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TNT 于 2012-8-5 18:52 编辑
) [* p. X* g3 H0 G$ i* j3 b: V0 C9 O1 ?% t
为了建立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交通体系,发挥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缓解由于快速机动化、开发强度和交通瓶颈导致的交通问题。根据西安市政府工作部署,西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西安市规划局组织,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11年3月开始编制《西安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经过资料整理、交通调查、方案研究、成果汇总四个阶段的工作,2012年6月完成规划成果,并在2012年7月顺利通过西安市规划委员会评审,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现拟上报政府。2 J& D: p8 ~% @+ N4 M
4 ^# i) ]$ a& l& F" I
规划目标:建立与西安都市区发展协调、网络完善、组织合理、集约高效、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3 b3 @; I$ b0 G* I" ]# ?6 ]; Y
9 k" }' [( K, m9 }' a
交通功能:门户枢纽功能,即大西北门户,东西联系枢纽,通达国际;区域服务功能即服务关天、晋南、豫西地区; 空间引导功能,即重塑空间,引领产业,促进城市空间有序发展; 低碳集约功能,即发展“公交+慢行”、建立绿色、健康的交通体系。
" c; B9 Y* z7 K8 c
/ E* }* _; J5 U8 [: V$ B3 l! U规划范围:分主城区、都市区、市域三个层次。主城区约500平方公里、都市区约1600平方公里、市域约10108平方公里。
: L; v1 M0 I W! E' r; h% i/ w* B# r
规划期限: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层次。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B7 I; C6 m4 l& r
9 `* A) \) t6 k一、对外交通系统规划7 @- `9 W/ f- o, L$ K+ x6 y
; i" X/ F d. O建设西部内陆地区通达国际,沟通中西部,辐射大西北,服务关天、晋南和豫西地区的对外门户和综合交通枢纽。" G2 ?; b# c6 {# D- u% M& ^1 p
8 I/ L5 o$ O$ m+ M- e2 n航空:扩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打造区域性国际枢纽机场和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阎良或渭南北预留第二机场。" D$ x7 k( ?( H% ?' d0 p
1 B3 z/ u+ G) Y; ]
铁路:建设“六客专、四城际、八干线、两环线”的铁路网;形成“四主四辅”客运站和“一编一集三主两辅”货运站的铁路枢纽。2 C2 D4 a' e/ `" W
# i! N# {5 q4 M# d) w
公路:规划“两环四廊九射”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公路客运站14个,与机场、大型铁路客站、城市公交统一布局,一体化建设。
9 J, M0 c& w, p3 w, ^3 w! v- ^9 O 
, f9 n# \) q' ?( a' d3 D2 T二、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W# X. i9 K& u) O6 c
( M, n Z. T8 I
依据分区、分层交通组织原则,构建体系完善、衔接便捷、等级匹配、交通组织合理、运输高效的道路网络。: C7 k4 s- ^+ C% m: R
& Q3 \6 v* P# S: T! ?构建“通道+放射+环+网格”的道路网。快速路分两级:一级快速路为“三横四纵”布局;二级快速路为“两片、三横三纵、三横五纵”布局,快速路网密度0.48km/km2。8 [# L, H' N) M; A% j
+ ~0 w L4 H" c7 d! a
三、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 B( e- \) H% K; h/ k9 m
4 {6 g& B. @3 `$ g: t' z; h% F2 a& \建设“公交都市”,形成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体的交通结构,实现公交出行比例到50%,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到25%。
5 q" g2 e( u8 Z4 {2 ^; D- X0 g6 w& _. `3 m7 ^' G, b! |
轨道交通线网由15条线路组成,呈棋盘+放射形,线路总长度550~600km;快速公交线网由7条线路组成,呈环形+放射形,线路总长度160km;公交专用道设置60条,总长720公里。 U( _% c# g. Q6 h9 t4 J
- w b, |6 q$ y, u; ^
3 Z# k" g4 e _, T0 K规划方案整体线网日客运周转量为12658.3万人km,承担客运量1204.7万人次/日,占公交出行的48%左右,这与城市轨道交通在未来城市客运交通中的骨干地位是相符的。就整体线网的负荷强度而言,规划方案线网平均客流强度为2.09万人次/km日,略低于世界客运城市轨道平均客流强度2.7万人次/km日;市区线网(1-6号线和8号线)平均客流强度为2.67万人次/ km日,具有较高的客流强度和较好的运营效果。3 S* C) k3 f' q
; {$ `( b7 \4 X8 I' w8 \" {- |
运枢纽布局规划2 f: H2 y- B& V- x9 O. a Q& s
, A* n" S' j& Y9 W) M) m+ X% z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枢纽设施,支撑城市内外交通高效转换;以枢纽引导用地布局形态,优化公共客运服务。
1 X! @5 t6 P: U# X! Z s0 @' D: |; ^
都市区规划46个客运枢纽,其中8个对外客运枢纽、8个主城区边缘换乘客运枢纽、20个主城区内部客运枢纽、10个外围新城客运枢纽。
! x1 Z" L6 w0 `# s* [- M' G- m 2 K. A# r1 R" n1 H
五、慢行交通系统规划6 F% x4 T0 ~ A! ?
" v8 m' { m, q, I
都市区规划“一心三环十射九带”绿道网,满足市民休闲和交通需求。一心为明城墙内休闲廊道,串接文化街区和旅游景点;三环中一环为环城公园、二环为唐城墙遗址带、三环为昆明湖东侧路和浐河中段围合圈;十射为中心区至外围组团、新城放射绿道;九带为沿八条河流及环山路沿线的绿道。
: @$ A+ J* `6 T" g& Q4 [9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