉采用罐头包装,里面一般装有4袋750克酱油粉,或者5袋600克酱油粉。

浓缩酱油是固体酱油,也是以罐头装盛,每个罐头重423克,一箱装32罐。因为罐装易携带,它是一线作战时候主要使用的酱油。食用时候,只要用水化开就成为液态酱油。


& c- g1 V  k7 r0 B* z. i' g& J/ m

-------------------日本人离不开味增,上图是味增豆腐汤。因为每个母亲制作味增的方法都有少许不同,所以远在海外的日本人都以怀恋味增的味道来表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酱油也是这样,日本酱油全部是 酿造酱油,而中国现在则到处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化学酱油。在国外超市,大部分酱油都是 日本的,中国酱油除了中国人以外,老外基本不购买。下图是日军的酱油桶。

4 @. z: N) Q' ^  G; @' V

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B$ t0 b0 X: i2 [. I3 X
9 w" y) |( O# |8 q' o: K7 \& m

盐无需多说,人每天都要吃盐,体内如果缺盐不要说打仗,就连日常走路也不行的。地五次围剿期间,蒋介石利用碉堡封锁线严格控制对中央苏区的盐的运输,最终导致苏区严重缺盐,连周恩来都昏倒过去。

盐本来是粉末状,日本人为了运输,也把盐制作成方块状,每块重10克。是两天的用量。

砂糖:

日本人很喜欢吃糖,很多日本兵在吃饼干的时候都是蘸着砂糖吃的。砂糖自然是方块状,每块4克,4块一包,是一天的分量。这些包装在铁皮方桶中,50包一桶,15桶一大包。

茶叶:

日本人同中国人一样也有喝茶的习惯,茶叶有帮助消化,解毒的作用。日本军方经过长年研究,认为战争时期喝茶的士兵的得病率明显低于没喝茶的士兵。同一时期的苏军的结论也是这样,苏联人也给 他们的士兵配给茶叶。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B; J( @9 o* m# H
; o; X, g+ O3 q& ~

所以日军也提供茶叶,让人惊讶的是,他们的茶叶并不是 易于保存的红茶,而是绿茶。日军每天茶叶定量是3克,分量很少,一般用滚水冲泡以后,几口就可以喝完。

7 ~! k$ w/ D  s* ~$ K" b0 C: g, V

---------------日军还是很喜欢抽烟的,这是日军和汪伪政权伪军一起抽烟的场面,被宣传为所谓中日亲善。国军官兵自然也很喜欢抽烟,但下面 这种三炮台香烟,可不是普通士兵抽的起的,军官也许能有钱买几包。普通士兵能抽抽烟叶子就不错了。


1 P2 C% W9 r' M6 F5 G

酒:

虽然日军每天都有清酒的配给,但除了冬天和少数严寒地区(关东军和朝鲜军必须需要),显然作战时候显然是不能喝酒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_4 ?# k& V" W0 @  ~5 L; L* F/ V8 ?  {  n

酒主要用在日军平时驻防,尤其是 过节或者庆功的时候。日军清酒主要是知名品牌月桂冠等,全部从民间直接购买而来。

除了清酒以外,日军还供应啤酒和威士忌,汽酒,葡萄酒,杜松子酒等,还包括苹果汁,葡萄汁,桔子汁等饮料。

啤酒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朝日,札幌,惠比寿,三得利,这还是普通士兵可以喝到的。

威士忌则需要自己花钱购买,免费供给的只有日本将校级军官,一年也不过供应4到5次而已。

香烟:

抽烟对身体不好,却有助于暂时缓解疲劳,也能够短时间集中精神。这对于战场上的士兵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w0 ^: l9 Q2 }- t1 C7 y  e
( {  U' u+ @) `. f' e$ @8 G

中越战争的老山前线 阵地,解放军士兵夜大量抽烟,多的一天四五包。

日军士兵普遍抽烟,军官也抽。他们每天的配给是一包20支纸烟。这点比苏联人要好得多,苏联人在 战争期间一般干脆给士兵们发烟草,让他们自己去卷烟,那么苏军士兵还要满世界去找纸去。这在前线其实并不容易做到!

