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可千日无战,不可一日无备。春节期间,多少军人“寒风裂征衣,飞雪裹战袍”,守望着从浩瀚太空、大洋深处、维和战场到神州万里的每一寸疆土。
* T% v3 P0 B4 v3 g v% l+ H, ?8 K& q( o
脑子里永远有任务,这是中国军人盘马弯弓、枕戈待旦状态的真实写照,是人民子弟兵特有的职业素养和战斗豪情。真正的军人,时刻紧绷着打仗这根弦,时刻肩扛着打赢这座山,时刻等待着出征这声令。, t) ^7 |. q$ w0 A9 q6 Y
; h% T5 x3 m- f+ {% M) p& Z" _- ?( `
谁不珍视和平,谁不渴望安宁,一支军队“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则是对和平的永恒守望、对战争的最好防范。能战方能止战。毛泽东同志早就断言:“世界上的事情总是那样,你准备不好,敌人就来了;你准备好了,敌人反而不敢来。”
; a. V" f1 n+ M3 t* F/ ?
( [$ m9 T' W5 L6 Q# L 战时,打仗是军人的唯一任务;平时,准备打仗是军人的根本任务。中外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想生生不息、繁荣发展,就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打仗的准备越充分,离战争的可能就越远。不少国家尽管强敌环伺、危机四伏,但正因为全国军民有“时刻准备着”的忧患意识,有战胜强敌、敢于亮剑的决心意志,有让对手刻骨铭心的惨败教训,才使一个个强敌或弱敌、单个对手或联盟对手望而却步,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k* v- q5 N7 r }- U5 y O
8 J' x& j% V, r) {! t5 D% @7 b3 ^$ F 和平是对军人最大的奖赏,也是对军人最大的威胁。人民军队30多年没有打仗,不能不注意预防“和平病”:不敢打仗——缺乏战斗精神;不会打仗——缺乏现代军事素质;不能打仗——缺乏充分准备。
C! C5 d3 _; Y: d, k5 y1 i! b& D1 R, G/ ?
勇于担当重任、时刻准备打仗,是通往打赢的阶梯,也是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基石。一个国家不会因为单纯富裕而赢得他国的尊重。一场抗美援朝战争,让深味“落后就要挨打”的新中国,赢得与世界平等对话的资格,亚非拉兄弟备感扬眉吐气,并最终把新中国“抬”进联合国。
9 @5 i9 S: U4 N; _1 I
9 R& H9 r4 C5 D) f7 s( x( X 军人生来为战胜,打胜仗是军人当之无愧的最大任务、最高奉献。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祖国需要人民子弟兵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尽管这种“需要”赋予军队诸多任务,像抢险救灾时的雷霆突击、爱民扶贫时的慨然担当、维稳维和时的义无反顾,但,战斗队永远是人民军队的第一属性,打胜仗永远是人民军队的第一要务。
! v* `7 ^, K( d; j& X3 @$ b
1 p( H- u$ `0 z' s 战争法则永远像钢铁一般冰冷。战场的荣辱从来就不是军人的选择,而是战争的选择。军人皆梦求胜利,但胜利的资本,是用平时的代价换来的。胜利从来偏爱千锤百炼的军队和千锤百炼的军人。谁舍得为使命燃烧生命,谁舍得为胜利进行“寂寞的长跑”,谁就一定能够饮到祝捷的美酒。一支军队如果缺少把打仗当职业、把打胜仗当生命的热血军人,就会失去决胜未来的根本,失去不战而胜的底气和实力。
/ Z5 U6 b2 U6 r+ ]
9 |/ |, J* q+ ] 人民军队的威名声誉,战争年代是靠浴血奋战打出来的,和平时期是靠潜心砺剑、真抓实备、完成一个接一个的任务拼出来的。当脑子里永远有任务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习惯;不再是一项要求,而是一种素养,我们坚信,当战争真的来临,人民军队一定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0 s' u# G4 }& B8 V4 ]1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