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分别以《社会救助信息混乱 民政专干举报低保腐败 湖北房县农村低保保了谁》、《湖北房县:村民撕开低保骗局》为题,对房县农村低保腐败发放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的报道。鄂西北农村低保腐败向世人揭开了面纱。" h4 f7 V3 K$ x& B
6 @5 e: u6 V; T" ^! q
c; i3 _6 e+ c 59岁的余富章家住湖北房县军店镇军店街社区,自认为生活困难,却一直与低保无缘,于是不断向镇、县政府反映情况,要求吃低保。他没想到,自己争取低保的行为竟然引发一场“官场内讧”,进而获取了一份民政系统内部人士提供的房县低保名单,“里面暴露的问题简直让我触目惊心”。在一份举报材料中他写道:房县农村低保工作存在 “一人多地冒领”、“死人冒领”、“高报低发”、“只报不发”等问题,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关注。
7 |3 M0 Y8 T' y0 M& }& c1 c8 n6 d2 r$ V8 c% N
6 |$ F$ d- _$ T5 n, V2 j U: z- V 据报道;在房县一些当包工头、开小车、有稳定收入的人都吃上低保而真正的贫困户却和低保无缘,【这种现象我说点题外话,是不是在十堰市其他几个县区都存在呢?希望地方相关部门好好梳理一下农村低保腐败问题】,这些人都吃得上,凭啥我就吃不上?”余富章说。
9 i5 }) Z% Y$ [; h p: ^" Z% R5 A$ F
/ Z( Q ^2 C" L7 _ - y5 I4 [. d2 [
4 {( O; B8 M7 Z7 `! [6 T D
: |( s+ ~. w, {& X4 |& E
) ]* W6 H" V0 S6 k& ^) |/ I" L, M! I5 I/ a- g2 @ d
% L c: i$ i9 q
" B' J. j4 u" {4 Y, B$ L4 O
媒体披露后,如同电影剧情一般;房县县委、县政府得知消息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县委书记、县长亲自主持召开会议,决定针对舆论监督所反映的低保问题,组织专班,进行彻底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公示公开。乖乖,不得不承认媒体监督在有些时候发挥的作用如同服用来兴奋剂般令地方领导浑身热血沸腾,一下子想起了那些还在受苦的百姓,如是“县痿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会议了,这个“亲自”来得仿佛非同一般一样难能可贵,一番慷慨陈词的台词屡屡在事发后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的倾泻而来,装!确实会装。难不成这些官员都是表演系的高材生?这么快就能见风使,事关政绩和乌纱帽的时候忽然重视起来忽然要彻底核查了,老夫就想不明白,平时你们干嘛去了?平时咋都“轻视”呢?
: n' E" @5 {4 u
5 Y' W/ y7 m3 ^ h/ A- l- N) X
; {& z6 K" Z4 u7 O ~ 低保户是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房县县委书记难道就没有去低保户家庭嘘寒问暖一下?要不这低保户怎么会衣食无着的情况下给你出了丑?该保的你不保,不该保的吃低保,你这工作做得让人哭笑不得啊,如此父母官要你何用?媒体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彻查,虽然是亡羊补牢但为时不晚,低保腐败必须有人担责,这是地方滥用职权的结果,地方领导不了解社情民生丑闻,难道一名堂堂的县领导对低保户就无暇过问吗?非要到媒体报道了才惊慌失措临时抱佛脚突击重视?
* f1 F) H7 t9 l! L7 u( i* i
* q. V8 y% t; R. s5 Q$ B3 D5 T6 G 7 }4 h1 t& |' p0 z+ d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房县县领导罔顾民生连国家给贫困户的福利就管理不好,这样的官员不回家卖红薯还能干嘛?低保金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而房县低保却成为富人的红利,虽然当地政府又再拿临时工当挡箭牌,这样的说辞显然连自己都无法信服,“临时工是个筐,啥都往里装”这个戏多演无益,如果低保金的发放没有徇私舞弊,那有死人吃低保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