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储粮踢爆调和油随意勾兑潜规则:橄榄调和油、芝麻调和油,橄榄油、芝麻油占比不到1 %;而加入了大量廉价的棕榈油,售价却不菲7 Y! l" G+ w& P) {/ y
4 V1 l$ g Y( f+ w4 |& g" b' S
橄榄油和油几乎不含橄榄油?!中储粮油脂公司日前高调宣布推出调和油,率先公布其食用调和油的成分比例,并披露目前市场上食用调和油随意勾兑、冠名混乱的行业潜规则,呼吁尽早出台相关国家标准。5 N- Q5 ^* c; y& I0 S/ r4 R
& p6 a$ |( a3 G/ L. a- f4 a 事实上,中储粮油脂公司此次爆出的问题,是调和油市场存在的老问题。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表示,我国早在2008 年就曾经对《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但是至今仍没有正式出台,这导致目前市场上食用调和油随意勾兑、冠名,非常混乱,无标可依。
/ x* j {4 p5 P. A$ z9 k) g6 {# e2 o4 U) O" }, K
记者走访广州的几家超市发现,几大品牌的调和油组成油料皆有标示,但没有一个品牌标注了各种油料的配方比例。很多食用调和油企业,尽管都在名称上突出了最昂贵、最优质油品的名称,也会标注产品的配料,但是却看不到调和油所含的具体的成分和比例。有业内人士表示,因为没有强制标准,各种概念的调和油成了厂家的高利润产品。中国粮油学会常务副会长王瑞元也公开表示: “比如橄榄调和油、芝麻调和油,其实橄榄油、芝麻油在其中的占比还不到1%; 而加入了大量廉价的棕榈油,市场售价却不菲。” }% w9 D/ B6 ?2 }# D
# d5 m, [4 n6 v j0 m
据王瑞元透露,我国的大豆油、花生油等八大食用油的国家标准早在2004 年就施行了,当时,调和油市场的随意勾兑、名称繁杂等问题便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 因此调和油的国标制定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但由于企业对调和油的命名规则存在争议,直到现在该标准也未能出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