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夜话 发表于 2021-9-26 08:12:40

中秋悟道德

中秋节期间,迎着秋高气爽送月饼。古老的习俗,在天地月圆的时节,衍生出团圆美满的饼。
中午去甘河街道牛场泡馍馆就餐,便有幸到访了遇仙桥。遇仙桥位于甘河堡,甘河堡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创造了灿烂的仰韶半坡原始氏族文化,断崖层发掘出石斧,石凿,鱼纹彩陶和陶鼎,鹿角以及鬲,钵,罐,豆等陶器。公元前2069年,夏启伐有扈氏大战于甘。西周时东达丰镐西至扶眉的周驿道,在此修桥。东汉董卓修筑郿坞岭重修此桥。西汉秦驿道,汉唐丝绸之路南道均于此通过。北周武帝时周至县县城迁于此。据《梦溪笔谈》记载,公元八世纪某年7月7日,钟馗出生于陕西省周至县甘河村,唐末建有钟馗庙。出土的王重阳,孙不二,马丹阳三尊青石雕像底座刻有“大明正德(1512)年造”,供奉于遇仙宫。
遇仙桥原名万缘桥,为元代石拱桥。金正隆四年(1152年),全真教祖师王重阳在此遇钟离权,吕洞宾二仙点化,遂得道。王重阳《遇仙》诗云:四十八上得遭逢,口诀传来边有功。一粒朱砂色愈好,玉华山上现殷红。重阳遇仙桥由此得名。该桥为三孔拱桥式建筑,用石条砌成,东西长16.73米,南北宽10.50米,通高3.77米,中东高2.87米,跨径3.15米。桥体南北各有四只圆雕分水兽,可惜前几天秋雨,水位上涨,已隐逸在水中。透过清澈的水面,依稀可见大致轮廓。洞楣上浮雕瑞兽鳖咬龙胡子图案,对称美观,构图严谨,造型古朴,形态各异。怒目圆嗔,须眉皆张,唇齿吐扬,鹿角挺立,呼之欲出,威不可当。桥下游鱼,历历可数,由桥洞蹴进忽出,摇尾摆帘,诉说着古镇仙桥的深邃。
牛场泡馍馆距遇仙桥不远,地理位置虽偏僻,却验应了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古谣。车流穿梭,食客云集。坐在古朴的木桌旁,品着农家自制的正宗牛肉泡馍,殷红的油辣,清脆的腌蒜,泛香的原汁,爽口的冰啤,拂面的秋风,浑然欲醉,飘然欲仙,一人得道,浮屠升天。
饭后过柏寺村牌楼,入祖庵谒访成道宫活死人墓。祖庵在鄠邑西部,是一个古老的大镇,天下祖庭重阳宫所在地。《神雕侠侣》中活死人墓为小龙女古墓派之地,其实是杜撰的,但是活死人墓是真实存在的。王重阳在遇仙桥得道后,决定闭关修炼,于是在金大定元年(1161年),在祖庵镇南时村自掘一地,以“活死人墓”名之。象征“自藏四假之身,识破万物红尘”。因王重阳在此修身成道,于是南时村更名成道宫。近时有天津叶氏在此云居,施药行针,救济村民。后购置田地,修缮道观,使颓废的道观有了景气。活死人墓相传有地宫与重阳宫地宫相连,绵延数里,今已不得见。因秋雨霏霏,附近的秋田都由旱地成了泡浇地,水汪汪一片。
山西保存着古老的宅院,西安保留着古老的城墙,这里位置偏西,保留着古老的道观和石桥,西方因发展滞后,也就残存了古老文明的垣壁。
路上忽而对道德经有了异样的悟解,道者为术,约束人的行为举止;德者为鉴,净化人的精神世界。道为低,德为高,道高于众,德超于道。道者为他律,德者为自律。故上政以德向心,其次以道御心,再次以武攻心。

可子猫 发表于 2021-9-26 13:53:43

{:7_875:}

雨后彩虹sj 发表于 2021-9-26 19:25:06

{:7_875:}{:7_875:}{:7_87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秋悟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