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5 d4 C; m5 n$ _+ B+ U如果之前看过我写的《扫街实战手册 新手入学版》的童鞋,觉得还有些许帮助的话,那么以下的进阶版希望也能帮到大家。
- V1 | B+ S6 L" `" B j( t 因为是进阶版,所以部分名词解释我放在前面了,之后就不再重复解释。其实扫街更官方的说法应该属于街头摄影的拍摄方式之一。只是国内知名的街头摄影师本身不多,当然可能也是国情的因素居多,所以更为我们熟知的可能是布列松,马格南,森山等等。另外请不要以为看看教程就可以对你的摄影水平有什么质的提高,我想即使有也是很有限的,其实无论是扫街也好,街头摄影也好,其实重要的还是拍!
q1 j- n% S( K+ t7 _! A
3 g' w" R: K7 b8 K8 Y5 ~
1 t2 F: H% n8 }8 r8 Y一、常规名词解释Av档:
, s) X! x+ f/ g) a$ l # Q5 X; p% }) q- w. M/ ?
光圈优先模式,光圈参数此项数值可以通过拨盘自设,微处理器根据你选择的光圈参数并结合场景条件确定最佳的快门参数。此功能适用于对景深有特殊要求的作品,例如突出主题模糊背景或使整个场景清晰。光圈最大时的好处是可以获得更大的感光度和快门速度,光圈最小时的好处是可以获得画质最高的画面以及配一些ISO和快门指数可以拍摄许多特殊效果。! S! q# h# o# N6 R9 l7 U
Tv档:
: H+ Z0 k0 z: G' [" A+ Q 快门优先模式,快门参数此项数值可以通过拨盘自设,微处理器根据你选择的快门参数并结合场景条件确定最佳的光圈参数。此功能适用于对运动物体或人物有特殊要求的作品,例如提高快门速度可以抓拍清晰的运动物体或人物,降低快门速度可以拍摄出具有动感的物体或人物。& }; |. F* `! G/ F; V$ c; J
P档:
9 H1 o! J5 T+ j- ? 兼有Av及Tv模式功能,由微处理器计算选择两种模式的最佳值。6 x; l Y% L9 g/ `
M档:3 _. l- ]- X% t A
手动模式,微处理器不做任何参与,把所有主动权交给你,诸如光圈、快门、焦距、是否辅助闪光、闪光强度等全部由你选择确定,如果你不选择,那么所有的参数会有默认值或者沿用上一次使用该模式所设置的值。在M模式下,由于你选择不同参数的组合,同一场景可以衍生出变化多端层出不穷的各种作品。
0 l' K9 e' b& K$ g 1 e& w- W3 _+ V! z) c
查看该作品
& ~7 \9 B% c P2 T$ Z+ q. Q1 i) j1 c拉爆:
4 y* S* O. b8 G9 E
6 x8 L* \0 ~6 e( V7 z0 X5 D: D 拉爆的拍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拍摄的时候迅速改变焦距,就会形成拉爆的效果,很多朋友以为是剧烈的抖动或者晃动,其实不是的,是在拍摄快门的一瞬间迅速改变焦距,而且相机不能有大幅度的抖动或者晃动,否则拉爆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拉爆分为反拉和正拉,正拉是从远及近的效果,反拉是从近致远的效果。' W3 x4 p& R" F: z& R
安全快门:
3 {: C) o3 b6 \( T: i* p: j. P0 @2 S 简单地说,就是保证手持稳定拍摄的快门速度。高于这个快门速度,就能够保证手持拍摄的稳定性;低于这个快门速度,手的晃动可能会造成照片拍虚。那么,什么样的快门速度才能称得上是安全快门呢?实际上,安全快门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与所使用的镜头焦距密切相关。8 b& X# k! Y9 g( g
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也就是安全快门速度=1/焦距。比如,如果在佳能EOS 500D上使用一支50mm的镜头,那么1/80s就是安全快门(因为EOS 500D的焦距转换系数为1.6,所以50mm的镜头的实际等效焦距是80mm)。如果选择1/125s或者1/250s的快门速度,能够保证拍摄的稳定性。反之,如果选择1/30s的快门速度,则有可能会出现“拍虚”的情况。8 g- o2 A8 S9 t' c1 Z* D# h+ R
