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北邻渭水,山川秀丽,物产丰富,西汉高速贯通全境。 户县历史文化悠久,孕育于传统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基础上的户县农民画,自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迄今,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农民画家们用朴实的绘画语言,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简洁明快的风格,寓意深刻的主题,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 户县农民画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发展于六、七十年代,成熟于八十年代后。五十年代的户县农民画主要是配合当时的“大跃进”运动,以壁画为主,当全国的壁画运动都随着“大跃进”运动相始终,但户县农民画却保留并且延续下来,引起了中国美术界的关注,陕西省美协主席赵望云、石鲁等来户县亲临指导。1965年,中国美协主席古元、副主席蔡若虹、华君武、力群等来户县深入基层进行指导,新华社还向全国及世界报道了户县农民画创作活动。1973年,户县农民画在首都中国美术馆展出,相继又在全国八大城市巡展,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 进入八十年代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户县农民画的艺术风格也逐渐向民族民间艺术方向转变,户县农民画辅导者开始向民间美术学习,搜集整理民间剪纸、刺绣、布艺等艺术品,举办以中老年妇女为主的农民画创作培训班。从此户县农民画走上了以民族民间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民间绘画道路,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至今户县参与创作农民画的有2000余人,创作作品3万件,28人先后38次出国讲学、表演、办展,9000余件作品在世界6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户县农民画已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走进了国内外艺术殿堂,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璀璨夺目的奇葩。1988年国家文化部命名户县为“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