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村村中的古门楼仅存西门一处,上面“遥望岐阳”匾额还有一个典故 秦渡镇的南门城楼旁边还残存着一段古城墙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黄利健摄 立元村西门古门楼前些年经过修缮保存尚好 长安区立元村古门楼上的“五福来朝”,马王村古门楼上的“遥望岐阳”,这些遍布在民间的历史遗存似乎在讲述很早以前的人和事,有的有证可考,有的只能从村民零散的记忆中搜集……
' k4 a$ r7 {( o& a 秦渡镇仅存南门城楼城内原有“九楼十三堡”6 ], s% Z% ~; w' b2 f8 K- K) X
户县秦渡镇目前仅存的是南门城楼,是十多年前重修的。城门的东侧有一段城墙,现在有一个门被锁着。“秦渡镇有九楼十三堡之说,城墙相连有9.3里长。”秦一村72岁的村民燕有堂说,小时候他还登过城墙,城墙是土质的,顶部有垛口和炮口,如今就剩下这一个城门。
! [% l- C6 K/ e5 W# K 村民说,秦渡镇的历史有一千多年,经济繁荣,商贾云集。史料记载,康熙四十五年至四十七年(1706~1708年),当时的县令下令在秦渡镇筑起城墙,保护人民和商户的安全。到了光绪年间,秦渡镇的城墙最终修补完毕。! _2 }: A5 [7 a7 j9 Y
“城墙上有五座城门,西门、北门、南门、土南门、大南门。”村里的老人讲,之所以没有东门,是因为,东边就是沣河,东面的城墙,既能保护城镇,又可以防洪。当时的城内有南、北、西三条大街,还有薛家堡、高家堡等13个村堡,有日月楼、药王楼、孤魂楼、花楼、土地楼、无量楼、火神楼、玉黄楼、腊八楼等九座楼。“现在一座楼都没有了,很是遗憾。”
E# A: V! k! |' h1 f9 O 立元村古门楼“五福来朝”
8 M4 C# I0 I3 c# C6 `' D: k; U 光绪年间传承至今
# Z# F, @' i) a6 z, X2 |, | 立元村位于长安区黄良街道办,有两个古城门楼,西门古门楼靠近路边,上面有“五福来朝”四个大字。村里的老人说,从他们记事时,这几个字就有了。
) ^& d% D7 P5 a 记者注意到,西门门楼上的箭楼是损坏后改建的,在牌匾的一侧,还有显示这个古门楼建造的时间,“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吉日眾(众)立”。* ?) n* @5 c" V0 H: K
从西门向东二百多米,就到了该村的东门城楼,与西门城楼不同的是,它上面没有箭楼,只有一层。村民说,这个门楼曾倒塌了一个豁口,后来村里就进行了修缮,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模样。; U+ `0 k$ j. ~2 b, F# O M" H' W: x
72岁的村民赵志禛说,他们这个村以前还有城墙,城门上都是大木门,很是气派,只不过后来被拆掉了。
0 h! O t9 a6 l( l, [3 J& y! Y 马王村古门楼“遥望岐阳”
3 n0 ]4 o% C: N2 W9 E* U- o 村内以前还有“钟楼”2 j3 c% P0 k G
马王村在长安区马王街道上,这里的门楼是以前的西门楼,两棵松树立在大门两旁,门楼上有一块牌匾,上面有“遥望岐阳”四个大字。为什么西门上书写“遥望岐阳”四字,记者没有查询到相关资料,只在网络上有《沣西行怀古》的诗句,里面有“成周丰京西伯缔,遥望岐阳怀故地”等文字。2 u! K3 I2 U* t4 {9 y
“岐山是周朝的发祥地,后来周朝在镐京定都,为了怀念家乡,这个门楼刚好就对着岐山的方向。”92岁的村民魏明德说,“遥望岐阳”就是告诉在这里建都的周朝人,不要忘了自己的老祖先,不能忘本。75岁的董振杰说,小时候,他经常在城墙上跑着玩,当时城墙上还过木车轮马车,有三四米宽,城墙是模拟西安的城墙建造的,而且在城墙的中心,也就是距离西门180米处,修建了一座钟楼,不过没有西安的钟楼高大,只有两层高。: K' g% l( E0 h" E' }8 p
村民说,城墙的周围,以前还有护城河,用来抵御外来侵略,城墙上有炮口和垛口。仅存的这个古门楼前几年重新补修了一次。
. }$ ` ~8 r2 l1 U( r7 S 文物部门:要逐个考证是否有保存价值9 `, }6 P/ D6 j9 _0 |
这类城堡门楼到底有多大价值?长安区文物局文物管理科科长赵晓宁曾表示,这类城堡门楼都属于文物,如之前报道的下滦村堡址门楼,文物局将尽快拨付部分资金帮助当地修缮。
5 l! O* a8 `: R1 P5 W( @ 昨日下午,西安市文物局相关专家称,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长安区和户县的这类文物点最多,文物部门将组织相关专家逐一进行调研,考证确认其历史价值,确立文物保护等级。而那些没有确认级别的文物点,按照文物法规定,将由当地政府管理和修缮。
5 s) F6 O$ s7 o, M2 R8 o) f% S8 i' ~$ F" T" r: i6 v! j: v
7 ~) v: c) R' ~!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