视角:' R" v& b3 |# X# b1 h) `- \ h
在摄影学中,视角是在一般环境中,相机可以接收影像的角度范围,也可以常被称为视野。除了尝试常规的平视角构图,还可以试试倾斜你的相机,它可以给予你的拍摄对象更有动感的样子。或者尝试俯视拍摄,不同的视角会觉得照片截然不同的风格,所以始终以不同的视角去拍摄会给你和观看者带来更大的感官体验。6 e' f, J- \6 `! p! {. w }" |# `! N
虚化:
+ U9 W6 p+ {/ b, v, t 当你在长焦距、大光圈的情况下拍摄时,你会发现画面中只有对焦一部分是清晰的,而另一大部分是在焦距之外(景深小,反之则称景深大)。这样不清晰的焦外部分就是你所谓的“虚化效果”了。有时摄影师也会故意让拍摄主体“脱焦”以达到特定的视觉效果。二、街头摄影前的准备 街头摄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相机性能、提高自己抓拍的能力以及对构图的理解等等?不尽然,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目的,我拍摄的目的是记录并分享我在街头看到富有情感的美好事物。# ^% X H& I7 K* \* E
摘取布列松的言论“摄影作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每个摄影师都应都应意识到: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画面多么辉煌、技术多么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 U/ ~1 W( q, ^! Q) {
那么拍摄前需要准备的是什么?闪光灯?三脚架?镜头?其实一直有很多人问我,是不是上架子有没有开闪,其实我想说如果环境允许我当然想,但是当你拎着个三脚架这么庞大的东西站在人家面前再开闪光灯,换做是你被人家这么拍你的心里怎么想。所以换位思考一下,是不是越不被对方察觉才越好呢?所以扫街的器材不求多么高端,主要是轻便,一个主机一个镜头或者微单或者手机(只要你都能接受它的噪点和后期的无细节)都可以作为扫街的利器,很多大师的片子都是出自胶卷,卡片,手机的,所以不要担心没有器材就不能扫街,只是后期成片的质量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练手的话我觉得还是以方便,轻便为原则。2 ^) ?. E" ?2 }2 Y/ \7 L: i
那么到哪里去拍?我个人的建议是尽量不要毫无目的的到处闲逛,除非你的时间真的闲到没地方用,否则还是尽量对想拍摄地点区域提前踩个点,看看哪些路灯或者哪些弄堂的灯光合适拍人影,哪里的广告牌适合拍路人。+ s0 g7 v; [) W
经过踩点的区域你的出片率会明显的高于你没去过的地方,因为踩点虽然可能浪费一些快门,但是其实这些都是为了给成片做准备的,我相信的确会有人说自己出去扫街每次快门用的很少,就拍10张,然后8张都可以出片,没有问题,那么这篇文章看到这里您就可以按Alt+F4了,因为您可能已经跳过进阶阶段,而进入创作阶段了,创作阶段需要的是创意而不再是海量的构图。如果还没能达到拍10张出8张的童鞋们请继续关注此贴。, i, D! r3 @7 f; Q# B
4 j3 ~ A3 e* r' P4 R( `1 O9 [
查看该作品' i5 Y: G& }% N5 L. ?5 O
三、街头摄影的时机 大家认为什么时候适合拍呢?白天,晚上?其实街头摄影是一种没有任何限制的行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白天比晚上就成功率高,或者晚上就比白天容易出片。街头摄影一靠运气二靠经验,一个技巧纯熟的街头摄影师足可以应付各种天气状况,而不是会经常反问自己,这种天适合扫街吗,这种地方能拍摄吗。在没有成为它之前我们要做的还是多拍,多练。0 Z' R2 z- c1 d( {5 s
0 m3 X+ a* G+ i
