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性,和平年代的呼唤——战斗精神培育的实践与思考
3 g$ J$ P5 a/ k% l/ I$ I4 A2 p
/ G6 w+ |1 K2 q* p 编者按: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是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激励广大官兵献身强军实践、做到能打胜仗的重要举措。我军历来重视强化战斗精神,注重发挥人的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战斗精神培育遇到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各部队也探索出许多新经验新成果。今天刊登本报记者的调查与思考,以期能给读者以启示。
0 e1 ]' g" g) M' y# {5 D/ Z/ P# o% ?- e2 U* O( x8 k( Z9 `
“儿子,你们当兵的现在敢不敢打仗?”
+ I9 P. C: H4 @- d5 b& B0 k# w
4 Z2 a; ]% [6 x' \4 u
' ?* D2 G! o! k" s0 l9 \" q “娘,敢!”
# m; G: T- i# c# v4 z
# H7 s r/ _; }% ^# a H' j
1 J9 T. I J& L, `4 n/ y* U “那你们能不能打赢?”
' b/ X8 z6 Y0 Z' e" I7 K
0 H3 n% H5 @6 S9 B* f& a- i5 q9 v& ~8 X5 w- j2 \3 g
“娘,能!”
6 T9 b) D% ]) f8 z! Z
# x$ o* Q( J; x 蛇年春节,一位大校军官回四川老家看望母亲,这是他们母子俩的一次对话。这位军官对记者说,当时母亲听完他的回答舒心地笑了,母亲的笑容让他难以忘怀。
R) X5 S% U( P0 _9 h, e$ c2 m
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多次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必须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大力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持旺盛革命热情和高昂战斗意志。& f" c) l& @% ]& m0 T9 [( b' h
3 H' E8 L# p, B# D/ R
三军统帅的告诫,普通百姓的关切,指向同一个时代课题:革命军人要有血性,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
' J( i3 D0 T7 t3 r, { E4 v* f3 ^- A& b$ z
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没有血性的军队注定要打败仗,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现实的警告,我们不可不察!1 t! L6 q0 o' v8 s4 i6 T2 Y
3 ?1 l$ P! N" a 时代背景:和平年代
7 B Q- E3 H! |' n. P; M8 ?3 |6 K# C; J7 g6 J
近30年无战事,人民军队是否还保持当年那股虎狼之气1 x; a! `/ B! Y* Y' Z
6 y/ N3 W! Z4 d1 g' A( J 6月20日,一批专家学者汇集“硬骨头六连”,探讨如何培育战斗精神。从“硬六连”的辉煌战绩中,与会者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硬六连”的“硬骨头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决不低头,敢于拼搏、勇于牺牲,直至夺取胜利。用一句话来概括:“硬六连”硬在有血性!