让日军士兵遗憾的是,配给的香烟往往不能及时送到第一线。所以很多日本士兵干脆买中国的纸烟来抽,中国纸烟的价格低廉,缺点是烟味较重,日本兵抽起来是很不习惯的。


3 j) x* x! \# G

------------------侵华日军把大量清酒搬运到前线,他们生活还是很滋润的。出发 之前每人喝一点酒,作为鼓励。

9 P$ F% @5 U3 b) q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o: |* ~* O: B/ T# z
" t3 W0 t. i: j) t6 n* c

甜食

日本民族是喜欢甜食的民族,而甜食中最主要的也是易于携带的奶糖和羊羹。

读了东史郎日记,大家会奇怪的看到东史郎特别喜欢两种食品,一个就是奶糖,一个就是羊羹。

其实日军 战争中 配给的甜食远远不止这两种。日军甜食种类众多,包括奶糖,水果糖,饴糖,巧克力,果冻,柿饼,水果罐头,炼乳,羊羹等等。

糖果

东史郎在华北曾经看到过一个中国小孩,他很喜欢这个孩子,就给了他一颗奶糖。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i' r% `; @6 y

0 W6 ]. _& w$ H. Q7 S* t- C( h! b

也许我们现在看起来不觉得什么,其实东史郎是将自己最喜爱的东西让小孩分享。

当时给日军提供奶糖的,也就是今天日本糖果制造巨头森永制果和明治制果。他们在二战期间为日军士兵制造了品质不亚于西方人的奶糖。

这种奶糖用最好的奶油,牛奶和糖精心制作而成,还针对东亚气候添加了不容易受潮湿融化的成分。

其中森永牛奶糖奶香特别浓郁,营养也极为丰富。而森永除了牛奶糖以外,还有水果糖等,都采用易于运输的铁盒包装,每个铁盒重1斤。后来因为便于分配,干脆一纸盒包装,每个士兵拿一盒就是几天的量。


0 N$ X- }) l( y. S

------------------上图的明智糖果,下图的是羊羹,类似于果冻。在这种,果冻都是小孩子吃的,成年人一般不会吃 。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很有意思。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C( h, R/ S; S' y3 h3 A) S2 R5 j( g1 }: m+ {


6 b; z4 c2 Y, h+ V4 P" v& h2 i* g

羊羹

羊羹是以豆类制成的果冻状食品。其后随着茶道的发展,羊羹逐渐成为一道著名的茶点。

羊羹起源自中国,其后再传入日本而成为当地的传统点心。初期,羊羹的确是一种加入羊肉煮成的羹汤,再冷却成冻佐餐。后期羊羹传至日本,但在镰仓时代至室町时代佛教的禅宗传入,由于僧侣戒律不能食荤,故羊羹亦慢慢演化成为一种以豆类制成的果冻形食品。此后,羊羹成为了茶道的其中一种著名茶点,而日本人亦慢慢将羊羹发展和转化,变成今天多款不同口味的羊羹。

羊羹作为甜食也是日军的定量配给品,又是果冻一样易于携带,成为战地日军士兵的最爱。

蔬果罐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4 ?6 L1 h9 J6 D# o* v) k
" `1 M# z% C# Q1 g1 J' N

日军装备一批水果罐头作为甜食,但老萨只找到一个糖水蜜桔罐头,其它罐头 的资料始终没有 找到相关资料,遗憾埃

日军丰富的口粮

+ S/ s* D1 ]& h( Z) R6 p) U

------------日军在抗战中常用的九二式饭盒,外盒用来煮菜,内盒用来 煮汤或者煮饭,一次性可以煮好饭和菜。使用九二式方和一次可以做出两天分量的饭,这样节省了第二天做饭的时间。在1940年之前,日军煮饭都必须用木材或者各种燃料,也包括图中的蜡烛。1940年之后,日军 开始使用便携式固定酒精染料,每块染料都可以烧好两个饭盒的饭。


