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时,记者沿着台沟村的山路一直攀爬,顺着缓缓流淌的小河水,步行30分钟后看到了这株千年娑罗树,巨大的树冠在一片青翠中十分显眼。娑罗树的旁边立着一块石碑,还有一块已经破损的石台,上面写着“娑罗树”三个字。 据现场人员目测,树高约30米,树冠面积170平方米,同行的两个人手拉手也没能将树干完整抱住。娑罗树的叶子七片为一组,像一个巴掌一样展开,树上还开着许多小白花,“再过一段时间花开得更繁更好,远远望去一树都是白色,还有股清香味道。”附近的村民说。 溯源 或为当年天竺僧侣种植 据台沟村村支书李兴茂回忆,自己从小就在这株树下玩耍,而如今他已经是这株娑罗树的“守护人”。他说,相传此株娑罗树是当年天竺僧侣沿“丝绸之路”往来长安时,携带种子在此种植的。 每年的四月,正值娑罗树郁郁葱葱之时,到了端午时候花最为茂盛,九月份娑罗树便会结果。“结出的果子很像板栗的形状,颜色深红,非常苦根本不能吃。”李兴茂说,令人好奇的是每年那么多果子掉到地里,却没有长出一株娑罗树树苗。娑罗树别名七叶树,原生地在印度及马来半岛。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母亲摩耶夫人手扶娑罗树从右肋下生出他,故娑罗树被视为佛教圣树。李兴茂告诉记者,除了游客前来参观,还经常会有僧人来娑罗树下朝拜,或打坐,或念经。
i! m' B7 v( I4 ~5 U/ k+ l8 [) C+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