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6月2日21:30分,400报警电话再次响起,又一个不眠之夜,再次来临。一名驴友通过400电话向我救援总队求救,据情况介绍,一驴友团组织出游,两名女性驴友掉队未归,两名驴友身体状况不明,携带装备不祥,遂请求救援队进山协助搜寻。, Q( w# `. @0 }8 H8 Z" v
根据报警电话提供的信息,副总队长007羊倌迅速通知直属二大队支队长301旅行者紧急集合队伍赶往事发区域,实施紧急救援。
: j3 ? Q4 J* o& a
% W* k/ Q V7 W5 h 以下是在本次救援中,直属二大队行动实时记录信息:8 X# Y6 X1 y) Q1 q( Y
事件:6.02朱雀大庄坪救援(一驴友俱乐部组织出行,两名女性驴友掉队未归)
: U% U: h( J4 y9 U2 n q 时间:2012.6.02,21:35——2012.6.03,13:207 Z; X9 Y$ j* ?9 w
人物:现场总指挥 副总队长007
7 K" d3 E& @1 Q5 D2 H0 `4 y 二大队指挥 二大队支队长301
7 s7 O! C9 m+ o5 k 参与本次救援行动的二大队队员(312、326、337、355、362、366、378,)为方便记录,所有参与救援人员,以内呼号相称,ID在文章末注释。 ; ^6 V) m! z, q+ Z- g
地点:朱雀大庄坪
+ h$ f- L3 Q* i; |9 @7 u$ i: r 记录员:二大队队员337 6 f. |- p9 H! L7 ?3 e3 ]6 o3 g7 a
2012.6.02* K$ W' b! y; t! z8 r( o
21:35 副总队长007向直属二大队支队长301下达救援命令,并且根据报警情况,分析、准备,本支队出勤人员安排,救援装备携带,车辆、通讯、医疗保障情况。) s D, i/ f, J# c" y, {: f1 v
21:40 007通知余下地区队员在指定地点集结,车辆保障312。
1 ~. \% ]4 V+ @! _: p9 o% M2 [ 301通知户县地区队员在指定地点集结,车辆保障301 。) t( `: S, d2 M/ J
22:20 两个集合点队员集结完毕,007、301分别带领队员向涝峪高速路口会合。
) K" _1 b. V. k, ^8 l; [% q" p 22:45 两车会合,驶入高速,向朱雀方向行驶。' h: P! D; \! G0 V. p1 P6 o! @6 v9 [* K
23:15 驶出高速收费站口,沿山间公路驶向事发区域。
v0 _) n' b; [1 y" J6 s) P0 G 23:25 途径沿途明显标志物“西河渡假山庄”标识牌。8 O4 }4 `; S' p/ ^4 N2 P
23:32 到达西河村村委会,与接应的俱乐部领队会合,确认失踪人情况,落实报警电话中所述情况,寻找当地向导协助道路引导。% A. d, J: h5 X$ `# Y1 z
23:40 由当地一名向导带领007驾驶车辆先行赶往事发区域。3 ~. C# I/ H/ i2 T/ K
23:45 301与通讯支队A02会合,一同前往事发区域。& V: E$ U7 m( v! d0 l1 ?
00:30 由于夜间道路情况不明,在石桥处312的车辆停止前行,等候后续队伍。007、355和向导徒步进入事发区域。
( {2 }! d# b* X* u- J" N 00:48 通讯支队支队长008与301、A02、312,在一农家前院与007、355、向导会合。
" \, W, Z! b* ?$ z+ g3 B 00:58 根据向导与领队沟通所分析的事发区域情况,前指决定成立第一梯队进山搜索,第一梯队人员组成:一名向导、一名领队、326、337、355、378,由355负责该小组行动,337负责山野记录和前指通联。携带装备:25米主绳、半身安全衣一件、120扁带两条、头盔一顶。第一梯队进山后,008、A02,组织建立前指通讯平台,保证第一梯队通讯畅通,301折返至村委会,建立通讯平台,负责对外信息发布,与总指通联和后续支援队友的通讯保障。
1 b1 w M' q% t# t 01:12 355小组行进至第一座小木桥时(深潭处),前指呼叫,问向导是否再增援一组人员进行排查,向导与355分析后决定,337呼叫前指,暂时不需要,原地待命。9 g4 _2 z! h- q% ?+ @3 }! M
01:18 中途休整2分钟,向导分析沿途情况。6 B2 w$ H0 j% D& Y0 T
01:31 遇岔路停止前行,分途排查情况,组员补充饮水。
7 ]# x; i% V2 P+ C7 J/ U8 H) w 01:43 队员378身体不适,原地停止前行,休整。刚好此处遇到岔路,326等待378调整恢复后,在此处待命。其余人员继续向前搜寻。
" [ L7 @: g1 ?0 z8 G( M 01:53 337报告前指,在326待命处,继续前行时道路不好走,通知第二梯队进入时,带上手杖。前指同意,并告知第二梯队。
