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虑这个句子:“今年的考题跟作业题一样”。这就有歧义了——是说今年的考题真的用了作业里的题呢,还是仅仅是比喻这次考题简单得像作业题?这时,“他妈的”就派上用场了。我们可以在句子间加入“他妈的”来区别:  
4 Q2 f3 I* \9 G& f* [; o: k+ R" N1 v  i1 n9 V. s 
今年的考题跟作业题他妈的一样 (指与作业题相同) 9 k0 R# F" D, |  O7 V+ |9 u. ? 
今年的考题跟他妈的作业题一样 (暗指考题太简单) . {8 b' H1 `. u1 W$ ^% E 
 
# N3 d$ M; v5 N9 F9 O/ F5 h( S! A4 u3 J- H; b% m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说,“这个解释不清楚”也有歧义。它有两个意思,解释本身不清晰,或者问题很难解释。但是,加上“他妈的”之后,歧义立即消失了:  
! k( o# N7 v  V/ R) J9 K) ^; N$ d+ \6 H+ M 
这个解释他妈的不清楚 (这个解释不太明确)  
+ j  H) y- D2 a+ |2 D$ h$ `' J这个他妈的解释不清楚 (这个问题难以解释)  
0 r* E4 [8 `; \2 C& w" x0 @: V+ k1 V4 U2 H  }. g+ s 
+ W' a# m! Y3 B9 S# h* Z 
又如,“没有一次看完”有两种意思,没有哪一次是看完了的,或者说没有一口气看完。在不同的位置插入“他妈的”,歧义同样可以消解: , c9 }$ U9 M1 }, q3 ]' F) a 
3 F0 N# q; W' Z: s 
没有他妈的一次看完 (没有一口气看完) 7 K( ?" E# z" I8 d 
没有一次他妈的看完 (没有哪次看完过)  
( g8 M1 f( h. P9 F: V" g 
9 \. w7 q7 D5 w& {' R7 Q 
, V9 Y" N/ a  e0 c, c然后,他妈的结论就是,应该提倡他妈的在句中大量插入“他妈的”,这他妈的很有助于明晰他妈的句子结构,减少他妈的句子歧义,实现他妈的无障碍沟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