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森林防火
查看: 2675|回复: 1

中国95式5.8毫米突击步枪遭批!

[复制链接]

860

主题

1577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611

优秀版主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论坛元老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职业作家知名作家论坛精英著名精英论坛长老一代水王发帖明星爱心大使热心版主论坛名人灌水天王

发表于 2013-4-27 0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1 [* e( n) b* h0 M  随着95式突击步枪分发部队与逐渐开放供给外界射击,其遭受的批评也越来越多;不外乎枪本身设计优劣与使用者是接受新观念等问题。: D- q/ B* e8 J/ u6 w
8 A1 w2 W/ _  P: D0 q2 @
  新式的95式突击步枪引入部队后,新观念并未一起引进,中国部队里竟还有采用旧
) Q. K2 M4 o9 Y0 o# h# g- K$ f% m% t" j: d( l5 J* Y$ x
  式错误的训练作法,在射击预习中在95式突击步枪前段枪管下,依然挂块砖头来训练士兵站立姿势持枪臂力与重量稳定度。95式突击步枪有一超大的扳机护弓设计,有前握把的作用。不过,这种与握把距离过近的设计,没有真正考虑持枪人体工学,反倒延续以往中国士兵在手握弹匣持枪的习惯,造成士兵各自发挥创意,有不同的握持方式甚至捧起护弓底部作为支撑。( |1 C. X% d% W9 O

/ r; u' ]+ [$ T2 V  瞄准装置/提把/枪机拉柄
- N4 a3 v. H6 Q6 \  u- M
1 ^& ?0 R2 P. Y3 m0 p( o  为了控制成本,95式突击步枪并未如aug将光学瞄准镜列为标准配备,而采用传统机械式瞄准装置,因无托枪的短枪身和后置的准星座设计,也造成了95式突击步枪瞄准基线过短的问题,在射击精度与有效射程上也有所影响。
2 V" e7 \5 X1 d( R4 Z% h2 ~9 g& r- O% h$ I4 T2 F  e' M/ V
  95式突击步枪最大的设计败笔在于固定式提把,且枪机拉柄置于提把内,且早期采取错误的高拉柄设计,这使得95式突击步枪瞄准装置位置再向上提高,使得士兵自掩体后方需冒生命危险暴露面积进行瞄准射击,且高耸的柱体式准星座在携带上也容易碰撞勾外物。
& k) R% S4 b1 X8 B
% A. L( e7 o. L1 o- G! f: V- u  m16式的提把只适合在休闲状况下提枪慢行,战场上激烈行动中,若用提把无法单手把稳住枪枝,摇晃的枪体会阻碍行动。而今战术枪背带的搭配,也使得突击步枪提把显得多余。m4a1卡宾枪的可拆式提把和滑轨座设计,则是彻底解决这方而固定提把所带来的不便问题。
/ {5 ]6 g9 S. Y5 Q( J9 X* g3 ~. c$ [* Q: L6 u
  95式突击步枪之枪机拉柄位于提把内,不论左右乎皆可方便操作,如同法国famas设计,早期为简易外露的钢制枪机拉柄,在使用上应会有射击热传导和结构强度问题,之后的改进是降低拉柄高度与加宽改进设计,不过在操作上却较为不便。* a  S: A; x1 g5 p7 n

9 ]1 G) l1 n3 f8 q& R8 u9 g+ j  抛壳方向设计
7 ~% u& p/ ]/ u! e, x$ z- H
0 ], L% z3 E- ?9 P# y( m, h  95式突击步枪射击后的抱怨,是在退壳过程中硝烟的刺鼻、熏眼和持续射击后护手握持的温度等问题,其实都是预期中的无托式步枪缺失。在大陆的军事杂志,不时可见对95式突击步枪有诸多建议,更改退壳口向下的设计是其中之一。提出者应是不了解枪械设计的原理,因为此议会涉及更大的变动,枪械退壳口方向的设计。除了人机工学中左右操作方向考虑外,有一重点在于与自动供给弹的弹匣相对应配合,等于是完全推翻的重新设计。5 y3 m' I/ ?6 h. i! o1 Q

