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目空一切 于 2010-1-25 22:36 编辑 * P3 F' Y& A! q! a; b
7 a. `1 Z; H$ a& e$ O
千年古刹草堂寺
$ S% P. `8 T! l) L' s( n) D/ B7 v4 f3 D# N( Z* [
草堂寺位于陕西省户县圭峰山北麓,距西安约50公里,是国务院确立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约创建于东晋末年,距今一千五百多年。这里东临淄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景色秀丽。草堂寺内松柏参天,翠竹轻拂,亭阁玲珑,意境幽邃。它是佛教著名古刹,也是三论宗祖亭。
( @$ O3 ~9 E9 n" y; r3 X3 M' 现存草堂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国逍遥园内一部分。后秦国王姚与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住逍遥园西明阁翻译佛典,后在圆内建草堂寺,供罗什居住。由于鸠摹罗什译经场以草荐盖顶,故得名为“草堂寺”。鸠摹罗什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翻译经律论撰94部、425卷,被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之一。唐初高僧吉藏以鸠摹罗什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了三论宗,尊鸠摹罗什为始祖。草堂寺作为鸠摹罗什的译经道场,因而成为三论宗祖庭。三论宗在唐初胜极一时,并流传到日本等国。* y8 }9 v7 W2 t/ m. m. G' I& ]
4 ?9 N" c% n! t5 F+ Z
隋大业二年(606年),唐高祖李渊为郑州刺史时,曾为次子李世民目疾来草堂寺求佛保佑,造石佛一尊送入寺内供养。唐朝时,草堂寺曾改名为“西禅寺”,但旧名仍被沿用。天宝年间,飞扬法师主持寺务,传播佛法。元和年间,唐宪宗敕令重修草堂寺,宗密禅师常在此弘扬佛法,被称为草堂寺的中兴之时。宋朝初年对草堂寺进行大规模的重修,改称“清凉建福院”,金、元、明时期仍称草堂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鸠摹罗什弟子僧肇被封为“大智圆正圣僧”,草堂寺因此又改名为“圣恩寺”。清同治年间,寺院曾毁于战火;光绪七年(1881年),草堂寺又被山洪冲毁。1949年前,草堂寺有僧八人,土地一百多亩。1949年后,国家曾三次对草堂寺进行维修。1984年,由县民政部门移交僧人管理使用。' X4 J2 m9 i( M
草堂寺坐北向南,高大的山门上方挂着赵扑初先生所书“草堂寺”金子横匾。沿青砖林荫道北行,道旁立一座古色古香钟亭,挂一口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铸巨钟。钟重2吨,高2.6米,口径2.2米,钟脚饰以浮雕龙凤狮子图纹。与钟亭相对是碑亭,内有《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定慧禅师即唐高僧宗密,华严宗祖师之一。他曾在草堂寺著书讲学,并以习禅称世。此碑刻于唐玄宗大中九年(855年),高约3.2你,宽约1.4米,由宰相、书法家裴休撰写,柳公权篆额,笔力劲健,是唐碑珍品。土资讯 | 体恤百姓生活 户县第一互动媒体. Z' l+ P8 ~9 A2 H& G; W9 n4 X# P' t4 P+ ~/ S
草堂寺现存最大殿堂是“逍遥三藏” 殿。该殿横匾由兴善寺方丈妙阔法师草书提写,体势遒劲超逸。殿内正中供奉明朝施金泥塑佛像,佛像前安放着日本日莲宗奉送的鸠摹罗什坐像。鸠摹罗什在草堂寺译出了妙法莲花经》七卷,成为天台宗盛典。804年日本高僧最澄(767—822年)来我国游学,在天台山从道遂、行满二法师习天台教观,归国后在比睿山学习天台宗至1253年专依鸠摹罗什译的《法华经》建立日莲宗。这样,日本日莲宗信徒为了表达对鸠摹罗什的敬仰和对草堂寺的向往,捐资雕塑了鸠摹罗什三藏法师坐像。像高1.2米,用一整块楠木刻成,一双慧眼,满面含笑,栩栩如生。 | 聚焦本土资讯 | 体恤百姓生活 户县第一互动媒体4 W5 c6 G+ f/ N* K& T/ t8 ^% |) b4 G
