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根源上来说,德国人的“政治洁癖”涉及个人品性和诚信问题。对政治家而言,德国人认为讲诚信、不撒谎是个“硬杠杠”。就算不贪污受贿,政客们一旦被抓住“撒谎”这个小辫子,下台走人是不二选择。3 J/ u1 S2 r7 b7 x1 b! H! o
I P& w- }* h J
“政治洁癖”与德国整体社会风气有关。德国社会以讲诚信为荣、视贪腐为耻,而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对政治人物的道德审查更是严上加严。; L+ ^* _% y z; G. c
- l4 X9 q; D/ }, z
当下,中国政府也在加强反腐败力度,德国式的“政治洁癖”能给人很多启迪。, t* ^8 W% T1 C0 R) B* i
$ C; D8 H$ U% X' j7 H6 @3 l 2013年新年伊始,德国前“第一夫妇”感情破裂成为该国一大新闻;2013年中国农历春节,又传来德国总统亲密盟友教育部长安妮特·沙范辞职的消息。. _( ^9 |; j; w/ L) G
% a& [& x4 d' e
去年因“房贷丑闻”而辞职的德国总统武尔夫被曝与妻子分手,被“赶”出家门。媒体分析称,前“第一夫妇”感情破裂是武尔夫的“房贷丑闻”这一污点引发的外溢效应。这不得不令人感慨,德国人的“政治洁癖”让世人刮目相看。5 e' y0 Z# [4 _% ~. X
# j+ B9 f8 t9 E- R' C 这几年,算上武尔夫,德国已有多个高官因为“丑闻”而下台,而这些所谓的“丑闻”换个国度可能压根就不是个事儿。
' X, B& Q% z% Y5 I3 X# M/ c1 ~& P. d' c7 r
拿武尔夫来说,他不过让老关系给予房贷利息优惠,但由于试图干预媒体报道,引发媒体和公众愤怒而不得不辞职。武尔夫的妻子在自传中透露,“丑闻”爆发后,前“第一夫妇”感情出现问题,最终导致武尔夫如今妻离子散。
/ l+ |5 D' G! D2 [
3 P8 C# I7 U: h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政治“超级新星”古滕贝格因博士论文抄袭而辞职一事。2011年3月,时年39岁的德国国防部长古藤贝格仅仅因为博士论文“未充分交代引用来源”,而被迫放弃博士头衔。尽管古滕贝格是默克尔阵营里的新秀,在德国人气极高,很有可能成为默克尔的接班人,但媒体依然不放过这位风度翩翩的“希望之星”,不依不饶,还送给他“谷歌贝格”的绰号。压力之下,古滕贝格最终不得不辞职,搭上的还有其政治生命。4 n8 j1 }, S& d+ p. r
" {# o+ x9 ^9 m4 i8 n9 n$ M “谷歌贝格”事件还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德国网民发起检查知名人士学术文章的热潮。欧洲议会副议长、德国人西尔瓦娜·科赫-梅林就在这一过程中“中招”,被曝涉嫌论文剽窃,最后不得不黯然辞职。4 l }! ?; R4 e& S" `) L
x& C' H7 Y) @( _, v! { c 从根源上来说,德国人的“政治洁癖”涉及个人品性和诚信问题。对政治家而言,德国人认为讲诚信、不撒谎是个“硬杠杠”。就算不贪污受贿,政客们一旦被抓住“撒谎”这个小辫子,下台走人是不二选择。6 T+ x. d( e$ d$ e) D+ l U; J0 e
% ]$ l3 U8 q* h; e9 v0 w# W' ~; y
还有一点是官员财产和职衔申报问题。2009年冬,德国巴符州州长奥廷格被默克尔推举为欧盟委员会委员。就职前,奥廷格差点就栽在申报事项上。由于申报个别职衔的细节与事实有出入,奥廷格被媒体揪住不放,被迫三次修改申报表,出尽洋相。
( d& n, ~6 u: v7 ]1 n! n4 ]% B2 W7 r4 z+ g* \: G. d# L1 m. B' D5 E
“政治洁癖”与德国整体社会风气有关。德国社会以讲诚信为荣、视贪腐为耻,而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对政治人物的道德审查更是严上加严。