. i" U1 E" G! Y% J6 H/ X, |

抗战期间,从1938年开始,日军伙食基本是这样。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Y/ S# U$ }2 C5 n( ^6 V$ w! v' U" i& _  |  _2 m

在部队行军时候,普通日军士兵需要携带6天的口粮。

这6天的口粮包括3天的精米(2610克),1天的饼干(690克),2天的压缩干粮(1380克),1天的罐头肉(180克),6天的干肉(720克),6天的味增粉(180克),6天的味增(450克),6天的砂糖(120克),6天的盐(30克),6天的营养食(270克),这些总重量已经接近 7公斤了。

除了这6天的口粮以外,日军士兵每个人必须携带2天的应急口粮。

应急口粮重量为1700克,主要是不需要烧煮的饼干(也可以是大米),肉罐头,盐和腌菜这类,因为激烈的战斗中一般没有时间做饭。

应急口粮并不是给士兵自己吃不上饭时候应急用的,而是必须在指挥官下令的情况下,才允许使用。不然就算士兵活活饿死,也不允许动用应急口粮,违者会被严厉惩处。

应急口粮一般用于日军作战的最后关头。以在抗战的作战来说,一旦指挥官下令使用应急口粮,就说明出现两个情况,一是日军后勤补给已经被切断或者中断,二是战争已经到了紧要阶段,如果2,3天内日军不能获得成功,恐怕就只能撤退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a- H3 f4 I# y% _
0 P7 R! S) X9 A* ?0 J+ W

抗战中一旦日军被国军包围导致补给断绝,日本空军往往会 空投大量这种应急口粮。比如台儿庄战役期间 被痛击的第10师团,太原会战中平型关战役被 国军包围的第5师团,武汉会战在万家岭被包围的第106师团,都靠这些空投补给苦苦支撑。

普通口粮加上应急口粮的近2公斤,光是口粮就要将近9公斤的重量。再加上步枪,弹药,九九式背囊,衣物,雨衣,毛毯,牙刷牙粉毛巾肥皂,甚至还有150张卫生纸,日军这样负重也就有20公斤了。

好在日军在长距离机动的时候,往往依靠铁路,汽车,运输船之内,所以真正步行行军还是有限的。

以上说的口粮,都是日军作战时候的口粮。如果在日军的驻扎地,他们的伙食往往是相当不错的。

因为在抗战初期,日本人以到乡村扫荡的形势,将大小村庄里面的家禽,牲口全部变成新鲜的肉食,农民们种植的各种蔬菜自然也逃不过他们的掠夺。

日军在驻扎地占领区,往往有固定的食堂,以中队为单位集体进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9 |; n- T1 `2 u$ {, m
  H$ L( e+ O/ D$ t5 \

各种食品种类众多,单单主食就有:米麦饭,栗饭,什锦饭,牛肉饭,福神渍饭,红薯饭,小豆饭,豆腐拌饭等等。

至于汤居然也有20多种,包括:味增汁,青菜汤,蛤蜊青菜汤,白菜豆腐汤,鲤鱼汤,尊鱼汤,鳕鱼海带汤,萨摩汤,葛汁汤,吴汁汤等等。

另外还有几十种炖菜,几十种烧烤菜,以及花样众多的油煎菜,凉拌菜,酱菜,西式菜,病号菜,简直就是开大宴席了。

除了 日军日常免费供给以外,日军 中队,大队的驻扎地全部都有军用小商店,里面物品极为丰富,出钱 就 可以买到,

包括各种罐头,啤酒,饮料,甜食,糖果,糕点。

奇怪的是,购买这些以士兵 居多,因为日本 陆军有一种观念,军官不能贪图享受。所以军官不能经常购买超过普通士兵标准的东西,如果买多了就会瞧不起。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v" D% \, V, j- a2 l9 e
4 P: S  L$ l7 O/ ?0 ?