5 g0 c6 m8 ^0 z! k
大殿西侧门外,有一座用红砖花墙围成的六角型护塔亭,亭内矗立着草堂寺最珍贵的文物——姚秦三传奇色彩的高僧,其父亲印度人,母亲龟兹人,他七岁随母出家,人称“神童”。游历许多国家,通晓多种语言文字。他20岁时,母亲去印度学法,嘱咐他到中国弘扬佛教。在来华的途中,被凉主吕光扣留十七年,到401年姚与派兵攻克凉州,才救出罗什,尊为国师,随后在草堂寺专心翻译佛经。鸠摹罗什圆寂后火化,据说薪灭型碎,唯舌不尽。其弟子收其舍利,建造舍利塔以纪念之。塔通高约2.44米,塔身八面十二层,用纯玉石镶拼而成,每层玉色彩不同,为玉白、砖青、磨黑、乳黄、淡红、浅蓝、赤红及灰色等色,故俗称“八宝玉石塔”。塔的最下层为方座,方座之上是须弥座,座上是重叠的三层芸薹,上雕刻着蔓草纹浮雕,精美绝伦。芸薹之上是八角型宝,正东面刻有“鸠摹罗什舍利塔”题字,正北面刻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摹罗什舍利塔”13字。宝罩上方为层脊型覆盖,盖下刻着许多线条流畅的佛像。原来盖上还有三层珠宝,但太平天国时塔顶被毁,寺院僧人以山石补之。宝塔经过一千多年风雨沧桑,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实属罕见。舍利塔北边竹林深处,掩藏着远近闻名的“烟雾井”由于地热作用,早晚有一缕烟雾从井口冒出,缭绕于寺院上空,然后缓缓向京都长安飘去,如今,由于地热消失了,以不见“草堂烟雾”,但“烟雾井”犹存。烟雾井上方修起了一座木制古亭,亭内悬挂赵朴初先生“烟雾井”匾额。舍利塔亭西侧,树立着元朝所刻“逍遥圆大草堂禅寺宗派图”碑,碑高1.6米,宽0.6米,记载了与罗什有传统关系的僧众434人,是研究草堂寺史的宝贵资料。碑旁有一口“八角井”。井左右个有一株柏树,俗称“二柏一眼井”。打造户县第一门户社区,让畅通的网络促进户县发展" J/ g( Q f3 t: f5 {6 D4 A2 n8 E& I0 o
5 P1 g3 ~1 `$ l( l8 O$ f0 W$ k2 J; _
草堂寺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沧桑,香火不决,高僧辈出。历代文人墨客在此寻忧觅古,留下许多感人的诗文。今天,草堂寺善修一新,寺内现有住僧十多名,他们发扬“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重”优良传统,耕种了28亩土地,菜园,种植了竹林,培育了园圃花坛,既美化了寺院的环境,又实现了自养。户县、户县论坛、户县社区、户县新闻、户县门户、户县教育、西户公交、户县网+ u& u# b& M2 v' @+ c
4 n1 s3 p, ~6 ~8 \打造户县第一门户社区,让畅通的网络促进户县发展+ d! J0 `1 n/ V3 c3 Q# y* Y' C1 l+ Z8 m6 x: Q
草堂寺现任方丈宏林法师,81岁,陕西长安人,1941年出家,师从心道法师,兼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户县政协委员。现任监院谛性法师,47岁,陕西长安人,1982年出家,师从弘林法师,兼任陕西省佛教协会理事,长安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户县政协委员 | 0 j& V0 @! f5 l' z" h2 H6 A" x
下载次数:3 z3 i& y, p, J4 ~. c0 i1 x
2008-6-27 14:46
7 x$ b9 i7 G( @7 F3 W
% b* }- X' O& s9 \. f: I, @" E% w0 l) w3 S/ E6 b# y! P6 B: f
- t* x" J a* v# `" D/ q- T. C5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