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首批没有编制的聘任制公务员4日起开始报考。据悉,北京此次将面向全国招聘6名高级主管,主要是科委、交通委和经开区管委会三家部门,年薪不低于20万元。9 r+ ]1 `+ D+ b% b$ @$ |4 ]8 y
y; T! x q/ R6 E3 l5 A/ A
乍一看这条消息,还以为是某私企在招聘经理打广告,然而不是,这是我们的公务员制度在进行新的尝试。由“铁饭碗”终身制的公务员,到聘任制公务员,确实是近年来我国公务员用人制度的一个可喜变化,符合全世界公务员任用和管理制度的大趋势和大方向。如果做得好,确实可以发挥很多人期待的那种“鲶鱼效应”,带动整个公务员任用和管制体制的优化。) z1 @! f4 k- X2 }5 Y
. k6 x# |- h* x5 Q- O) U6 _
然而,本文关注的重点不在聘任制的合理性,而在于这招聘广告中的“年薪不低于20万元”。据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称,这些职位都要求多年工作经历,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良好的外语交流沟通能力等。如此看来,似乎这20万年薪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只要对近年来大学应届毕业生留京指标的底线稍稍熟悉,就知道所谓的“硕士及以上学历,良好的外语交流沟通能力”并不稀奇,仅仅是外地生源最起码的要求罢了。) z9 ]: W' T+ T; o
2 x- D% E8 D* f; T2 k8 e/ E
看来只要多干几年公务员,有了一点位置,20万年薪自不在话下。当然,考虑到在北京的特殊性,20万年薪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在“宇宙中心”海淀区五道口附近,一年不吃不喝,也就只能买两平米房子。不过,人家说的是“不低于20万”,具体到底能拿多少,我等小民们只能靠猜了。
! o* Q# J, q; q% K- V
& ~' p9 Y# ]$ t$ M* U# e 以往的经验,一般的公务员招聘或者考试的广告,薪水多少一般是不透露的。这次北京市的招聘,也许是首都官员们对于初次“试水”聘任制公务员有点过于兴奋,终于忍不住白纸黑字打出了“年薪不低于20万元”的口号,不小心就泄露了天机。: T: ]9 X1 b9 f) `3 o+ p
. H. V$ a, B' J% ~
既然这无编的“临时工”不低于20万,那所谓的正式工一年能拿多少呢。前段时间,湖北省洪湖市1000多名教师停课在政府大楼前陈情,认为工资太低,很多工作二三十年的高级老师每月工资也仅2000多元。于是市长低姿态向教师们坦承家底,称穷人难当家,自己每月卡上的工资也只有2440元。
7 ?9 }7 J4 }0 h% w) ?3 M7 ?8 I/ M6 O- J- y
如果这是外地的公务员的话,看看我们北京的公务员水平。据4月份《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陶磊是某中央党群机关的一名公务员,本科学历,9年工作经验,正科级……实发工资5259元。”该文推断,“在中国,国家主席的工资估计也就1万余元。”
: \8 M2 U- a% x$ M: R9 v0 @/ n9 l" W3 I
这无编公务员的“年薪不低于20万”,该让这些外地的市长们,北京的科长、处长乃至国家领导人们情何以堪?差距如此之大,但对于这无编临时工的“逆袭”,编制内的公务员们似乎心平气和,并无微词。何故?
, u. `2 K3 ]" m& m0 d K, }4 K) o0 q6 ?0 i8 Z2 A; e1 ?' z
是编制内的公务员“高风亮节”,还是他们对于这无编制的“年薪20万”不以为然?看看5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的“辛辛苦苦几十年,不如单位一套房”就知道答案了。而房子,还只是有编制的“公家人”的福利之一,另外还有养老、医疗,以及职位、职称、地位等优势,以及各种隐性福利。且不说权力附带利益和灰色收入,光是这些,就让人“夫复何求”?
3 J' x/ h1 G* m) z; P
* e: J3 L) r+ \ 无编制公务员拿不低于20万年薪,虽然高,但至少就这些,有定数。正式公务员拿多少,则实在难以估算。然而,以2011年度的数据,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仅为56061元。官民收入如此悬殊,收入分配改革“提低、控高、扩中”,不得从公务员自身做起吗?如果不能一下子降低,那么,至少请先从透明和“有定数”开始。9 F- G( S( n. k3 {+ f* ]( m
# x1 |- p% p1 q5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