不过在中国驻扎的日军军官生活自然远远比普通士兵要好,有的甚至还包养了当地的日本妓女,有的还由伪军出面做起了生意。

可怜的国军

$ ^7 \+ l9 m5 n8 h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上面的日本鬼子虽然又矮又挫,但身体很是强壮。下面是被俘虏的国军战俘,瘦弱不堪。

" x! [. O+ T1 W. J' T$ @7 }* T

至于抗战中国军和八路军的饮食,说起来真是可怜。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8 e0 {2 B' y( k, W7 _# a
. O' W; n& l/ V6 Q

1945年美国军方的营养学家,针对中国人的体质特点,曾经制定了一份最低标准的饮食单给蒋介石。

蒋介石看到以后只能苦笑一声,这个标准是绝对办不到的,甚至这个标准的一半也不太可能办到。

由美国营养专家提出供给标准(每人每日发给):

大米:27.3盎司(850克)

蔬菜:11盎司(340克)

大豆:2.2盎司(70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u# k! [  K# n- A- ?" a
8 z7 l. Y' i* S: l4 C3 G4 C$ t5 l7 {

花生:1.1盎司(35克)

肉类:1.1盎司(35克)

植物油:1盎司(30克)

盐:0.35盎司(10克)

1盎司=31.1035g

国军主食为一顿三两米饭,米也不是大米,能找到什么米就是 什么米。有人说,一顿三两米,一天不就是三顿九两米,也差不多够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9 a, @0 U$ y5 I8 P* q. s
; g6 ~4 s# U; K/ x0 U

根据二战各国 军事学家估算,普通士兵部作战,正常驻扎和训练 ,至少 需要 耗费3000卡左右的热量,而作战期间则至少耗费4000卡,最高 可以达到7000卡。

根据正常计算,士兵作战期间的口粮,包括主食和副食消耗每天不能少于1.5公斤,不然绝对是无法保持正常体力的。

这一天三顿九两米,无论如何也达不到1.5公斤 的水平。

况且,国军在抗战期间,根本没有一天三顿饭一说。只有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 第五军 以及后方黄埔军校最受重视的学员,一天才能吃三顿饭 。其中第五军学员必须吃三顿饭,居然还是蒋介石亲自下手令要求执行,真是让人心酸埃

国军士兵正常每天吃两顿饭,上午,下午各一顿,也就是说一天仅仅吃到6两米饭。

吃饭时候他们把自己携带的米倒入伙夫的大锅中,如果米没有春好,还必须提前自己去春,这一春就又要减少1成 米粮。如果是春好的米,由于都是 农民自己手工搞的,还有一些黑心商人在里面使坏,米里面往往有不少石子沙土之类,但也没有时间搞干净。吃饭时候 必须很小心,因为不注意就会把牙齿崩坏。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d4 }" P; `/ ]7 A6 p% `0 p- r$ x, V# r; u& k* p

一天六两米饭,对于我们这些城市白领来说,也许足够了。但国军副食基本是0,菜里面完全没有油水,这点主食也就远远不够了。

电影《三毛从军记》中,国军中央军士兵蜂拥盛饭,三毛挤进去的时候 已经是空饭盆了。这其实也符合历史,因为饭肯定是不够的,盛饭时候往往大家都去抢,慢一步也就没没有了。

平时的副食就是 伙夫就地能够买到的蔬菜,有青菜就吃青菜,有白菜就吃白菜,有萝卜就吃萝卜,如果真的什么 都买不到就用咸菜熬一锅汤,大家凑合着吃。如果连咸菜都没有,那就只能一碗白饭了。