可能有人一直会担心要是明天下雨我还去拍吗?其实很多新闻纪实片中用于新闻搞的往往都是这些恶劣天气下人们的自然反应,所以只要天气不是太恶劣我们还是可以选择坚持扫街的,前提是你已经决定今天要去拍,就不要轻易的放弃,否则一而再再而三的放弃,你会越发的没有街拍的勇气。
" a4 z2 U2 R: E4 h9 _. x' { 首先推荐的天气是雨天:无论是蒙蒙细雨还是瓢泼大雨,街头可能会发生的话题都非常的多,如果是小雨,那么街道和路口的霓虹灯都是很好的取景地,柏油马路会因为雨水的冲刷变成免费的大镜子,各种倒影各种光影都可能会出现,这时可以挑选你事先踩过点的一些场景去拍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是大雨,那么选择一个靠窗的茶座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者位置,首先可以拍一些因为大雨进来的人,其次因为橱窗玻璃的雨点,会使整个街头的百态呈现另一种味道,最后你不至于被淋湿,等雨小一点再走又何妨呢?0 T3 M# S/ o- e8 U. t
其次推荐的天气是PM2.5优质的天气,毋庸置疑,一个糟糕的天气你觉得糟糕,其他人也一样会这么想,游客,上班族,学生都会,所以挑选一个好天气,云层比较薄能看的到太阳或月亮的日子会是非常重要的,天气好,则大家的心情都会好,那么脸上的笑容也会比平时多,出游的人和孩子也会增多,话题自然也更多。4 ?7 X( G$ `8 R" F$ R
再有推荐的是雪天:道理和雨天类似,区别在于下雪是因为寒冷,那么这个寒夜里如果能拍到一张情侣之间互相捂手或者相互搀扶的画面我想应该都是很有爱和共鸣的。" E' H0 q( E1 l) p+ c3 \. e
最后抛开天气,选择地铁或者商场内部,挑选一个靠问讯处或账台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的故事也会比较多。 _" r5 J7 x0 x/ W" K" M5 j
那么假设我们方向,装备,天气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搜索目标了。
$ J5 V$ r! }5 [4 n ) \7 w! |/ O. G9 o- U
查看该作品
, l+ O8 D4 q6 R. q' X8 G! z四、被摄人群的选择 首先我个人不是很支持拍摄社会底层人士,当然我不反对这种纪实,拍摄一张无家可归者或街头艺人的照片是很容易的,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但是这种行为的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摄影价值,而且这同时也是街头最容易引起争执的一类人物,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靠乞讨卖艺或其他非职业为生的,你这么做,就算不是侮辱,也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鄙视,所以很可能会遭到巨大的反抗,何必呢?退一步想,我们扫街的目的是什么?放松自己,记录生活,分享快乐而不是没事找事吧?所以这类题材能避免则避免,除非真的故事很感人,或者你亲身参与了,比如是你给对方一定的帮助,那么可以邀请给对方拍一张留影作为纪念。
4 m* U3 p5 `+ l# B- f1 t
- o7 O. T5 l/ U 另外马路上每天来来回回的人物众多,是不是只要看到坐着,躺着,等车的,喝水的,抽烟的,推婴儿车的我们都拍一张呢?当然这些都能拍,但是拍摄这些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很特别吗?你想透过这些路人表达什么?刚开始接触街头摄影的人往往都会认为这种整条马路的扫或者拍路人就算是街头摄影,但其实这些所拍摄到的行为大多毫无意义,所以我们要从众多的题材中去筛选适合的主题或人物,把重点放在人物的故事性上。
' @5 m4 k$ p' \2 \- p0 N4 W 其次是上班族,无论是路上急匆匆赶路的,还是地铁上坚持鏖战的又或是下班路上慢悠悠的,其实都很容易被发现话题的一个人群,而且这个人群相当的广泛,不受题材的限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