# O- J& [( \0 Z' p+ h+ S) H* ]% [! z) e" q5 W5 k" j T" f
提起血性,人民军队创造了无上荣光的历史,人民解放军谱写了无可匹敌的传奇。
) T9 r/ S, v' S+ {" u6 N, {& J/ @. r$ m) s/ v! Q2 p
这是一组血肉之躯凝成的数字,读后让我辈肝肠回旋,令敌人胆寒畏惧:: J8 L. f8 X. J/ a- ?2 w
4 ?* K( _3 I1 G; v. o# k 红军长征四路大军牺牲16万多人。仅牺牲在长征路上的营以上干部就达432人,其中师以上干部80多人。% f( o, W% v! T( {, G/ S
3 l6 {% i* x N( O
8年抗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伤亡60多万人。# }3 O1 v3 ?5 U
% Q: P. z" E' B8 L& O* u% P# r 解放战争我军共牺牲26万人,负伤104万人。3 Y; O/ A6 }# T S) K2 }. M
: i$ D: r; {8 R
抗美援朝战争,共有18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英勇牺牲。
. e) G U8 u6 h- I c4 c
: y: T% H6 X: Y8 C+ L' _5 ]% ] 血性是什么?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们——7 s: I4 }: A' ^4 F, q, s8 T
, I- Z- D' s6 \. @! u 是不怕死,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剑。血战湘江时,红14团团长、副团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全部英勇牺牲。师参谋长胡震请缨上阵指挥,人刚到阵地,就传来阵亡的消息。长征途中,当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总司令朱德冲在前沿阵地。他说:“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
' L3 p+ K, X% u0 @. N4 b% T2 `( u5 @" e# @& D
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粮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日军指挥官喟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 ~# P9 h; A, ^
5 I0 t$ W1 R C/ g% r2 Y 是靠一股劲,一股气,杀出一条血路来。南昌起义,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突破天堑腊子口,首战平型关……哪一仗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陈树湘掏腹断肠誓死不当俘虏,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哪一个英雄不是气吞山河笑傲死神?4 N9 Z# i. i2 \. x
/ Q, p& f3 H# i. p, k, X8 i 是天大的困难不言苦。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军无不为之震惊。9 l3 X2 N7 W! X5 X5 c9 C+ c F& R: T
0 O6 G8 m! z4 t6 M
是大爱无言,不计个人名利,只为民族国家。1937年12月初,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洪洞县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0 i+ f% E1 q% J
' r: ^. a$ \8 x- k8 ~' d4 U7 A6 j) q ……
J, p) f$ n: |
0 d* \$ |5 q( @" \4 l 血性赢得了尊严,血性换来了和平。我军近30年没打过仗,绝大多数官兵没有参战经历,缺少对战火硝烟的亲身感受。和平的环境对国家的发展异常珍贵,却容易滋长军队的和平积习。
' S& v/ y3 }9 a/ K) v6 o8 I. Y8 d' ?7 }6 h! `1 H9 W/ S
“年年喊狼来了,狼在哪儿呢?”
( T; x% v9 [: p- |- k% u" v
" ~1 R6 Z2 u' ^4 t6 @% i9 r “准备打仗,不等于真要打仗,打仗也不一定能轮上我。”
7 m2 M% c! g) [5 B$ M( s8 W' L2 @- Z- o8 Y. N: B
“不是我怕死,我死了家里人怎么办?”/ }5 ^7 j g4 m; T6 G) j; v' A6 `6 _
3 G4 g' E+ Z9 T; \1 H' }3 G
……
# A' D! p& h6 P# z& ~0 h8 L+ } Y' H, q& T! @* P* |) m. l
和平是军人所盼,和平又成了军人最大的敌人。一个时代之问令人警醒:今天,我们是否依然保持当年那么一股军人应有的虎狼之气?. c& r7 W! H4 \/ m4 u
8 v' q! x0 Z/ Q% s4 n) C 时代背景:军事变革 4 W" l& I0 ]. S. w& N; Z1 U# {
. E* d# K, p" ~" k* r; r
“刺刀见红”的战争模式渐行渐远,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铁血精神永不过时
: v4 c& P, K1 p% H5 C" S4 X. r, x$ ]# `4 i8 d8 s* M' O
拿破仑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6 |' r, R6 ?2 g P! b9 E" o# T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军事变革的潮起潮落,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人们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信息化战争是否还需要刺刀见红、贴身肉搏?
