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森林防火
查看: 2861|回复: 7

户县一些果农违规给葡萄蘸膨大剂

[复制链接]

1975

主题

218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77

优秀版主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论坛元老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职业作家知名作家论坛精英

发表于 2012-5-27 20: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部网讯 (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记者 支磊 王勇)周至猕猴桃、户县葡萄是我省两个有名的果业品牌。户县葡萄中的“户太八号”, 更因其果粒大、含糖量高、口感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但最近,本栏目接到观众打来电话,反映户县一些果农违规给葡萄蘸膨大剂,他们担心,这种做法可能会对户县的葡萄产业产生负面的影响。& ?/ h) d# Z1 H$ R
    时下正值葡萄挂果季节,记者在户县草堂镇发现,一些种植户除了给葡萄树浇水施肥外,还用可乐瓶、水盆或者其他容器给葡萄串蘸一种液体。4 ?6 }9 G4 M- q" h$ Y* v
    记者:你们这是干的什么活?/ x+ l5 Z9 X+ l: x  i: ^6 Z
    葡萄种植户 :蘸药呢。% \5 _' F; k5 h9 L5 N% |" y
    记者:蘸的啥药?
% d7 v5 d' i. r1 p, G/ V    葡萄种植户 :膨大剂么。
' y! h! L9 V6 Y3 V4 l4 C    这位村民告诉记者,给葡萄蘸膨大剂,是因为市场上对大颗粒的葡萄有需求。1 x/ e. F0 C/ {7 y: v
    葡萄种植户:过去那人不弄这,葡萄颗粒太小,你再卖去了都不好卖。人家工人买的时候都挑颗粒大的买呢,人家就不要小的。按说颗粒小的还是好的。
* r9 I5 X/ p% j% i7 ?! r: K' N6 g    不仅在草堂镇,在户县的庞光镇,记者发现,也有种植户正在给葡萄串蘸膨大剂。种植户告诉记者,蘸了膨大剂,葡萄的个头有保证。
5 o& h1 l1 B/ J, G) y; b+ I    记者:就是让葡萄往大了长,是不是?
( @0 V0 z+ ^+ F9 _5 ]. z8 f" J' R    葡萄种植户:对对对,就是。
/ R5 a& s8 `" d/ j# q) L7 m8 r. x    户县庞光镇李家庄村村主任:我这里的葡萄颗粒,就像核桃一样大。. S( v' M9 e; k$ ~$ F- u
    记者:核桃那么大?4 n! s9 q" n. [4 j
    户县庞光镇李家庄村村主任:特别大。  i) L, ~0 f/ H
    一开始,种植户们还口无遮拦,但看到记者问得有点多,也问得比较详细,种植户和村干部开始警觉起来。村主任要求正在给葡萄蘸膨大剂的种植户把蘸药的活停下来。
  G5 ?" _9 I* `$ `( m7 D# g    记者:你这干啥呢?
1 k- c7 A1 |' ~+ U- x% q1 z3 W    种植户:蘸药呢。
9 x/ A  y6 r! b/ l6 h' c' Z1 a: L    村主任:你不要蘸药,把你药桶都放下。% G: w. Y/ A) Z" w& J, |% p$ A7 e
    这时,村主任似乎回过神来,他辩解说,种植户们并不是给葡萄串蘸膨大剂,而是在给葡萄串进行无公害处理,看到村干部的说法有了改变,种植户们也跟着改口了。& H) X2 F: S* R
    葡萄种植户:我这一般不膨大。       h. O5 U" n3 {2 g" `9 }# F* E2 w
    而记者在户县石井镇走访时也发现,这里的不少种植户也在给葡萄串偷偷地蘸膨大剂。' l: W* c2 h5 e
    记者:今年不是不让打(膨大剂)么。5 G. X- v, M& ]7 ^3 Q
    种植户:还弄着呢,不让打能行吗,都弄呢。如果都不蘸药也可以,你有的蘸有的不蘸 你的颗粒没有人家大,不好卖么。. [1 E, u- N- U7 e5 t) x
    记者了解到,今年四月份,西安市农委就发出通知,要求“坚决禁止在猕猴桃、葡萄生产中使用中膨大剂”、“绝不允许膨大剂流入市场,进入果园。”但不少种植户说,虽然政策上不允许使用膨大剂,但是大家都在用,谁不用谁就吃亏。+ ]1 @: F+ t! p( P# S+ I
    记者了解到,膨大剂,俗称“大果灵”,也叫“膨大素”,化学名称叫细胞激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专家告诉记者,膨大剂是日本研究人员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首先研制出来的,但目前国外已经很少使用。膨大剂被引进我国后,在使用中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现象。4 f- g( E& \2 k3 J9 W5 E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刘旭峰:尤其咱们陕西在这块的问题主要是有些人滥用膨大剂,膨大剂用的太重浓度太大。& x- e3 o6 D/ g# b/ I; l
    刘教授说,滥用膨大剂,虽然短期内可以增加果品的产量,但是对于果树及果品的副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7 ~8 E4 z: m. D" Z& z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刘旭峰:一个就是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果子不耐放,果实风味也降低,另外一个对果农来讲,对树体的营养损害比较大,树体衰弱,为啥这些年溃疡病发的比较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膨大剂用的比较重。