这些蔬菜的特点是根本没有一点油腥,因为伙夫根本没有任何食用油。偶尔能够搞到一小块猪油,也只能在炒菜时候 在锅里面擦上一圈。

这种清水煮蔬菜,按照今天标准就是减肥食物,正常人是很难下咽的。这种东西吃多了以后,光是看见就 够了 ,完全不想再吃。

但在当年,这是国军士兵唯一的副食,你不吃有的是别人抢着吃,所以青菜白菜也是很受欢迎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g, }3 y! m& I* c& ^! E9 J

( ^5 U+ S+ r# Y) `2 h8 I

国军部队如果是在后方驻扎,一般一个月可以由1,2次改善伙食。

所谓改善伙食也就是吃一些肉!这所谓的肉基本上就是放置不知道多久的咸肉或者腌肉,也不是大家想的每人给几块,而是切碎到扔进青菜汤或者豆腐汤里面,士兵们盛菜的时候每人给一勺。运气好的有几块碎肉,运气不好的只有一点肉末。

这种伙食,严重影响了部队士兵的体质。抗战结束前的很多画报中,国军士兵颇有一些身体强壮,虎背熊腰,身材高大的士兵,很是英武。这主要是因为战前经济还没有 恶化到战时的情况,驻扎在江浙皖鄂一带的中央军伙食还算不错,至于军阀部队的粤军,东北军之流更是财大气粗,吃的很好。粤军士兵还定时吃一些广东特有的肉菜。

战争爆发 以后,随着海岸线被封锁,中国主要财政收入的关税不复存在,加上大片富裕地区被 日军占领,对外贸易线路也被日军 切断。国军 就只能依靠西部一些贫穷的省份供给,能够保证国军官兵吃到这些东西,已经是后方军需官用尽一切力量了。

在河南等地,因为天灾和战乱造成可怕 的饥荒,老百姓都饿死无数,国军官兵至少还有口饭吃,一对比就是 天堂了。

战争后期日军曾经公布了一些被俘的国军和八路军新四军士兵的照片。这些士兵统一的特征就是瘦,有的瘦的几乎只剩一把骨头,而且面色蜡黄,双眼深陷,一看就是长期处于严重的营养不良中。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2 ^: ]! C* P3 Y7 {0 N9 N: _

# X, ^+ i% J! b

而同一时期的日军照片可以看到,日军虽然普遍矮挫,身体却都比较强壮,看起来都很结实,用东北话来说就是那种车轴汉子。

单单对比 一下照片,中日两国两军的实力差距也就一目了然。


9 p* ^9 m$ |4 C/ ?

--------------有些话说起来很难听,但也是 事实。日本的军犬吃的都比国军士兵要好。日军的成年军犬,也就是 狗,每天的食物标准包括米150克,麦250克,白菜200克,牛肉350克,盐10克。还有其它几种口粮搭配,但牛肉始终是350克,或者就是400克的沙丁鱼。大家说说看,狗比人吃的都好,抗战还能够打赢,这容易吗?国军士兵围着一口破锅吃饭,眼睛却盯着锅内 ,肯定是在看还有没有剩菜剩饭。

- f$ o" x/ c8 {) w7 R4 E

这些还是非战斗时候的伙食,战斗期间国军士兵伙食就更差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 R9 r0 B9 [7 t
2 G' C0 N$ `1 W

一线作战伙食有两种,一是类似于日军的应急伙食那种。不同的是 ,日本人的应急伙食是饼干,肉罐头这些,而国军绝大部分士兵连罐头啥样子都 没有看过,有的人 一辈子没吃过 饼干。驻印军官兵刚从国内坐飞机到达印度以后,曾经有几个人士兵猛吃了一顿压缩饼干,结果一喝水以后全部急性胃扩张,差点送命。美国医生问他们为什么一次吃这么多,他们回答,从来没吃过饼干,也不知道吃多少能饱,就拼命吃了。

