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森林防火
查看: 1466|回复: 0

陕西提出进城农民用土地换房屋和保障引争议

[复制链接]

161

主题

558

帖子

72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7230

优秀版主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论坛元老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职业作家知名作家论坛精英

发表于 2010-9-7 19: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题:进城农民用地换房,教授说没出路。说说你的看法
! u7 x0 L' R+ X" u4 H: S) P
2 M. t+ o/ S; D) p相关规定:陕西40万农民工进城落户 缴纳社保办法出台: I  O6 f) \6 k

6 ^2 H7 `1 C$ E' @+ w8 _/ j继重庆户籍改革之后,陕西省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在全省2760万农村人口中,推动600万人进城落户。6 R& j: Z5 T( L$ H2 U

( W) D! J* r7 y' e与重庆户籍改革的措施相似,陕西省也明确提出了进城农民“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会保障”的原则。6 f( d9 L4 \; [2 E
$ m' P. U0 \* I; H; K
但“土地换户籍”的做法,存在颇多争议。5 e+ b7 q8 i5 ]1 G" G

* N4 ~& q& p$ F: _1 c0 f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中央历来的文件中,从来就没有过所谓“土地换房屋、换保障”这样的方式,而是提出要“实现城乡一体化”。
2 i3 Y9 v4 D$ W+ I( k& x% \5 a+ F
  l0 j& A' t# H( R( M8 c1 K针对户籍改革如何与“城乡一体化”实现契合,王太元已经设计好了一张政策路线图。1 Y9 w; s3 V; ~; w% F( y1 R

& {# g  [( M2 t( u2 E* m《21世纪》:“土地换户籍”的做法已经在多个地方的户籍改革中实施,你怎么看这种改革方式?6 H- L  K# V- r2 @1 K% P" g1 l
' m6 |6 |+ O! _% \; Q
王太元:这样的改革方式,我只能说:思路错误,没有出路。
2 T/ N3 }% W, W  m3 o& b- ]6 r. j" s' S5 u/ {' S

1 C+ q8 y" l( z* n) y# p( L5 a( t3 I- K# k" _5 s
·拍摄9月3日西安雷电 ·目睹西安城市变迁1 ~# V+ b" u; Q  \8 j
户籍作为人口管理的措施,这是全世界都有的,但我们的问题就是把越来越多的利益与户口捆绑在一起。我们之前也进行与户籍有关的改革,但本质上无非就是把这些利益捆绑给不同的人而已。
/ Q% w% c4 G, G  g
" S* O- Y! c8 z) j/ ]4 i现在不少地方所进行的这些改革,仍然是这个思路,户籍仍然与多种利益捆绑在一起,只不过这次又分配给了不同的一拨人罢了。
* i9 D2 d0 _% E
  Y$ W, ?/ m" J& w我认为,不剥离捆绑在户口上的利益关系而进行所谓的“户籍改革”,无法实现改革的最终目的。/ G. S" K2 k3 B$ l9 j3 _- ]# B( l
5 _3 U; a9 D* X' y4 L( L
《21世纪》:如何着手,才是正确的触及到户籍改革的核心问题呢?
4 d% \1 \; d; _9 ^
" ]# A. _$ o: E: J& y" Z2 ~) z王太元:我认为核心问题应该是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因为任何与户籍相关的利益上的不公平,归根到底还是由公共财政支持上的不同导致的。1 H" e* q. A( B- w' o! j

9 O5 Z3 T# w% S: E我们财政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使财政的转移支付直接面对个人。% M- n# A3 g4 O8 |7 c0 v

' Q5 f& r; ~4 H* }+ V这个其实很简单,以教育为例:一个学生每年上学需要多少教育经费是可以算的出来的,那么国家就直接针对学生个人进行财政拨款。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经费随学生的转移而转移。
  Q1 M" f2 v% G* q5 \) |8 y9 q2 d8 _" Z  r  J
但我们现在的财政制度不是这样。国家的财政经费首先是拨给一个地方,然后再由地方去具体分配给各个部门。这样首先难以保证经费落实到最终需求者身上,而且也无法实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由转移。从而造成目前这样一个局面:各地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资源重新分配困难重重,从而通过户籍管理限制学生的就学自由。) l* v, d" I( t$ B4 I  l, W

( |# h8 }+ l2 N2 _. i《21世纪》: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应该如何去具体地实施?1 U8 U  H# C" n" w9 p' W
" B$ y( n% u* K: c" Y; r
王太元:关于这个问题,我有这样一个路线图。1 B( W2 H/ t; n; ?
6 T0 ?' k" h. e' c1 v# U
首先是整体筹划。这个依据就是2008年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然后改革不同户口捆绑不同利益的制度总病根,以最终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用统筹的规划去比照我们的实践,看看不公平具体是表现在哪个方面,又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3 T( {- A. q0 D/ V7 R, g3 F+ [5 h5 h1 G8 j) x7 i/ r
其次是分“部”实施。通过整体筹划,找到哪个部门有问题,然后由哪个部门去解决。教育的问题由教育部门去解决,劳动的问题由劳动部门解决,而不再仅纠缠于户籍管理部门。
1 d8 _" h" {5 B3 l. B
0 m8 F9 {  [) q3 L  O第三个就是稳步推进,制定出时间表。找出各个涉及户籍的不公正部分,并规划好具体改革步骤,同时将改革的方案对社会公开。7 k3 z3 k( `2 ]) c! @

4 U6 Q6 N9 A9 u% {6 q《21世纪》:过去我们的户籍改革不是由公安部门牵头?这样由一个部门牵头不是更有效率吗?
  s3 [8 O+ T5 M/ h+ y8 K9 G
' @9 A* |- y$ @4 v王太元:我已经说过,户籍改革的问题并不在户籍本身,而是与此捆绑在一起的各种利益。这就涉及到太多的部门。由一个部门牵头根本没法去协调这么多的利益,最后只能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6 K  A7 b  d: T' C4 O! |$ w3 j* R) \, ]. e) q1 B
所以我说分“部”实施,分头改革。这样各个部门逐步在各自的领域实现了公平,最终整体上也就公平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