9 B2 }+ h4 b3 \    刘教授说,滥用膨大剂会对果树及果品造成危害,但对人体会不会造成伤害,目前虽没有显著的证据,但不排除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
; d! Z* F+ j* v. w) _3 {& k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刘旭峰:也许有危害但是人就是查不出来,你没啥证据能说,现在还不好说。
2 r/ x3 m8 Y) v$ t: Y" `* a+ U    其实,滥用膨大剂,对果品品质及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的例子在我省曾经出现过。周至县是全球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猕猴桃是周至县的主导产业,多年前,周至猕猴桃就曾经因为滥用膨大剂而导致整个产业陷入低谷。
4 J) S: o& z1 O# c( D' e* d: Y    宁师傅是周至县的猕猴桃种植能手,从90年代初就开始种猕猴桃,当时周至还没有膨大剂。
6 m1 f3 {9 ~0 @9 j    宁立柱:开始有这个猕猴桃的时候卖到四块钱一斤。
$ F( d8 h2 g) ]3 n% B6 e, Q2 x    宁师傅说,当时由于猕猴桃卖价好,一些种植种户为了提高产量多卖钱,从1998年后就开始使用膨大剂。当时虽然多赚了点钱,但一两年后,也就是2000年后问题就渐渐暴露出来了。" o! l/ M! Y) c. B3 n) K% k; v
    宁立柱:树好像就是过载了。9 _% g" t0 G9 M' B, W+ P
    记者:感觉像车一样超载了。
1 b1 l2 T( A+ P* e    宁立柱:哦,树超载后第二年就容易得病。1 M6 U3 t" h8 q0 h( r& O4 l7 [$ z/ |8 x
    记者:对储存是不是也有影响。
- Y; L; V% r) C# h: }  Q" {    宁立柱:对储存影响最大了,存不到两个月就坏了。$ ]3 ^7 P, o. p) V3 }
    宁师傅说,使用膨大剂后虽然可以增产30%,但是猕猴桃的口感越来越差,给市场上留下的的印象是:周至的猕猴桃大而无味,容易腐烂。于是,恶果开始出现,到2002年的时候,周至县的猕猴桃产业一下子就跌入到了低谷。  L$ D2 x2 t: `* }) k# B7 ?
    记者:在低谷的时候你这一斤果子能卖多钱?
; B, S) v1 k5 f. w; Q2 s/ k0 N* ?    宁立柱:四五毛来钱,有许多地方把树都砍了。
9 x/ j$ S" ]+ b5 a7 @    记者了解到,为保护猕猴桃产业,周至县一方面加大了对使用膨大剂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还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实行订单农业。
% r' ~/ T" a) l6 f$ z    周至县果业发展管理局局长李玲玲:使龙头企业和果农实行订单,实现优质优价,让不使用膨大剂的果子,比蘸了膨大剂的果子,高出50%的价格。
( l+ a! M: l! u# B3 k4 `    宁师傅说,沉痛的教训教育了果农,大家纷纷认识到使用膨大剂的危害,渐渐地,都不使用猕猴桃膨大剂了。8 M/ S  ]& O2 _+ r; l. q
    宁立柱:去年不用膨大剂的果子一斤就卖三块钱。
) f: c  |" t' S    记者:价格又上来。
% n1 W* J) x. @% S) p    宁立柱:又上来了。$ V* d5 j! Y; X6 B
    记者了解到,户县是西安市主要的葡萄生产基地,共有葡萄种植面积2.5万亩,年产葡萄4000万公斤,近年来,户县葡萄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葡萄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然而,一些种植户在利益的驱动下,偷用滥用膨大剂的现象让人担忧。$ e" I+ ^: d% ^4 a* y
    那么,户县葡萄应该如何吸取当年周至猕猴桃发展中的教训,使葡萄产业从开始就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现在让我们来连线评论员袁秋乡,听听她的观点。0 y! c. d6 Q* @5 k
    主持人:袁老师好!
+ j7 A9 Y8 c$ {5 s    袁秋乡:你好,主持人好!在我的印象里,户太八号这几年,是很受市场欢迎的,因为它“又大又甜” 口感又好,那么对于果农来说,有这样的市场口碑,实在是得来不易的,所以大家应该珍惜它,保护它让它长久地去发展,走向更大的市场,但是你现在一旦使用膨大剂,那我觉得它距离被市场抛弃的局面就不远了,这个确实是鼠目寸光本末倒置的行为,不管你在当时多赚了多少钱,到头来都是要还的,最终的受害者还是自己,那么消费者在买的时候他可能会挑大的,但一入口他就明白大不等于好,今天感觉不好明天就不会在同样的地方再买同样的品种,所以我觉得政府在这个时候呢要赶快出手要给农民讲清利害,讲清市场更要用铁的手腕把这种自杀式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保护户太八号的声誉和品牌。
& N3 v2 `" h  P. E4 A4 b, D    培育一个产业和品牌很难,但要毁掉一个产业和品牌却很容易。一个好的品牌,需要政府各部门以及生产者共同去维护;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该有健康的消费习惯,比如在购买果品时,不仅要注重外表,更要注重其内在的品质。
2 z8 N4 Q! }* d( e1 m- J  S0 ^; {