他们的战斗时候的食品一般 是北方农民常吃的那种不含水分的大饼,也有类似于朝鲜战争的那种炒面。一块大饼就着随身带的咸菜,就是一顿饭了。

二是完全依靠后方二线伙夫送饭。由于战争往往一打很久,比如淞沪会战双方打了三个月,光靠士兵自己的应急口粮是不可能支持下去的。

所以往往是后方伙夫烧好了饭,然后冒着枪零弹雨送上前线。由于日军空军强大,陆军 炮火又极为猛烈,白天送饭基本不可能,所以一般伙夫也就是黄昏时期送一次饭,国军一天只能吃一顿。

甚至不要说送饭,就连 做饭都 很困难。淞沪会战期间,川军一个团在后方距离前线十几公里地方等待命令。由于是 地方部队,从没参加过现代化战争,他们用在四川内战时候那种方法埋锅烧饭。烧草的一片片浓烟在迅速引来了几十架在空中盘旋的日本飞机。一顿猛烈 的轰炸以后,这个川军团伤亡近半,连日本人都没有看到,就被迫返回后方休整补充了。

在一线激战中,国军后方被日军 火力完全封锁,伙夫就算不要命,也根本上不来。如著名的万家岭战役中,到处都是山地激战,伙夫几乎是爬着一点点前进。往往一顿饭送上来就要1,2天时间,饭到国军士兵手中已经发霉变质,有的甚至都已经长毛。就是这样,国军一线士兵还是很感激这些伙夫的,因为勇敢的伙夫们为了送这顿饭往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L1 d7 m( X$ |4 }2 ?
, V% k; w1 q7 Y" U

以上说的,都是在国军控制区的情况,在敌后作战的国军就更惨了。

以国军的在华北敌后的支点中条山为例,为了对付四面不下10万人的日军,中条山驻扎的国军总兵力大约有18万人。

中条山地处吕梁山区,本来就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当地地广人稀,山民们自己也经常吃不上饭。10几万大军在此处驻扎,想依靠当地提供粮食补给是不可能的,只得将粮食千里迢迢的从后方运送过来。

运输部队需要先穿过山西几百公里的大山,再用木筏木船运送过波涛汹涌的黄河,最后由中条山的士兵靠人力扛上山。

由于山上有10多万大军,所以需要粮食量也惊人。

中条山国军部队的士兵们每天都要分出高达三分之一的人去打柴,挑水和去黄河边搬运粮食,再靠人背着粮食徒步走过上百里山路,回到驻地。一趟往返要2到4天时间。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或者日军袭击无法运输,那么山上立即就会断粮。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n4 g. m3 c5 ~- x7 `  q
* K' K4 f' N5 G! n' x& Q

当 时大家都知道中条山基本不产粮,如果想和日军长期作战就必须贮存粮食。可是粮食补给实在太困难,每个部队拼了老命也顶多只有三天的存粮。平时不打仗的日子,普通士兵也吃不饱肚子,至于副食跟不要说了。连团长之流的高级军官也只能吃点咸菜下饭,旁边士兵还看着眼红。因为整个中条山都缺盐,他们往往一二周才能吃 一点盐。偶尔每年春节时候改善伙食能够吃上1,2两猪肉,士兵们就个个兴奋的嗷嗷叫了。

没有足够的粮食,这也是导致中条山战役惨败的一个原因。战前就有大量国军官兵生病,最常见的是腹泻和浮肿病,实际上这些人已经不能作战。战斗中,很多国军部队和日军激战一周后就饿得举不动枪了。一些部队被日军包围以后,因为严重缺粮,实在无法坚持,只得向日军投降。此次中条山战役被俘国军有2万多人,这对于抗战中的若干次大型战役来说,是相当多的了。

不过,国军中也有例外的情况,国军 吃的最好的就是在在缅甸作战的远征军。

远征军败退野人山以后,进入印度整训,根据中国和英美的协定,所有后勤补给和军事装备全部由英美负责。美国佬英国人有的是钱,在美国人看来只要不让美国大兵送命,给再多的钱他们也愿意的。美国佬随即将大量的美金转换为各种物资,运送到印度。

