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袁军武
% Z0 H0 K2 Y; n" Z$ t3 _
9 B4 j! C* D3 u1 C6 M! f- T9 w, `* N. o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一饱忘了千年饥。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遭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匆匆而过的时光,总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令我们抚今追昔,奋发图强,自强自立!
$ s6 s0 Z4 M- a2 L1 d- z 记得那一年我刚刚上初小的时候,有一天早上放学回来,妈叫我到驻队干部老杨叔的住处去叫他来我家吃饭,我连蹦带跳地跑到目的地,老远就喊:“老杨叔,咱走,到俺屋吃饭走!”+ m. L; C$ F4 s
“哎,来咧!”老杨叔刚刚从地里干活回来放下工具,拍打着身上的灰尘泥土应声出门:“甭急,我洗完手脸咱再去!”我拉住他的衣角:“俺屋里啥都准备好了!”拽着他的手就往回走。
8 j0 g* G# V2 G, M% \ 老远就看见俺院子里放好了脸盆和手巾,我们简单地洗漱完了,一进门就看见炕桌上,摆着调了油泼辣子的浆水菜和苞谷面锅塌(巴巴馍)和碗筷,老杨叔跟我爸妈打过招呼,就脱鞋上炕也不过分礼让(真是应了“家无常礼”的那句老话),像自家人一样,喝饭就菜吃馍,有说有笑充满了欢乐。饭后自然是各执其事——干活、上学!, G+ ]6 T# r* g0 L/ [- k" v
中午放学回来爸妈依旧忙着,一个洗手採面(和面),一个提水生火,妈叫我赶快去苞谷地里掐些豇豆叶子回来当菜吃。我欣然领命,顾不上酷暑难耐,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我满脸通红,钻进比人还高的苞谷地,锯条一样的苞谷叶,刷得满脸生疼。为了一饱口福,专拣肥厚的大叶子采摘,不一会儿就满载而归。心里充满了遐意:给干部管饭真好,能跟着他沾光,吃上油泼辣子油烂(炒)菜!1 J2 m% C1 [# y3 u4 Q
“妈,我把菜掐回来了!”我人没进门,声先到了。
N- m- h" [# \/ _' t “叫我看看!”妈放下擀面杖迎了出来:“你咋净掐些烧不熟煮不烂的老叶子?”' U. t) X4 T/ S/ a2 G+ i" \
“我去重弄!”我撂下手上的菜叶子扭头就走,老杨叔拦着我的去路,一把拉住我的衣服:“这么好的菜叶子能吃,不用去了!”说着就蹲下把菜叶子捡起来,妈也就没再说啥,返回屋里擀面去了。
3 {0 x% Q) u$ W) N, c; t3 ` 我站在门口,看着妈擀面,爸烧锅,老杨叔淘菜,像一家人一样亲密无间,我憧憬着丰盛的午餐!
' y4 h1 W6 [2 B% i- S/ \( R& p 这顿饭,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是对我来说就是别开生面!
/ q* J% h# Y+ F8 Y" D4 U' M: p: c& Y 到了傍晚,生产队放工了,老杨叔和爸妈一起回来,妈忙着准备晚饭,爸拿着扫帚打扫庭院,老杨叔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就拿来我的书包查看作业,我就把他当老师,毕恭毕敬唯命是从。我们各执其事,其乐融融!9 @4 {1 @( w! q2 b4 ~
吃饭的时候,老杨叔和爸妈拉起了家长里短,还说些左邻右舍温饱饥寒,更多的是生产队里的那些事儿令我摸不着边,听着听着就迷糊着梦见周公去了。
! K/ \ o/ }$ P7 D J 不一会儿,大人的吵杂声把我惊醒,原来是老杨叔要走了,他从衣袋里掏出来三毛钱和一斤二两粮票往炕桌上一放,我爸妈见状急忙阻挡:“这是弄啥呢?好不容易在一块儿吃顿饭,还给啥钱啊!”硬是把钱往老杨叔的手里塞。1 Z* B8 n! q7 b, \" P+ O M Z
“事归事,情归情。吃饭付钱,天经地义!”老杨叔用手把钱压在炕桌上,说啥也不收回去:”这是铁的纪律,不遵守就要犯错误的。”爸妈客套一番也就收下了。
; T7 x( z" _) d7 b' H, i 老杨叔走后,爸妈一起收拾锅案碗筷,我心想:有了三毛钱一斤二两粮票,我们以后上县城就不用啃干馍喝开水,或者去买一毛二分钱一碗的高价臊子面了!
F: c2 {0 M! e2 l/ O 于是乎,就迫不及待的进入梦幻世界,做起了黄梁美梦:我偷偷拿了一毛钱二两粮票,步履轻盈地跑到了县城,不管是“经济食堂”还是“大众食堂”(那时候还没有饭店这个提法,招待所又不是一般人去的地方),钻进去买了八分钱二两粮票一碗的平价臊子面,狼吞虎咽地咥完了还不知道吃出了啥味道,反正是挺美的。(时至今日,回忆起来,依然是口鼻留香)9 A0 x4 U3 V0 g0 |
一觉醒来,已经大天老明,在上学的路上,看到老杨叔和社员们迎着朝阳,身披彩虹,一起出工,谈笑风生,仿佛是在追求更遥远更美好人生美梦!/ ]9 P; N5 b4 Z
如今,多半个世纪过去了,童年时代的精彩片段,依然是魂牵梦绕,令人感动不已,甚至是沾沾自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