. g" Z/ \+ J+ t4 T9 h
8 c2 e! D8 y' N' I6 f$ X+ p 黄沙滚滚的塞外某演兵场,实兵对抗演练还未结束,“现代战争还需不需要军人血性”的辩论已经展开。有人认为:信息化战争“发现即摧毁”,战斗精神再强也强不过飞机导弹。
' G# |8 Q& c& R4 K1 B6 x
6 B6 Y- x* G, M* f: u 果真如此吗?军事专家总爱引用北洋水师惨败的教训警告世人,当时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八强”,但训练时“打死靶”,当然“百发百中”,自己作秀自己喝彩。黄海大战呈胶着状态时,管带方伯谦、吴敬荣带舰临阵脱逃,慌乱中又撞坏了己方一舰,胜负天平马上倾向日方。贪生怕死,一触即溃,一败涂地,北洋水师留下千古骂名。5 m) u8 x) m, \$ w
: o% g; S9 R$ R' j7 X 2011年,俄罗斯国防部经过一番争论,决定继续保留刺刀,他们认为,刺刀仍是军人最后一种作战手段。事实上,刺刀对于军人的意义早已不止作战手段这样简单。战争年代,我军就是以敢于“刺刀见红”威震敌胆。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面拼刺刀的胆量和勇气,让刺杀从技术上升为一种精神。
' r' f' w5 Y9 s( [9 A
0 p) W' F# y& A! K( E c/ p 同样是在北洋水师曾经练兵的古战场,记者见识了某海防团一连官兵习练刺杀的虎胆虎威。今年年初,副连长张茂春走马上任,这位曾在国际特种兵比武中勇夺桂冠的一等功臣,根据多年参加特种兵集训的经验体会,提议恢复刺杀操训练。第一堂课,他首先让一名虎背熊腰的排长出列:“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上来刺倒我。”只用一个回合,他就把排长挑翻在地,让官兵瞠目结舌。如今,这样的捉对厮杀,几乎每天都在一连上演,在战士逼视对方的眼神里,你能看到一团跳跃的火焰。
& F# N8 v* k' q C7 |
& M; G$ F9 x, d0 t/ B/ _( H& y “夫战,勇气也”。 战斗力从来都是以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铁血精神为支撑的。信息化战场的真正英雄应该是“信息精英+钢铁硬汉”。
1 x6 I+ T' B2 O
" f6 H. \; C3 F, e 铸剑先铸气,练兵先练胆,练胆先强心。某海域,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允强带队进行海上超低空训练。大纲对飞行最低高度有一个上下限的区间段,刘允强直接取下限,飞机像箭头一样直扑海面。有的飞行员不敢降低太多高度,刘允强就一次次飞在最前头,让大家咬着他的“尾巴”飞。有人担心“太危险了”, 刘允强的回答是:“没见过血的狼不咬人,越危险的地方越能锤炼血性胆气。”7 L+ {/ ^6 _& a2 i" ]6 b) N
, {, u$ Q/ n% T8 \6 K# V. a. U
济南军区扎实抓好我军根本职能教育,深入开展“战功、战将、战例、战斗故事”和“战友情、战斗力”教育活动,引导官兵用“明天走向战场,你准备好了吗”反思自己,让打仗观念融入血液。
! u g( a* F0 @6 U- t" ]
, W, F3 q0 k4 N+ v( y$ p 血性永远是军人的脊梁,永远是胜利的刀锋。9 G- n# `! g: d
) `% }4 I% |: W$ c 时代背景:社会环境 ( g Y% L9 z' V$ D: _0 e
- r( c6 k( M7 e* E7 s9 B4 _ 价值观多元的一代需要补“钙”,战斗精神培育要突出练勇气、强血性6 C. ]/ G/ r$ e7 L, ~4 z2 i
( ]: T" @3 {" o" P 2013年盛夏,征兵工作在全国各地火热展开。一些地区征兵办的同志反映,近年来应征青年选择服役地区和兵种部队的“个性化”要求增多,“挑选去向”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甚至提出如果不是“理想的去向”,宁愿选择放弃。
+ Y- C' c: _; D8 B3 g$ c' {5 ]" G% M7 P: N1 W, ?7 G0 d# D, b
“升官发财请走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是对军人职业的特殊要求。一个心里只有“个人设计”的人,是难以为国家、为民族自觉牺牲奉献的。正因如此,练勇气、强血性的战斗精神培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X2 ^ W# S7 R
