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成熟】“一字师”精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很是经典。因为人人需要学习,需要不间断地学习。否则会落后。哲人语:说话使人敏锐,写作使人准确。这话经典至极。有时虽是一字之差,意义可能会大相径庭,甚至会导致谬误,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是也。
记得多年前参加全国首次律考,监考老师在肯定我作文和口试的同时,指出凭一个字,就可以看出我专业知识不够——是的,说的很中肯,考试前我仅仅看了几个小时的过时资料,答题时凭印象把“执法犯法”写成了“知法犯法”。
日常生活中,我曾当过“一字师”,也曾谢过“一字师”。
西安北院门有一个经营字画的工艺美术店,其中一幅横幅内容应当是“大智若愚”,却写成了“大志若愚”——我给其指出后,店主即书法本人作揖感谢,连呼“一字师”、“一字师”,说怪不得这个横幅连一幅也没有卖出去。
《金户视野》在刊登我的《户县十二吟》后,编辑朱云涛老师特地打电话告知我“没和你商量改了你一个字”——我当然感谢了,因为改的很准确啊!
2002年,陕西省委计划编写《陕西第一个五年计划与重点工程》(已出版)——苏联援建我国的156个项目中,有24个在陕西,我所供职的惠安化工厂(第一厂名845)是其中之一,时我是厂史编辑,自然是责无旁贷。完稿后的审核程序,党委刘忠社书记批转由工厂史志“权威”江家宽老厂长把关(主要审史实),一句未修改。尔后转由党委时文章副书记审(文字把关),时看罢掏出笔,干脆利落地改了一个字,我一看,划掉的是“称”,取而代之的是“秤”。我随口说了句“一字师”表示感谢。时亦谦虚地说别人也给他当过“一字师”呢!
虚心才能进步。{:7_883:} 称同秤,音义同。
察语境,始分明。
若见少,说不成。
待学习,仍从容。 {:7_875:}{:7_875:} 谢谢青睐。互相交流,互相学习。{:7_890:}{:7_890:}{:7_890:}
一字师,往往需要独特的眼光,在司空见惯中找出问题。{:7_888:} 观沧海 发表于 2022-2-10 11:02
一字师,往往需要独特的眼光,在司空见惯中找出问题。
所言极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耳。{:7_89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