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海舰队新型潜艇 . V# m8 ^# t; P% l+ j, R' \
“某海域‘敌’驱护舰编队来犯,对‘敌’编队实施打击。”隆冬,暗流涌动的东海某海域,正在“龙宫”游弋的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战备潜艇突然接到作战命令。
+ m2 q b4 a8 R! [- r2 q P2 ~: D r2 g0 u
在最短时间内,艇长陈明组织攻防小组拟制好作战方案。潜艇在向作战海区隐蔽航渡中,时而佯动、时而蛰伏、时而深潜,准时出现在预定海域。6 G- [7 j* ]8 J* F4 g2 {
2 i. ~7 ^* F A7 e; I6 _5 l4 v
记者钻进潜艇指挥舱,只见陈艇长一边下达指令,一边看着手上的秒表。
( A2 c% b; h% L/ N3 T! G7 |. r2 r) `& V, A
9 b. P1 W+ g( c 十几分钟后,潜艇隐蔽突防,成功对“敌”舰艇实施打击。对此战果,陈艇长感慨地说:“潜艇部队实现从‘码头备战’向‘水下待战’的新跨越,遂行远海作战和应急作战任务能力明显提升。”4 |- j8 p7 W: _! i5 G4 Y
7 E) L# V6 p& G; O1 \ 陈艇长向记者展示了1月份训练计划表:在1个月内,这艘刚担负战备任务的潜艇有3个为期5天以上的远海训练航次。
0 \0 h$ C) F) Z0 e4 W9 J5 |5 v) Z: I% O2 e
“与以往相比,战备潜艇海上训练强度成倍加大,这源于把远海训练作为提高潜艇实战能力的科学理念。”陈艇长告诉记者。
% b/ p1 q# C' s# t; v$ X7 K2 h% g2 L8 t+ [3 j6 t+ T. J
过去,一艘在码头担负战备任务的潜艇,从受领作战任务到齐装满员出航,至少需要数小时多个部门通力保障。一旦遇到视距不好的天气或突发性机械故障,潜艇很难按时抵达指定海域执行作战任务。显然,这种备战模式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作战要求,也制约了新型潜艇作战能力的提高。
T* {* b# A, Z$ u4 O: }1 u N8 S; |0 l
海上待战,正是该支队着眼远海训练常态化的一种新探索。而备战模式的改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 Y+ ^3 t2 G$ k7 n8 o: x" D# Y* z( s1 C2 u! H& ~: [, x
变化无处不在。在集控室,艇政委张志强正在精心巡查每一个战位,和官兵们一起交流装备使用情况。“在潜艇作战单元中,任何一个艇员都是战斗链上的‘关节点’。特别是潜艇航行在远海时,任何一个岗位出现纰漏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他告诉记者,潜艇常态化海上待战,对机械装备提出了严峻考验。因此,艇员不但要会操作还要会自修。
6 v7 g- w: G" u8 c0 u0 R, S/ o- v! B0 t8 ^) m: A
让张政委充满信心的是,此次新年度首次远海演练前,官兵们早已熟练掌握了远程装备维修信息系统,遇到故障,只需输入相关信息,就能找出自修办法。9 F+ T8 Z+ \' L3 j3 \. f+ P7 _
0 W* ?5 ~1 T8 T2 N 专家解读
- o8 o3 W0 H F2 L+ g! u4 F$ J( c" n. B8 S& x
在远海大洋获取战场“通行证”
" J1 C$ h: X+ q- B0 I6 K1 D
. L9 J1 ~& s/ T ■海军指挥学院副教授 黄培荣
X" q9 L! I6 H& ?
7 |2 R; D Q6 L4 v" s/ o1 e 我国拥有广阔海疆,加强远海训练是维护国家海上安全的客观需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赴亚丁湾护航等使命任务的拓展,远海训练已成为海军常态化训练课目。
\6 n9 ~* R- w6 m5 a, {3 S9 U. y! H& I) _3 b
远海大洋给海军提供了广阔训练舞台。从东海舰队某支队新年度首场远海演练可以看出,在远海大洋,舰艇编队可以开展一系列信息化条件下的实战课目训练,进一步检验战法训法和装备效能,进一步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遂行远海任务的能力,进一步锤炼官兵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
1 t# M2 W% m6 _$ }# @/ H* e" F" o' i. k. M) p: `
坦诚地说,与其他发达国家海军相比,我海军远海训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只有让海军将士们拥有更多在大洋搏击风浪的机会,获取远海战场“通行证”,才可以锻造出一支能够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强大海军。6 T7 L4 s7 V* ]" P- F3 G7 T5 r
9 j* X6 H# ~' d7 [5 k/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