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曝中国军舰火控雷达瞄准日舰的3大原因
6 M! G$ P. F5 o6 v
, W$ L! }" S% j* W* K( V4 @1 t 阅读提示:一位匿名的中国军事专家透露,中国军舰为什么会开火控雷达很可能是日本舰艇的挑衅行为促使中国舰艇打开火控雷达进行警告。
" d2 J* B. R `# C# k1 Q) d0 B 近日,日本媒体热炒所谓中国护卫舰使用火控雷达锁定日本战舰和直升机的事件,制造出中国导弹已经瞄准日本舰艇和飞机准备开火的紧张气氛。但实际上,所谓“锁定”是火控雷达的最基本工作模式,即便中国舰艇真的锁定对方也并不意味着已经进入发射程序。在国际军事实践中,利用火控雷达锁定对方,来应对对方挑衅的事例也并不鲜见。
9 L* u! U6 G: F. ^
1 S# G3 N; @! M4 f. C% T 海上侦察有四大利器
: Z0 J, a4 I6 g( ^9 C" u 一般而言,海军舰艇在海上进行侦察主要依靠雷达系统、光电系统、无线电侦察系统、声呐四大系统。舰载雷达通常分为两类雷达,一类是搜索雷达,主要用于对空中和海上目标进行搜索。这类雷达探测距离相对较远,探测的目标数较多,但是精度相对较低,数据更新率也更低。比如以每分钟12转旋转的搜索雷达,对目标的数据更新率只有每6秒一次,有的搜索雷达甚至只能探测方位角和距离,无法探测目标的高度。这类雷达无法用作武器制导和瞄准的用途。另一类主要是对舰载导弹进行制导,对舰载火炮进行瞄准的火控雷达,包括制导雷达、炮瞄雷达以及照射雷达等。一般而言,火控雷达主要进行高精度的连续跟踪,并通过火控系统进行射击诸元解算。这类雷达的分辨率、探测精度和数据更新率都比搜索雷达更高,也就是看得更清楚、更连贯。当然,也有集两种功能于一身的雷达。例如美国“宙斯盾”系统的AN/APY-1相控阵雷达,该雷达既可以用于对大范围空域目标进行快速搜索,对目标进行低数据率的跟踪,也能提高跟踪目标的数据更新率,进行射击诸元解算,用于“标准-2”防空导弹的初中段制导。
' x* L! G8 B4 W
# K8 P: M, M# q6 h D日媒公布的资料称,1月30日10时,日本海上自卫队“夕立”号驱逐舰在遭中国护卫舰连云港号火控雷达瞄准。从中可以看出,事发前,日舰以及巡逻机在持续跟踪、骚扰中国海军舰艇。/ x$ p$ ~' F- T0 I" d
6 M, i3 ^2 c/ h. S* V
% T h$ r. U( q' P4 A: @6 X4 g 日媒公布的资料称,1月30日10时,日本海上自卫队“夕立”号驱逐舰在遭中国护卫舰连云港号火控雷达瞄准。
4 J* n3 x) `$ h1 f6 w4 p: `, N 对应于雷达,先进战机和战舰上都安装有雷达告警装置以及电子侦察、支援设备。这类设备可以分析对方雷达的工作状态(例如处于搜索阶段还是跟踪阶段)、雷达的大致方位、雷达的类型甚至型号,并根据对方雷达的工作状态进行适当提示和报警。这就是日本战舰可以感受到被火控雷达锁定的原因。
( o# P+ M4 M( H2 m* M
" ?' Q) u3 F" K, \: o 中国海军专家刘江平6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除了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舰艇在海上进行侦察的手段还有很多。比如,热成像仪、红外警戒系统、微光夜视仪、全频谱侦察照相机、大倍率的望远镜等光电设备。这些设备在能见度不好的夜间、雷达受到对方强烈干扰的情况下,可发挥一定的替代作用,但总体而言是和雷达互相补充使用的。舰艇搭载的舰载直升机也是海上侦察的一种重要手段。直升机起飞之后,飞行员可以借助更好的视野以及机载雷达等设备进行侦察,因为直升机也必须依靠机载雷达等设备,所以可将其算作雷达系统的一种强化。声呐也是水面舰艇进行侦察的重要手段,一般侦察对方潜艇会综合使用主、被动声呐,如果侦察对方水面舰艇,主要使用被动声呐,以了解螺旋桨转速等推进器的噪声特性,判断对方的舰艇类型。& D) y1 G% J; e0 _
5 b! Y) t* d4 W# }' V8 D- b
锁定是火控雷达的最基本工作模式; V- V7 k D$ C$ t' R4 W) I
' H0 n( A7 g# E: ~8 z 在整个事件中,频频出现锁定二字,似乎中国的舰载导弹已经箭在弦上,准备发射了。但实际上,锁定是火控雷达的最基本工作模式,如果火控雷达开机而未能“锁定”对方才是大问题。雷达对目标的基本工作状态分为搜索和跟踪两种(也可以边搜索边跟踪)。通常而言,火控雷达在搜索状态探测到目标信号后,需要几秒钟的操作,消除测距、测速等方面的误差,然后进入跟踪状态。在进入跟踪状态之前,大多数火控雷达基本上只能大致判断目标的方位角,这种信息基本是没有用的。所谓“锁定”,实际上就是对目标进行了稳定而连续的跟踪。因此,只要火控雷达开机,那基本上就要跟踪目标,进入所谓的锁定状态。
7 m/ M8 O7 ]6 q+ R 而进入稳定跟踪状态只是进行攻击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实施攻击,还必须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准备工作,例如导弹解除保险,接电预热等等,此外,还需要目标处于攻击区内。而且,实施攻击都是人工控制,即便是再先进的导弹也是如此。雷达锁定目标,并不意味着导弹一触即发。* b6 L+ p2 Y% s3 V- s# f
4 ] i, z7 }8 ^4 o- P
图为日媒宣称遭中国军舰火控雷达照射的“夕立”号。
0 u; N, ^8 N6 U
5 M2 ?# H2 ?! X4 q夕立”号常年部署佐世保基地,是监视中国远洋编队的“常客”。
) {! i( C$ K. D, P4 y. N5 { 中国军舰为什么会开火控雷达
8 S7 B" `" P! F 和平时期舰艇航行在公海上,通常只打开搜索雷达、导航雷达等有限电子设备,火控雷达是不开启的。只有遇到紧急情况,才会开启火控雷达。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称,开启火控雷达锁定目标的可能原因有三个。第一,搜索雷达无法对目标进行有效探测和跟踪,或许是搜索雷达出现故障或受到干扰、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搜索雷达无法有效探测目标。第二,中国舰艇正在进行正常的实战化训练,舰艇都按照实战标准“携带弹药,武器装备24小时开机,人员24小时处于战斗值班状态。”在这样的实战化训练中,一旦日本舰机进入相关海域,此时火控雷达已开启,不可能对日本舰艇“视而不见”。第三种可能便是日本舰艇的挑衅行为促使中国舰艇打开火控雷达进行警告。
9 d& ~: @* Z) O' e1 u; B # Q! y( ^, g! f. h: u' T
据报道,2012年11月底中国海军的远海训练中,日本的舰机每次都是在中国海军舰艇刚开始出海就进行跟踪、监视,而且是24小时不间断抵近侦察,还多次出现穿插我编队,干扰我编队补给的现象。上述任何一种行为都可以被视为严重的挑衅。专家认为,在公海巡逻、侦察与拦截反拦截的军事实践中,警告性的开启火控雷达并不少见。日本此次大肆渲染是在有意进行媒体战。4 {6 D& y" 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