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一条关于古井贡部分酒品是由酒精勾兑而成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该公司证券代表承认,低端酒会使用食用酒精勾兑。就在外界普遍对古井贡口诛笔伐之时,业内专家明确表示,我国白酒业允许使用液态酒精酿造白酒,但是众多的企业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根本不在产品外包装标注,缺乏诚信。
7 Q2 m: F2 C/ R6 j2 N
+ k, [6 p: r! M5 v6 w$ Q' b 事件
2 a, t6 U' \. I( H6 @( ~# W) n6 k t W- P5 @2 g1 q: y* J+ o+ L
中报自曝采购酒精
. a8 s8 S4 H2 E' M- q1 \, m1 S, V: N
此次事件,是由古井贡本月22日发布的中报引发。其中报称,古井贡酒从附属企业以市场价格采购了4551.49万元酒精。据食品商务网当前报价,食用酒精为6900元/吨,以此计算,上半年古井贡酒采购酒精数量起码超过6000吨。因此被业内人士指其部分产品是用酒精勾兑出来的。
. p1 l& W: P' p. H7 |9 @, e
# b8 `4 C; E. S 记者查阅古井贡近年来年报发现,在2008年之前,古井贡的年报并未有向外采购食用酒精的记录。但2009年,其开始从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采购酒精,当年采购金额仅1542万,但到了2010和2011年,其食用酒精采购量大幅飙升至4273万元和4579万元。而2012年仅半年时间,其采购金额已高达4551万元,接近2011年全年采购金额。
) Z' `1 a+ @2 d; I3 |1 `( C3 I- J4 s% M5 b/ o
与食用酒精采购量飙升成正比的是,古井贡销售额也是一路攀升。2009到2011年,其营收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24.06%、64.07%和87%。8 i2 W4 d% f/ a$ s- W7 C
5 c. K( j' G( |# J! J
回应, O& C% `) g# v: p- N2 ~* ~$ V
( N5 I6 C' A! o& Z7 Z! z# R 业内普遍现象" x! @0 N, Y2 U8 K) C
( Y6 e" |% P* {
对此,古井贡证券事务代表马伟军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的做法符合各方法规,不怕大家质疑。“一般来说高档酒不会用,我们是低端酒才用。”马伟军同时承认,古井贡一直有此种做法,并表示很多酒厂都会采用,原因是“用食用酒精勾兑是一种生产工艺,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L& \. `6 Z H9 v- k' C
. p i6 ^2 z2 y) I- Z
昨天,古井贡股票在延续前一日大跌的情况下继续下挫,全天收报37.59元,跌幅达到4.2%。
, f p: J8 f- I0 q" I+ s& q
3 P, R% S1 k9 c: R0 o% j) Y 影响9 \2 s* @0 ~2 O$ K, T
& F8 J3 _2 a$ f' Z
其他品牌划清界限: b& K5 y* u) }* _9 O
7 o+ j3 u- r& B! b7 L* N: P# E 记者昨天查阅贵州茅台、五粮液、酒鬼酒等企业中报,均找不到“酒精”两个字,采购内容也查不到“香精”、“糖”的字样。* V. {% l0 `6 ~) i( h; N
* _2 `% T0 e: t8 C: S& ?+ h 贵州茅台董秘樊宁屏表示,茅台决不会采购酒精来勾兑白酒出售,只要是茅台真品,里面的酒都是按照包装上的原料酿造出来的。五粮液方面也表示,五粮液绝对是粮食酿造酒。
0 b' L( g# v2 p6 {0 x L( x# {
1 P# h8 I8 u8 D" Y! I! o 记者注意到,所有这些白酒生产企业,对采购的具体内容都未说明,一般只写“酿酒原料”,而不是说小麦多少、高粱多少。: ~5 t* ]) F$ G }0 w a
4 J4 h6 q- e) m1 ?1 W
专家解读
% h6 |4 M9 ^$ R5 K7 L/ z! ?7 g! {! K2 U
白酒企业缺乏诚信
4 h7 C; _6 L; G
# W# a7 T& |& x" P, O “我国是允许在白酒生产加工中使用合格的食用酒精来调制白酒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权威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食用酒精也是粮食酿造的,它与工业酒精完全不同。 `2 j- d4 m" Y4 L" G8 a
! a6 Y. i) m$ B( I4 m5 o 据介绍,我国对固态法、液态法、固液态法白酒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固态法白酒要求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所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而液态法白酒则规定可在食用酒精中加入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勾调成白酒。而最后一种白酒则是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的。- b, F( C; \# O
8 D+ S- y! v, B! F* V% e m9 {/ g 专家认为,企业如果使用食用酒精,应该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在配料中进行标注,但他同时表示,企业往往会有顾虑,认为如果标注会影响销售,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安全会产生担心。. U- {! Q0 _+ r0 M: ~ v2 e; U3 a. f
7 H+ j: _8 \1 w4 z8 M% P “其实这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企业、消费者都应该反思”。该专家表示,这需要企业、行业协会等方面的力量去正面宣传,正确引导消费,而企业自身也应该站在诚信、行业担当的角度,主动标注,否则,只会让消费者离产品越来越远。
+ o/ m# s+ M5 u1 h. Q
" N# J) w4 E- |5 y0 \6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