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东事件”发生的7月28日下午,当得知南通市人民政府决定永远取消有关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后,笔者曾发微博评论:早上要是不用“暂停”,而是直接用“永远取消”,问题早就解决了。从什邡到启东,显示居民的公民意识在提高,保护家园的意识在增强,仅就这点来看,是社会在进步。, y/ R0 o6 J# V( y* j& h
) ~& }; L: n4 y+ M6 L) X 3 h- D# h: H, D/ T
可即使这样,还是有一些网友通过微博指责我对该事件失声。笔者也承诺在该事件被主流媒体报道之后,我将写一篇评论。可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两天主流媒体除了转载两级市政府确定取消该项目的声明外,却近乎集体失声。笔者纳闷,此类在西方国家司空见惯的事情,有什么不好报道的?民众需要知道真相,政府需要从中吸收教训,而不说也不等于没有发生啊。* B! w3 u% ?$ F2 _7 ?2 u
2 d: A5 v& V2 d) s& w
: s, O5 R0 ?. `4 b
纵观此次事件的成因,应该是地方政府无视民意而让民意积怨的结果。在此次事件发生前,民意诉求就非常强烈,不仅市民去市政府信访局,依照正常的程序上访,要求集会的申请也被该市公安局驳回,而且在6月9日,启东市就曾有上千人出来反对排水管工程建设。网上,尤其是微博的声音可以说相当强烈,可当地政府却是置之不理,完全蔑视民意,最终酿成大错。
5 }! i6 g* _" ^7 P* t& n( J3 t( z% u6 T3 M+ I$ |/ v& R5 P. D
. p+ m5 y M: K9 A4 x
有关此事的反思,《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也发微博评论称:从什坊到启东,政府给社会这样印象:1,他们在背着公众做违反公共利益的决定。2,只要出现大规模抗议,政府会立刻改变之前决定。这样的政府形象如果从点连成片,对社会稳定将是灾难性的。今后重要决定必须有公众真正参与,合理合法。对正确的决定,政府必须敢于坚持。什坊启东的领导人都应被追责。3 p$ I- S+ P9 y8 H- ^
7 ~0 K7 b/ G8 [* [5 C4 ?5 ?
; y X2 A7 l' A0 D0 G 笔者基本同意胡锡进的看法,但反对其仅仅“启东领导人应被追责”的结论,因为启东市政府完全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启东领导人更是该事件的直接受害人。因为王子纸业作为南通开发区的一家企业,当初招进来,就和启东市政府无关,不达排污标准即投产,也和启东市毫无关系;该企业创造的GDP,带来的税收,也肯定和启东市政府没有什么关系;此次管道过境,启东估计除了获得征地补偿费外,在这项工程中还能得到什么好处?
8 l0 y% P" {0 T( T) X
6 F& Y+ T. Y* U3 ^' h ! }" Y% w4 G0 S9 E. k3 {2 m: i2 h
而据媒体披露,该日企为了方便废水流入大海,计划建设的一条全长110公里的排水管道,从启东入海。南通开发区在该日企周围的几家工厂,合计每天的废水排量达到60万吨,而废水中含有致癌物质,丰富的渔场资源将会被污染,引起启动市民不满。5 v7 E5 p* P) l. I" `
' z" Y) J L: J j
" w% V) ?3 c- ] A% q
可为何启东市政府愿意代南通市受过呢?关键就是“帽子效应”。因为南通市委市政府那些官员的“官帽子”,都毫无例外是南通市委发的,因此他们只能效忠于南通市委,而不需要看老百姓的脸色。
, _( Y% L7 `# e6 v" b6 H0 a3 Y7 e. a- S, k
4 Z0 a: p: \% h, t2 F& o S 但“启东事件”却给官方一个极有价值的重复提示,那就是“民意不可违”。
, K2 A J8 n! Z7 \1 ]" U
' Z$ z4 e$ c- E8 Q- m3 e& A$ W
8 _+ u9 M! v% N' v3 k$ X0 n N 相关评论:
3 d1 B6 F) E2 V4 s# Z
( |3 Z+ C, W& }8 v ' G8 A# F0 I% L! o
什邡启东事件 政府必须包容
# W" ?+ _" L$ z- P2 w/ r; q
) a* j) T0 J, _& f3 B9 P ' t$ D6 y7 \ h# a. c6 ~2 c$ `4 p/ `
做责任政府,就是要将自己从具体的经济利益纠葛中独立出来,成为公共利益的执行者、经济利益的平衡者。同时,给予群众权利诉求的正常通路,确立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营造包容性舆论环境,维护包括行政诉讼在内的司法公正,推进执政方式的现代化。[详细](人民日报)
* f2 L6 c P; Q5 C" R; s0 q! ]- H( B+ ]+ y
; O1 J9 V# A- Y; y) v( F 只有理性化解启东排污矛盾,才是“双赢”进步
& e4 Q2 M$ H$ E4 c+ Z& w" ^( l
" I0 H& r: v5 m1 C: T8 _3 r* Q# A- K0 p ' x! A) D6 O& `, t8 U4 A$ U! p: g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垃圾焚烧厂、排污设施等,往往需要严格管理,慎之又慎,向周边民众保持透明、公开已是必然程序,同时,还要允许独立的民间组织和环保机构参与其中。在项目启动之前让民众全程参与、让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这一点,是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