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张杰上一张专辑《明天过后》推出之前,曾经应天娱的邀请为张杰《穿越三部曲》那张专辑做过一次论证。当时最大的感觉是张杰在寻找,寻找一个真正的自我,寻找一种摆脱别人加载在他身上的一些他不喜欢的定义的方法。其实,对于大多数选秀出身的歌手而言,摆脱选秀时期的影子都是他们非常想做的事。 
: c: B" `( T4 G" @' t& R$ x7 v. n4 \3 w. I 
不过,《明天过后》在音乐性上依然有些散乱,虽然有不错的歌曲,但是张杰并没有能够凭借那张专辑确立自己的风格。6 t3 i9 X, Y% H' h 
4 j7 J5 `) H$ C$ {+ [* x/ s/ } 
《穿越三部曲》是一张玩概念的专辑,这种先天属性也意味着这张专辑会有一条比较清晰的主线,风格上相对会明朗一些。而概念专辑也是去年流行乐坛的一股风潮,很多人都在玩这个,有的故作高深,有的一意孤行。从这个层面来看,张杰这次的概念至少还是很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穿越”的势头还没有过去。& N( m4 t' K+ z  e& T2 X5 z; f 
- ^( Q& ]. y$ G( D- @( A 
不过,概念再好也只是一个噱头而已,真正评价一张专辑优劣的还是音乐本身。《穿越三部曲》耗费了不少精力,音乐风格上既有统一的主线,有各具特色,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至于音乐的耐听性,我一向认为是见仁见智的东西,尤其是在这个年代。有时候,不同的人生经历会同一首歌有不同的地位,所以任何称赞和批评都是相对的。个人比较喜欢《量身订做》和《看月亮爬上来》,前者是专辑中位数不多的具有流行潜质的作品,后者是一首很有特色的歌曲。专辑是给大众听的,并不是艺术家的意淫,音乐是有品质的,并不能一味地市场,这二者的平衡点才是一张好专辑的定位。总体来讲,张杰这张专辑的流行度上还是有些偏弱,但是这也可以理解,在寻找个人风格的过程中,有些代价是必须付出的。 
4 N0 i! |: T, @* b. p- S$ U 
. O8 W+ b% k0 m/ t9 W4 J4 b( O2 q  a* v- {# C& A% C! s 
总体来说,《穿越三部曲》对于张杰个人来说是一个提高,他在处理上更加成熟,当然也有不足,比如在慢歌部分的情感投入略显单薄,咬字过实,如果能够适当地运用一些气音,出来的感觉应该会更好。此外,严格来说,这张专辑依然不能称为张杰确立个人风格的标志性作品,但是已经能够看到一些雏形,所以现在更期待听到他的下一张专辑,相信会有一个更加鲜明的张杰展现在大家面前。9 j+ O. j7 P! u6 V" ], ]* m8 _6 M 
 
( u4 `6 G+ j  D9 F5 E9 J, Q' N0 [最后想说一句,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去努力发掘歌手的长处,帮助他成长,让中国的音乐得到更好的发展环境。因为坚持做音乐的人,愿意为音乐投入的人本身已经值得尊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