22

主题

105

帖子

20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006

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

发表于 2012-5-27 20: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乱了,哈了

20

主题

377

帖子

59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5998

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

发表于 2012-5-27 22: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天路过草堂镇那也看见了。。。。

0

主题

24

帖子

868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8
发表于 2012-5-28 16: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赚钱能赚就好 赚不了就亏大了啊   

0

主题

3

帖子

412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2
发表于 2012-6-2 21: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农民弄个撒也不容易.种葡萄的人们也不容易,种葡萄的人们靠的就是葡萄给人买些钱,他们也给葡萄投资了不少钱。农民们挣的也是血汗钱。葡萄一但弄不成,种葡萄的人们也就没有收入了?
, M; D2 l$ d! d% f9 C/ U2 R   这让农民还活不活.......
! a! ]' ^- @7 N2 O. \8 I, ~     当今的社会真是不公平呀!!!* W6 Z" O7 d) {; a
   他们已经把钱都投入到葡萄里了。难道让这些血汗钱都打水漂了吗?
# L- {! o1 [3 S; ?   我们这些不种葡萄的人们都替这些农民感到万分的悲哀!!!
! c1 S2 V9 C) I8 z   

0

主题

3

帖子

412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2
发表于 2012-6-2 21: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农民真可怜.弄撒都不容易。  }4 V) g( O4 Y9 A) o6 F

0

主题

3

帖子

412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2
发表于 2012-6-2 21: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农民真可怜.弄撒都不容易。6 Z) q, |0 o: E

1

主题

23

帖子

872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72
发表于 2012-6-2 22: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真是小农意识,害人更还自己呀!记得这几年临潼石榴,由乡镇一级出面组织,各家批发出去的石榴,上下都要一致,每个箱子上打上你们村子和个人的名字,谁欺骗顾客,谁弄虚作假,谁负责。保护临潼石榴的品牌。户县镇政府也该出面管理了,维护户县葡萄的品牌吧。别让悲剧在上演,做个事后的诸葛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