/ U3 ~- Z0 U/ r' p: g 南京军区第十二集团军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发源地之一,他们结合学党史、学军史、学部队战斗史,广泛开展“读王杰日记、讲王杰故事、记王杰格言、做王杰传人”活动,大力培育“四股劲”,炼就阳刚之气。一是生死面前豁得出去的拼劲,二是强敌面前硬得起来的狠劲,三是困难面前挺得过来的韧劲,四是任务面前拿得下来的犟劲。* k; z4 O7 C0 z' J4 Z1 o
% W" h- z8 ~( Y' t7 D1 G 血性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抗美援朝战争,18万“最可爱的人”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换来的是西方国家军队“不要在陆地上与中国军队作战”的原则。美军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志愿军听到冲锋号就奋不顾身、一往无前,他们认为志愿军官兵是“用烈性酒麻醉了的疯子”,甚至怀疑“很可能是服用了一种特殊药物”。他们无从体会,坚定的信仰信念是战斗精神的灵魂,也是官兵勇气之源。这正是一些西方国家焦虑“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的原因。) Z4 ?7 m- B' g7 {
% M( s& X1 L v! z* t
血性源于军人的职责使命。在北京军区组织的一次实兵对抗演习中,某装甲团坦克驾驶员武向军在擦拭被泥水糊住的潜望镜时,头上的坦克帽不小心被行军架挂住,由于坐下太急,他的左耳朵被生生地刮了下来。此时,舱外激战正酣,武向军忍着剧痛,把刮掉的耳朵揣进口袋,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完成了40分钟的演习。0 o$ z9 ~2 u) l: ~. V
, q) W5 `- u- ~- b 血性源于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汶川抗震救灾期间,“空降兵15勇士”的奋勇一跳,震惊世人。伞兵平时跳伞的高度是800-1000米,降落伞的设计使用高度是3500米,而勇士们跃出机舱的那一刻,高度是4999米!只有对祖国爱得深沉,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才能在危急关头作出非常之举,在关键时刻敢于牺牲自己。
' }: h7 z; F) P" V9 [) x
# W: M8 H7 ^: ^% p& v3 Z4 r 记者在广州军区某旅看到一本特殊的花名册,上面详细记录着这支部队组建以来在训练中牺牲的11名烈士的姓名、籍贯和家庭住址,旅里每年都要派人看望慰问他们的家人。
% |6 `2 t6 P3 l2 D9 I' E% z. V
; r9 W4 c; c h/ }7 ]* X3 r 国人的敬重、社会的关爱、组织的优待、亲人的理解,对官兵血性的培养至关重要。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道孚灭火15勇士,孟祥斌、陈大桂、高铁成、沈星、谢国江……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一个个铁血军人,一次次感动中国,同时又让官兵们感到从军光荣、奉献无悔、牺牲值得。1 m0 i- i7 l: K" M7 D* r0 J/ `% _
9 z; s H7 E+ |2 \6 ~8 D 时代背景:以人为本
1 T3 f" b* y! s* |5 ~
- h ?6 e* T4 B" F, [1 Q! i 爱兵如子与慈不掌兵并不矛盾,归根到底,战场上少流血才是最大的爱
7 a& u& p: x* s9 z8 t, `+ W9 D% a1 O/ D9 B
某部今年新兵思想调查显示,84%的表示入伍前“没有想过打仗”,47%的认为“当兵是一种谋生手段”。/ D: Y% m1 N/ G2 j# s% y1 n
7 a' L! z2 M# I4 _& d( x 一些部队领导反映,现在的青年官兵大都没有受过大的苦累挫折,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增多,大学生干部、士兵大批进入军营,他们入伍前倍受呵护,心理相对脆弱。有的新兵身板弱、不皮实,有个别的见血就晕、一晒就倒。
2 A, K/ U- F! j% [& r+ K2 k' v0 i5 a& T. ^
有的一线带兵人谈到,近些年,基层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有的干部宁愿战士考核成绩差一点,也不敢严格施训,担心发生训练伤不好交代。: L3 u" t" ~+ |/ l; a: X6 P
