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 d5 u& X, k. h! h* t! E7 j 膨化食品以鲜美酥脆的口感,给人们带来轻松和愉悦。但是,高油脂、高热量、高盐的不足却被人们所诟病。针对膨化食品,专门制定有国家标准GB/T 22699-2008《膨化食品》,该标准对规范膨化食品的生产和保证消费者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标准对膨化食品中的脂肪含量作出了明确规定:脂肪含量≤40.0%(由于坚果类产品本身油脂含量较高,这项指标不包含以坚果类为原料的膨化食品);针对高盐,标准规定氯化钠含量≤2.8%(普通型)和≤4.5%(大颗粒型);为了提高食品的稳定性,规定产品中的水分≤7%。
4 ?( ^' S. }! M7 d* x/ L' o, S
1 M" B5 c0 l5 G& i 标准同时明确了膨化食品的检验项目,如对酸价(≤3mg/g)、过氧化值(≤0.25g/100g)和羰基价(≤20meq/kg)等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赵燕萍介绍说,这3个指标主要反映了油脂型膨化食品中油脂的变质氧化程度——酸价反映了脂肪中游离酸含量的多少,如果酸价不合格,表明油脂已经发生氧化劣变,这会引起产品的口味变差,营养价值降低,影响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过氧化值指油脂在氧化酸败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过氧化值如超出指标,不仅影响产品的品质,而且会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对人体健康极其不利;羰基价数值的高低也反映油脂的氧化劣变情况。2 M3 I& T2 @, A/ O2 T
# H: O4 j* S5 _# i0 L
专家介绍,酸价、过氧化值、羟基价指标都是以脂肪计算的,要想这3项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就必须严格控制膨化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油脂质量,不能多次重复使用和长时间使用油脂;此外,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的指标也对产品保存时间、保存条件等提出了更高的工艺要求。
; ~" ]' d( d6 p6 ^
% D: V& K4 |# { 对食事网站于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重金属元素(铅、铝)超标问题,赵燕萍表示,造成重金属元素超标的原因有几种可能:
; |# @, [+ ~" o3 \5 G) I% z3 e3 l- S/ L) m6 H- G) g4 E
一是加工使用的容器,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铝制的工具和容器,就会在食品中引入铝元素,导致食品铝含量超标;某些包装袋由铝薄膜做成,如果存放时间过长,保护层损坏,也会造成食品中铝含量超标。 y8 R0 T2 |, |$ ^2 t2 j
: x$ @+ G! g& @2 |% u4 k4 l ?
另外,使用含铝膨松剂也是造成铝超标的重要原因。据了解,作为膨松剂的明矾是一种含铝化合物,个别企业为了追求更好的松脆口感而超量使用,从而造成铝含量超标。
$ D& `5 ]$ O" y2 \) P: ?+ ?2 f1 B& ]; z/ B
食品中铝、铅含量的超标,对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国家对其在食品中的残留量有严格标准要求,比如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对铝的限量值明确规定为≤100mg/kg,即万分之一的残留量;GB17401-2003《膨化食品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铅含量≤0.5mg/kg。《膨化食品》国家标准参照了以上这些标准,对膨化食品的重金属含量作出了明确限定,以确保膨化食品的安全性。; ]0 N+ V: @/ w: \: i R+ M- e1 V
3 t6 l2 f1 q5 | X7 a# W! w* }
此外,针对目前市场上大量出现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如钙、铁、铝等微量元素的添加剂,GB/T 22699-2008《膨化食品》国家标准也进行了规定,要求“营养强化剂使用应符合GB14880-19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国家标准的实施,促进开发了膨化食品口味的多样性,进一步促使企业开发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健康食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