6 `' A2 n$ u( w0 d1 Q
5 ~" P, }9 e7 [; ]/ J! \ 当下,中国政府也在加强反腐败的力度,德国式的“政治洁癖”能给人很多启迪。
: z' M5 m; u$ \4 k; s- h$ r, z9 `9 c( {* E' W8 j6 Y# c4 O2 t
新闻回放$ S7 _( H. C5 M3 s( J8 }4 o
/ u: B2 a( J6 G2 y) I* s1 h7 M 32年前博士论文疑剽窃 德国教育部长辞职. \* Z( m2 Y" K
& v7 e' r0 u4 K
卷入博士论文剽窃丑闻数月,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长安妮特·沙范9日最终决定辞职。' b* g( M; p! X- H. \
" u% [4 i2 ^) `, B: Q4 t$ t
这名女部长的母校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5日决定,取消她的博士学位,缘由是她32年前的博士论文涉嫌剽窃。这所大学的一个委员会表决,认定沙范“有系统和故意”抄袭部分论文,决定收回当年授予她的博士学位。
, C+ B7 D8 U8 s b, x& m
. @. \+ O4 ]/ B0 e 沙范57岁,涉嫌剽窃论文追溯至1980年,题为《人和良知:关于现今良知教育的条件、需要和要求研究》,去年5月遭指认剽窃。
7 b0 i0 t! O$ L* y8 k1 _2 F9 ^
一些分析师认定,沙范涉嫌剽窃程度较轻,但作为教育部长,在学术头衔等同人格保证的德国,这种行为不可容忍。* y0 h* w+ B% a
9 [+ l! e. I. A& N. d, r
另外,对沙范落马,一些人怀有幸灾乐祸成分:这名部长先前似乎对阁僚古滕贝格“落井下石”。
B' K: _: j8 B( I- X4 ]8 L
' j' `3 ~, a6 c/ O$ m! {* e1 H$ C “作为31年前博士学位的获得者、指导数名博士生的导师,我本人不仅在小圈子内为他感到羞耻。”沙范当时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说。
1 c: P% f) E! r# r4 d( Y- U R4 }" E0 H2 ?0 a$ l7 F u
德政坛“金童玉女” 先后栽倒“剽窃门”! u" u# @/ U4 R! M! D
# i& L6 M! [! z) \9 ]5 i# u# t4 M% s 沙范之前,德国政坛“金童玉女”先后栽倒在论文“剽窃”:时任防长古滕贝格和前欧洲议会副议长西尔瓦娜·科赫-梅林。' |- H1 Q& o& ]& z
0 H4 j5 b6 F0 C/ T% N 前国防部长$ E1 X# Y2 H$ o% C) ~0 c, r
! N0 [- ?5 o' a" ~2 z
古滕贝格2011年3月因博士论文“未充分交代引用来源”,被迫放弃博士头衔,重压下被迫辞职,远走他乡,定居美国,这颗政坛“希望之星”陨落时年仅39岁。古滕贝格后来曾打算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学院举办一场演讲,遭学生联名抗议而被迫取消。9 J. z( X' B: X/ L
5 V+ b" [* G: U/ F: o/ g: ? 前议会副议长2 l3 B7 F+ h6 t$ y- `
3 Q+ q7 b0 c# a2 p, H% s/ W6 m 古滕贝格落马不久,科赫-梅林“中招”,论文剽窃遭网民曝光,作为欧洲议会最年轻的女副议长不得不黯然辞职。" [8 t* R& K; {/ c" e
& a0 \9 t; N3 O1 H
科赫-梅林1970年出生,政治前途原本一片光明,辞职后坚持一年多,希望东山再起。只是,面对汹涌民意,她最终宣布退出政坛。
/ ^7 ]9 f' Z* H: Q% Y
+ d9 T; l' ?$ o9 C/ `. y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