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胜仗,军中一人一事都要“对胜利负责”
. |1 ?0 k" x. h7 ~+ f6 e
' b: m, c; w& N3 {9 H “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地盘守小了!”这句朴素深刻的大白话,让中国军人“入骨三分”。
6 c4 A; y. H, ]
! o9 n. u+ C0 S6 ]; u! W# _ 品味这句大白话,联系近日网民热议的“两会”时评《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思路和标准考评任用干部》一文,又想起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马晓天上将近日给空军机关党员干部上党课时讲的一个观点:坚持对胜利负责,多做抓中心、谋打赢的工作。* ^8 M! M: k' q6 z1 y# O
' N$ L& u- V, ]# S1 f3 Y 兵是国之骨,关乎存亡之道。马晓天司令员说,军队的主要职能概括起来就两条:一条是战争没有爆发时准备战争,另一条是在战争爆发后打赢战争。; O5 O& m6 r" v- y* C
9 C% Y, z3 `; C5 Z8 k; |
军人生来为战胜。马晓天司令员指出,平时不对胜利负责,战时只能接受失败的屈辱。无论面对什么境况,心中都应始终想着胜利、行动始终为了胜利,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这是任何国家、任何军队每名军人的永恒追求。0 K- C/ N1 S, v7 I: }
( F: {) N! {; }7 E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马晓天司令员告诫空军将士:如果战争离我们很近,而我们的心态离战争很远,这对军队各级领导干部、领导机关来说是最大的隐患。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把政绩追求聚焦到对胜利负责上,怀打赢之志、谋打赢之事、尽打赢之责。否则,说得再好也是无稽之谈,做得再多也是无用之功。4 T3 r! p9 {3 k" y' ~$ g( ]
# h7 Q/ |9 ?7 l, d+ k 马晓天司令员说的这些话,也让空军将士“入骨三分”。我理解,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军中一人一事都要“对胜利负责”。
) j0 n" c0 k4 ^; {) T& ^3 w
2 I8 p; J4 f/ i4 Z4 K: L9 p 要认真想一想,上下协力做好哪些事,才是“对胜利负责”?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失败惨痛的一仗,是满清帝国加速没落的标志。这场战争,满清军队战败的原因很多,有技术、装备、指挥、战术等等,但最重要的是消极避战。消极避战的根源是人的因素,平时不对胜利负责,战时只能接受失败的屈辱。“两会”时评《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思路和标准考评任用干部》一文启示我们: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平时多选拔任用与打仗紧密相关的人、悉心研究打仗的人、关键时刻能冲上去的人。在选人用人上有话语权、决策权的领导同志,要把平时所说的忠诚之心、爱国之意,多体现在“对胜利负责”上。
- X- i! J9 F# \; c0 h
1 B2 S3 k( K, ^& O, J! M' X 要认真想一想,上下齐心不做哪些事,才是“对胜利负责”?正像马晓天司令员所强调的, 注重用战斗力这把尺子量一量工作上的长短高低、每个人都要考问一下自己:干工作是图出名挂号,还是为了长远发展?抓建设是搞“应景工程”,还是从实际出发?为基层办事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求创新是标新立异,还是趟出科学发展路子?马晓天司令员提出的问题是说,要少做、不做“对胜利不负责”的事,让军营多一些“土味”和“野味”,少一些“洋味”和“奶味”;多一些悍气和霸气,少一些娇气和奢气。
( Z m/ a) ]; c& c0 [0 {+ ^1 [0 v9 i% B" V; e+ S
打胜仗,军中一人一事都要“对胜利负责”。这一点,需要从每一人、每一天、每件事做起。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对胜利负责了,才不会把老祖宗留下的地盘守小了!(申进科)2 `% Y4 z/ m: r. Q
: g5 \8 l% L$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