; P0 F- _* p8 e7 m# n- a. {8 P  向下方抛壳的构想,亦曾有枪械设计师在此方面提出解决方法,p90和calico冲锋枪就是其中较为人所熟知设计;但这两款枪械的弹匣设计较为复杂,射击过程的供给弹可靠性和故障排除耗时不便,最让人无法完全放心。且向下抛出的高热弹壳,难免触及碰到贴腮瞄准的射手,以致这两款冲锋枪最后用“集弹袋”来解决这方面的困扰。
7 y9 k. T( {8 a3 f5 z" ]$ I  v
3 L, ?1 s; h9 z1 T  无托步枪有效缩短枪身后,另一最大的隐忧是弹膛过于接近射手脸部,即使碰不到机率非常低的弹膛意外爆炸危险,但每次射击所产生的燥音,导致听觉受损、接近退壳口火药燃烧废气吸入、贴腮瞄准退壳门热气传至右脸颊,长期下来都是不能忽略的射击伤害;fn枪厂新设计的f2000枪机内采用套管推抛式的退壳设计来解决无托枪枪械抛壳方向问题,封闭枪机的也改善了废气与噪音问题,不过复杂机构的可靠性和枪机内散热,又成为新的问题。
# e! `8 C6 q( d% Z5 n8 ]
: M- u; _8 j4 V4 T" g  保险/射击选择钮2 ]6 i4 X1 o, _; N% B

" S$ B# n$ b, _- J; d0 D  95式步枪的击发系统是以传统步枪架构而发展出,所以保险/射击选择钮还是在枪机下后方,操作时必须大动作的分手拨动;要改成瞄准时右手握持提把仍然可操作保险/选择钮并非不可行,但这考验了设计单位的机械巧思能力,而今的95式步枪设计其实是牺牲了士兵的操作便利性和临时紧急应变速度,来屈就该步枪机械设计不足之处。
" ]+ J' O2 C8 a9 @& C, K5 ]/ X
8 R1 t/ R+ u1 t# ~  ^/ Z1 A% O  5.8毫米弹药
& ]2 V1 G+ a/ `
1 G0 @: L9 q# t$ m0 V1 [  5.56毫米的97式突击步枪推出,其实也说明的5.8毫米口径并未获得第三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同采购,加上95式突击步枪1997年出厂价就近4000元人民币,过去大陆外% d5 _. {  w3 C! ]( A

( ?- U9 |8 e0 N/ A" m5 Z7 K1 K+ R+ m  销步枪的低价优势已不复在;若要采用军事援外免费赠送,除了要考虑枪枝的造价问题外,还需一并帮援助国替换现有步枪口径的问题,这时大陆版的ak47突击步枪反而比较95式或97式更加具有援助效益。
/ F# K2 Q6 p9 N6 Y
8 s: p! s3 H, o' k. I  一些国家军事单位和枪械专家,倒是对使用5.8毫米子弹的95式突击步枪感到兴趣,想窥视该枪弹的奥秘,不过并非是要从95式突击步枪中学习到设计,而是分析探讨其5.8毫米子弹设计与表现。发展在后的5.8毫米子弹,有着超越ss109的必要使命,在发展阶段考虑到中国缺少铜的困境,所以使用钢质弹壳,为了退壳的顺畅,所以5.8毫米子弹在弹壳锥度上较北约5.56毫米子弹大,加上子弹底部边缘较宽(10.43毫米)、子弹全长较高(61毫米)、使用较厚的塑料弹匣以增加结构强度,并且为达30发的基本装弹量等综合因素,造成了95式突击步枪弹匣过长过宽和弧度过大,在卧姿时射击也间接提高士兵的危险暴露面积。1 t/ @$ z+ V& J# t0 U8 t  M, C

