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p% _! _; W) T" H0 ?5 \9 F4 J/ M1 C b) r' G
一句“沈殿霞‘小姐’安息”,就了断了今生的恩怨。郑少秋在前妻葬礼上的表现,别说肥肥的亲人不能接受,就是观众也一概觉得他也太薄情了。所以他应付差事的花篮被撇在一边,所以肥姐饱经世故的好友才揭他三大谎言。
- L& h6 o3 v# L# N: x4 P9 J6 X$ D1 ]6 W% b
人都走了,连个“昔日吾爱”都吝于给,空头人情都不肯送,何必呢?不是还在娱乐江湖上混吗?这一举减去的人缘分,一辈子都难补回来。我却从中读到了郑少秋心头浓浓的悔意恨意。( [: G! N; X+ W9 E7 t8 v
' Y8 N8 X- h% W- K+ |3 Q* D7 G 一直以来,始终有一个巨大的不解:郑少秋在对待前妻问题上,为何那样不会做人,连顺水推舟的人情都不肯送。肥姐爽朗磊落,无论感情上、经济上、抚养女儿上,都独立担当,绝不给对方添一丝麻烦,有可能被缠的后顾之忧根本不存在。换个人,大概会及时有效地把爱情降调为亲情友情,努力保持良好的双边往来,给外界一个侠客印象。毕竟,在香港娱乐圈,肥姐的人脉和声望明摆在那里,处得好机会丛生,百益无一害。而老秋,犟头倔脑,好人不做做歹人。越琢磨越想不通,抛开现妻河东狮官晶华不提,总觉得老秋另有隐情。* \+ l% p- u$ Y! S% S- {
# V4 ~9 m1 t1 _( P+ q 众所周知的肥姐那句泣问终令我恍然:你到底爱没爱过我?换位考虑,在一段早期纯属安慰后来纯属惯性的感情里,一待十年,委不委屈?
9 j1 }# y$ u5 J6 s, U* r9 r. i- \$ z8 N1 U T1 P" @) B
俩人的相爱本来就是一场误会。一个是出于同情去安慰失恋的他,一个是心碎无路可走胡乱找个港湾栖息,这阴差阳错的,乾坤就此挪移:肥姐一腔积蓄已久却无处寄托的深情一夕爆发,所产生的巨大能源释放为一生的情结,牢牢地维系在老秋身上。是老秋帮肥姐圆了一个梦,让她不枉此生,不枉女人一场。8 [# s; P( q1 s i8 ~7 }
9 R- b' l: f8 [% h* Q) y) l
而老秋这边,情形就大不一样了,俩人同居九年,再加上一年的婚期,如果老秋实际一直处于被动挨爱的境地,那就惨透了。十年来,沈殿霞无微不至地提携,一如既往地奉献,直至为留人留心冒着生命危险生孩子,这浓重的情让一个不爱她又良知未泯的男人实在不安,实在担待不起,只有顶着忘恩负义的罪名抽身逃离。郑的道德底线在肥姐生了孩子后彻底崩溃,不是爱的结晶,罪孽呀!我觉得老秋走的时候,他真正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虽然已经太晚,虽然一切都已注定。& h' ]6 \. P5 u) @# _7 x4 `! B
6 j: z! g3 B7 R0 C! Q4 X
郑本是倜傥帅哥,与肥肥的相遇扭曲了他的命运。从此,他成了一个借女人博取功名的小人,一个为达目的不惜委屈自己感官的精神侏儒。只要肥姐在,他薄情负心的帽子就结结实实戴在头上,他与官晶华就得被视做奸夫淫妇,纵然婚书在手,纵然女儿成群,也照样享受不到世界的祝福与认同。所以这两口子,尤其是官妇人,才在肥姐病重到去世到出殡一系列礼数上,表现得那样不可理喻,那样放肆地冷淡。
0 J: h- _& o6 T: d2 x
( ]( w6 ^. T* t: ^2 `. H3 y 情理上,肥姐占尽了风头,独立、坚强、隐忍、宽厚,老秋则是那个衬托其光芒的对立面:风流、狭隘、自私、凉薄。恐怕,在老秋的心中,一个“冤”字盘桓一生。+ A6 Q3 y0 J2 h* j' X
|: T3 D2 ^7 X; k5 d( \' U
老秋并非滥情之人,与官晶华婚后,从无绯闻相伴,如今年过花甲,还拍戏不缀,辛苦养家,责任不减,断不是无情郎。
5 E2 u, {9 t: S8 n( v+ R) r1 z1 T# M( u u, |5 V0 o
如果没有老秋,肥姐又会怎样?参照哲人理论:悲剧比没有剧好,老秋也算是做出了一个老实人应有的贡献了。正因为怕辜负,正因为尊重死者,他才不愿意欺骗已经仙逝的老妻,宁愿背着骂名,不谎称,也不作秀,难能可贵呀!
# [- C& V0 H- h9 r0 c O"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