3 q- \- w8 h3 H/ e9 O. L& a: a: \$ \ “娇骄二气重的部队,任何时候都打不了胜仗。”率舰队执行第十二批亚丁湾护航任务归来的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政委翟永远介绍说,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确保官兵在战场上以最小的牺牲获取最大的胜利,用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爱兵如子与慈不掌兵并不矛盾,从严要求就是对官兵最大的爱。
- g; {+ I6 s3 ^% g) m! W H: ?- o/ i
爱惜战士的生命,是带兵人的天职。血性不是冲动、蛮干,我军历来强调“以正合,以奇胜”,努力做到英勇与善战相统一、敢打与必胜相一致、敢战与慎战相结合。未来战场,指挥员仍然要珍视战士的生命,把伤亡降到最低。8 T8 a1 D' Z) U; K3 @
9 |. n) Z% L1 b/ a
今年芦山抗震救灾,成都军区某师副师长张建就面临这样一次考验。地震当晚,张建率小分队连夜挺进宝兴县城。每到塌方路段,都是他和干部在前面探路,战士们拉开间距,快速通过。“18个兵都是90后,最小的战士是95年的,我必须把他们安全地带回来。”张建回忆说。1 `& W9 T' g5 n* }, e
2 w/ ]0 Y# B/ F# U1 ?5 S
战斗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经过一点一滴的长期培养和艰难困苦的反复锻炼形成的。
1 e, `) H/ a: P6 j6 Z# V" P1 E( _; Z3 v# N
1996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总政治部统一制作6位英模画像,印发全军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这6位英模是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后来又增加了李向群、杨业功。8位英烈,精忠报国,为国捐躯,世人景仰,我军楷模。从他们身上,新时代军人找到了军人终极问题的答案:“我是谁”“为了谁”“我该怎么做”。2 _2 N/ a0 |! |: |$ t
( S! r. M, o I 文化是精神的血脉,战斗文化催生战斗精神。许多部队基层文化军味战味浓,营区建设战备打仗功能强。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激励作用不可替代。有的官兵说:每次观看《上甘岭》《甲午海战》《亮剑》这些爱国主义影视剧,就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有一种“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血气在胸中奔涌。9 n# w# f' i* A) _( t; P7 ?
5 c& V! V. k& C9 d5 x1 x! f “三栖精兵”何祥美,是个“用子弹说话”的狙击手。他接受考核成百上千次,次次优秀。他的军旅格言是“要当个好兵,最舒服的日子永远在昨天。”
* F$ V$ y0 L, S$ O0 Z' r6 l; D' }. x; c/ K) o
“铁甲精兵”贾元友,大漠射击,一弹穿双靶;千米之外,4弹钻一孔;先后取得通信、驾驶、射击三大坦克专业的特级资格。贾元友最喜欢说的话是:“战场上只有第一,第二就意味着死亡。”6 R4 g- k3 v' n& Y% Z3 A7 T4 ?
8 a: l/ O4 C& _2 Q: i
一批又一批无私无畏的热血儿女在回答、在证明:80后,90后,……新一代官兵是值得放心的,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一定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 n9 Z: |- d7 ^: s4 ?) |
' M& C1 n* a5 L( j5 I 毛泽东曾说过:勇敢、不怕死,是军人最基本的素质。
2 n: R) Y: z* K5 }8 d l/ t8 ~3 @: f" b* M9 J/ w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每一个革命军人都不应忘了自己的职责,哪怕倒下,也是向前的。! Q9 s2 P5 x+ J1 b& u6 M8 |
) b3 e& q4 X) b: W3 p
* i! a9 @% O4 ?7 n. u k, A5 n2 `9 S6 z+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