5 Q% H1 o$ C# q+ J; ~/ @ 02:27 355、337、向导、领队,抵达俱乐部成员中午就餐地点,休整,补充体力。向导与领队、355,分析失踪者可能前往的区域,根据领队提供的情况,判断失踪者已经不可能再向山沟纵深方向前行。此时此处,337与前指通讯出现时断时续的情况,通过中途待命的326,与前指取得联系。向前指汇报了第一梯队救援情况,判断失踪者有可能已经下山回家,前指拨打失踪者的手机,并且和其家人联系。通过电波,向前指报告一名失踪者的电话号码。355小组决定,再次下行仔细排查。此决定,经过前指总指挥007同意后,执行。
% o4 F- Y* U4 x+ R2 B% D0 F/ t8 z 02:35 355小组,开始下行,再次细致排查。
7 r5 |! }3 a# J, `- Q0 E) t 03:20 355小组,下行至326待命处,与第二梯队与西安支队的队友(044小组会合)
" ?9 P5 ^2 O* W7 O q, \ a/ U 03:25 326、378和第二梯队两名队友相互协同,将旁边的分叉口排查结束。至此,第一、二梯队,所有人员会合,补充给养。044、355、会同向导、领队讨论下一步行动方案。向导提出情况,在6月2日19:30分前后,俱乐部最后一辆车下山,又有7人徒步下山,考虑到失踪者有下山的可能。遂决定,向前指报告:1.再次与家属电话联系。2.044小组成员再次向沟道上行搜寻。3.其余人员,原地待命。前指007同意执行。! E6 P( C- X- T T
03:40 044小组上行搜寻。355小组原地待命。
: H+ X( G+ m" R' I- D$ u% { 03:46 前指007呼叫,再次下行排查时,注意木桥深潭处,355小组抄收。
5 [* i- U' Y2 ^, c6 y 04:12 第二梯队未发现线索返回至第一梯队待命处。337呼叫前指,是否下撤。前指同意。 A0 C: J y3 ` p; u$ z9 w
04:15 第一、二梯队开始下撤,第一梯队重点观察道路左侧,第二梯队重点观察道路右侧,细致排查。
9 g# g# b. ], w 05:00 第一梯队下撤至前指,未发现情况。
: d- o+ V$ I* x+ | 05:06 第二梯队下撤至前指,未发现情况。
& ^; ?+ l+ H) T# y5 t) d ( Q9 R6 {* k* F: D* [
以上为直属二大队夜间搜寻山野记录。通过记录信息可以分析出,二大队在本次救援行动中,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夜间救援能力不足,队员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有待加强。还有许多未发现的不足之处,请各位队友多加批评指正。
8 x* G" K/ U# P; H9 }) Y# R! u) b4 o 6月3日黎明,前指会议决定,扩大搜索范围,请求总指通知兄弟队友支援。咸阳支队副支队长152懒洋洋带队,直属一大队支队长200无名带队7 A- E( ?7 y& e/ Q" c/ M
,分别赶往前指增援。最终,通过各兄弟支队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6月3日11:35 咸阳支队发现失踪者,给失踪者补充给养,带领其下撤。所有队员于13:20分全部安全下撤至前指,此次救援圆满结束。
9 @5 h5 c, Y% y& l7 d 本次救援中,二大队378,在自身身体突感不适的情况下,依然坚守救援一线,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希望所有队员能够根据自身体能状况,合理安排。二大队355,在夜间救援结束后,还没休息,于次日上午,再次与向导、领队,一起排查另一条线路,直至救援结束。355始终坚持奋战在救援一线,值得大家学习。312、362、366在自己当天结束穿越后,晚上接到救援通知,不辞辛劳,再次投入到救援任务中,值得表扬,值得学习。2 P' u0 j9 X& J% P# I4 Q
) B! w) k2 M: {) H" J
本次救援总队及二大队参与人员名单:
; S& b/ j: b! _6 I 007羊倌# G9 q, d" V$ |6 I+ ^! e, E9 O
301旅行者 , T4 q2 P2 h. A2 N% s, |3 h0 X
312星星: f# @/ T% I$ i! g
326终南
. o2 i, R5 S$ t/ T; z 337白桦林7 U7 ^7 f# M( D4 Y7 p
355平凡1 B- V9 B( ~5 {% a( e; ?& l
362流云
3 s. B u$ h/ D1 x' w 366草堂紫烟
1 q3 m" p; M3 w1 M$ _; [ I 378铁血警督
4 ]: n. A4 [/ L+ }" Q4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