于是,新一军和新六军的士兵就有口福了。他们军按照英军殖民地士兵的标准供给(指印度籍,马来籍,缅甸籍士兵,这种供给比英国兵低很多。英国士兵每天还有奶酪,黄油,果酱,糖,甚至朗姆酒等等)。

远征军士兵的标准为:每餐(注意不是每天)一个牛肉罐头,两包麦片,饼干,一包茶叶,一包香烟,一颗维他命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5 y+ K$ j/ w0 ~" U! P' L; C
6 M$ c4 t% X% T$ r6 I

远征军官标准更高:每餐面包,水果,火腿,肌肉,牛奶和蛋类食物。

吃饭的时候 还是一锅煮的,每顿都是2个大锅。1个里面是肉炖菜,1个里面是煮饼干麦片,每人给两大勺,吃饱肚子完全没有 问题。

4 A" K7 a' K. z3 K5 `  |, Z

---------------------远征军这下可扬眉吐气了,不但 家伙好,吃的也好,缴获的日本军旗当做围裙用。


5 V5 w( u+ i  u

不过,这个高也只是在中国官兵眼中的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8 t4 {% X0 d6 a

+ N) K% I! F) \% E

如果把这个标准用于当时美军作战部队,美国大兵一定会痛骂食物单调,骂陆军高层黑了心。

美军二战最常用的C型食品(单兵作战食品),也是美国大兵们吃得最多的伙食,就有11种搭配餐可供士兵选择。

就是这样,美国大兵还一致怒骂战地食品难吃。

甚至有一次,一个美国新兵在法国的一所美军食堂里面说了一句:今天的饭真好吃。

居然立即被美军大兵抓了起来交给宪兵!因为他们认为这个说 食物好吃的士兵肯定是德国间谍,美国大兵每人都说陆军食堂做出来的食物很难吃。

让人心酸的是,这种美国人所完全不屑的标准,对于一个月吃几粒肉粒的国军士兵来说,已经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天堂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T4 p' T. E, M0 A
9 c# C- |& a3 \( Z* v# n

一个国军老兵在风烛残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还激动地说:当年我在印度吃的牛肉罐头真是太多了,能堆满一间房。国军以前吃的什么东西,天天一碗米饭,根本 吃不饱,吃的那个差啊!

这些远征军官兵甚至吃了几个月以后,已经吃腻了肉类和饼干,很想吃一些新鲜蔬菜。

遗憾的是 ,在当时500万国军中,远征军还不到50分之一,而且他们作战的区域也是在远离中国的缅甸。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远征军是在英美的压力下,为英国人和美国人作战。在远征军在缅甸势如破竹大胜的时候,国内精疲力尽,物资极端匮乏的国军正遭遇了豫湘桂会战的失败。

在蒋介石向美国人求援,要求将远征军调回国内作战的时候,等来的却是罗斯福总统要求将国军指挥权交给美国将军史迪威的命令,并且以停止所有盟国援助作为要挟。

有人骂国民政府无能,让士兵吃成这样。要知道,当时中国就是这样。老萨写新长征系列时候看过这样一个真实历史,遵义会议期间,红军发给每个士兵现金,让他们自己去买东西吃庆祝打下遵义,很多人吃了猪肉和鸡肉。其中一个刚入伍的红军贵州籍新兵激动的说:我今年17岁了,这17年来只吃过一次鸡肉,还是我姐姐出嫁时候吃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 b3 s0 P# M, o' w# h" j- a1 M- k: [! I: y( b5 r* H

国家的国情就是这样,老百姓穷到这种地步,巧媳妇做不出没米饭。除非你让蒋介石学耶稣,变出来面饼和鱼来。

哎,落后就要挨打!


# D+ B& c! u* h) u2 b1 W

0

主题

3

帖子

129

积分

一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29
发表于 2015-9-26 19: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不容易{:1_1:}

89

主题

126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83

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论坛元老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职业作家知名作家论坛精英著名精英论坛长老

QQ
发表于 2015-9-30 23: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棒的介绍,确实长见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