) c: |8 ~3 g- O" F8 |. y  无托枪的迷思
( e+ y7 e  h# `" d+ C( F5 E0 h% v( O( u% `! i
  无托枪设计的步枪有着缩短步枪整体长度、便于携带等优点,但不可否认的确存有许多设计和使用上的缺点,有些可以靠设计来克服,有些是难以解决;若设计者在发展阶段未能于一开始认清问题,在设计阶段就尽量克服改进,即使定案批量生产,日后都会成为无可避免的必然缺点,当然一些修正是可以改善小缺点,但一些重要的改进将涉及更多牵动,除非舍弃另起炉灶重新设计,否则只有让士兵去以人就枪地接受缺点。# P, e8 I/ \9 T( ?# l* R
: _* a: V6 g/ Z# z# G8 c( d9 N
  95式突击步枪在发展的过程中,曾有过一款采用传统设计有折叠枪托的版本,但从未曝光过。以现今突击步枪的发展与设计而论,其实已经到了成熟阶段,新设计的突击步枪如何在众多国家和现有步枪中抢得注日焦点呢?采取无托枪设计往往都能获得突出的效果,但若要回归军用步枪设计的实用性评估时,大多数时候无托枪设计反而成为扬弃的方案。传闻95式突击步枪现已暂缓生产与重新评估全面换装计划,并以95式突击步枪内部机件为发展基础,进行另一型传统的折叠枪托的设计工程。
8 ]+ }  x# R7 `0 j" o2 f  f' D1 m% r
  榴弹发射器+ J( B% j0 C* g, B' P- v
$ m; I5 o. p% _9 q: f
  35毫米枪挂榴弹发射器最大射程是360米,其框架式瞄准具为片状准星与翻转式表尺,刻度为75—350米,在一份报道中称95式突击步枪的qlg91b-35榴弹发射器在100米的表现不错。其实可分析其背后的意义,由于95式突击步枪是采无托枪设计,造成瞄准基线不足和榴弹发射器发射管的截短设计,都使得最大射程有所受限。& h# J) E) K1 a
" K- R) w8 B6 E8 a3 K9 j* |# K
  5.8毫米枪弹展望. K6 v8 l1 J9 E) h6 q  l

9 ~& z' ^& ~: v- {; h0 S  整体分析5.8枪族,现今发展了一系列三种不同任务子弹:步枪弹(qbz-95突击步枪)、机枪弹(qbb-95 lmg班用机枪、qjy-88通用机枪、kbu-88狙击枪)、手枪弹(92式5.8毫米半自动手枪),不排除将来会有真正狙击弹和冲锋枪弹出现。虽然步枪弹与机枪弹必要时可以通用在步枪、狙击枪与机枪上,依任务用弹分类过多,使得5.8毫米步枪弹/机枪弹却无ss109单一制式弹种类的后勤优点。
1 T" \  c! d/ d2 P) X" F* D+ a4 a+ v2 |2 N5 W# d7 @
  从5.8毫米子弹自1971年论证试验,到跨21时代这一系列发展,反倒多次显示出最基本的方向与目标未能明确,后续有为充实5.8枪族全系列而发展的意味,但忽略了不同枪械的不同弹头口径与弹头设计目的,而自我陷入5.8的数字迷思中。5.8毫米口径为满足通用机枪、轻机枪、突击步枪、狙击枪、冲锋枪、半自动手枪等六种不同功能的枪械,经过长期间的论证和不断的修正来达到需求,最后是达到5.8毫米数宁上的统一,但却待研制达10款以上不同类型的枪械。& K# n8 H& j1 n% K6 \7 t+ v8 m

* C8 V1 D# K+ b4 t) v  如今5.8毫米弹药的发展规模已难以叫停,不似当年87式步枪和轻机枪可小批量试验评估的具有弹性,从中可以发掘新缺点作为日后改进的地方。早期设计单位刻意忽略的问题和设计不足之处不予面对,除了设计部门和制造工厂所面对的是现实的考验;就突击步枪设计角度来看95式,如还坚持无托枪设计,则需有高达10项改进需要进行。平心而论,95式突击步枪所暴露出问题并非没有解决的对策,但个人在此不作任何建议;而5.8毫米子弹在发展初期却是错失了前瞻突破的规格制定,造成现今向国际推展不动的窘境。
; g6 e# I) D% I$ U
3 t+ H/ Q4 i2 @9 F& _  中国5.8毫米枪弹系列未来的展望,最终还是如同今日般,成为全世界单一国家的特定枪弹口径,很难成为国际标准

16

主题

336

帖子

854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47

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论坛元老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

发表于 2013-4-27 19: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1_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