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森林防火
查看: 2000|回复: 3

陕西企业,春季用工“荒不荒”?

[复制链接]

1975

主题

218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77

优秀版主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论坛元老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职业作家知名作家论坛精英

发表于 2012-2-17 15: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我省春季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的调查和思考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袁景智摄    2月12日,在省体育场机械馆举行的“西安市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上,毕业于吉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的西安女孩罗静楠拿着精心制作的简历四处投递。    可是,企业不是要有工作经验,就是要男生,好不容易看到西安大唐芙蓉园景区管理分公司招财务专业的收银员和库管,一问,人早招满了。    “不都说现在‘用工荒’吗?怎么应聘人员这么多、竞争这么激烈。”人潮汹涌的场馆内,小罗心里挺纳闷。    兔年之后,龙年一开年,有关“用工荒”的报道继续扑天盖地而来:“2012广东用工荒依旧”、“天津出现用工荒近万岗位已上网”、“用工荒致上海劳务公司赴外省市招人”、“北京节后用工荒”、“湖北省用工缺口达50万至60万”……    那么,在席卷我国不少省市的“用工荒”中,我省的情况到底如何,我省企业用工到底“荒不荒?”                  我省总体上不存在“用工荒”    2月12日11点多,在西安市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上,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神态颇为轻松地说:“这次招聘,除了潜水员、美人鱼表演员等专业性强的工种不太好招外,其余的收银、库管、检票、大堂接待、景区督查等近百个岗位的招聘情况还不错,基本没有感觉到用工荒。”    据统计,在此次招聘会上,共有200家单位提供了1.5万个工作岗位,可求职的人竟在2万人以上。    面向大中专毕业生的招聘会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况,那么,针对普遍劳动者的招聘情况又如何呢?    2月16日,看着职介中心内熙熙攘攘的人群,西安市职介中心策划咨询部部长张战仓说:“今年,西安市职介中心呈现出求职、需求两旺的态势,每场招聘会进场求职者至少比去年高出10%以上。”    “我省是一个劳务大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近几年基本稳定。”省劳动交流指导中心主任付鲲鹏给我们提供了一组“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据:    2008年,558万人,其中转移到外省336万人;    2009年620万人,其中转移到外省314万人;    2010年628.7万人,其中转移到外省354万人;    2011年667.6万人,其中转移到外省340万人。    另根据“2011年全省职业供求形势”的统计分析,尽管年初一些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招工难”现象,但全年进入我省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各类人员共计127.3467万人,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共计31.0884万人,求人倍率为0.97,也就是说,全年供求总量基本平稳。    “我省的缺工,主要存在于部分行业。”付鲲鹏说。    据2012年1月对全省213家重点产业企业招用工动态监测结果显示,1月份监测企业缺工5189人,其中缺工比例较大的主要行业依次为:制造业缺工2150人,占缺工总人数的41.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缺工601人,占缺工总人数的11.5%;批发和零售业缺工537人,占缺工总人数的10.3%;住宿和餐饮业缺工463人,占缺工总人数的8.9%。    在2月10日西安市的家政服务专场招聘会上,西安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史元平说,现在西安有家政公司400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但缺口仍达四五万人。    陕西省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处处长刘江波表示,基于对企业用工整体判断,从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看,我省依旧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尽管这一格局有所减弱,但显然没有呈现出“单边倒”的“用工荒”状况,只是在部分行业出现“用工难”。                      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2月10日,在我省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招聘会上,看到大华保全电子公司渭南分公司招司机,来自临渭区、拥有驾照又开过塔吊的韩辉毫不犹豫地填表报名。没料表填了一半,得知每月工资只有1200元时,他放弃了。“我孩子还小,每月的奶粉钱都上千元,这点工资能干啥?”    “我们也知道工资低,可是,再涨,企业也受不了啊。”该公司一位负责人说。    的确,综观开年来的几场招聘会,虽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但由于企业与求职者在工资报酬、工作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求职成功率并不高,求职难与用工难交织,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2月7日,在西安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联合主办的“春风行动2012”系列活动首场招聘会上,共有5500余人参加了招聘会,1376人找到了工作,求职成功率为25%,而去年的首场招聘会上,这一数字为37.5%。    “求职者对待遇的要求与企业能提供的工资差距过大,可以说,是求职难和用工难的首要原因。”西安市职介中心的张战仓说。    那么,相较往年,求职者对工资的期望值为何会大幅上升呢?    西安市职介中心做过的一项测算很能说明问题。    以一位家不在西安的普通农民工为例,他若租住一个8平米的郊区民房,月租最少在200-300元,由于距中心城区较远,上班的交通费要花150元/月,如一日三餐均在外,按早3元、中8元、晚10元的最普通餐食来算,一月的伙食费就超过600元,再加上100元一月的通讯费,他的最低消费就在1000元以上。而目前,一般农民工所从事的服务类岗位的月工资大多1400-1800元之间,除过花销,落不下多少钱。    今年,我国一月CPI的增速达到4.5%,超过大多数研究机构的预期。根据1月份的数据,除了鸡蛋外,所有的食品价格同比都在上升,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升18.7%。可以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求职者对工资的期望值。    面对许多宁可等着涨工资也不愿“凑和”就业的劳动者,企业也有一肚子“委屈”。    “CPI上涨,我们企业的压力也很大。企业成本上升过快,利润总体走在下降的通道。”西安迈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的杨主任无奈地说,2010年,企业一个普通员工工资是3000元,现在涨到4000元,车床操作手甚至可以达到8000元,就这,还有员工被其他企业挖走。2010年之前,企业每月的工资开支在45万左右,而2010年,竟达到75万元/月。    “因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员工工资上涨,加上公司每年要投入一定的研发费用,因此,今年,公司的压力特别大。”说这话时,杨主任紧锁着眉头。    据西安市对百家企业节后用工的调查,52.52%的企业预计2012年企业人工成本将比2011年会有所上升,平均升幅度为11.34%。                         求职人员流动性加大    在2月15日西安市职介中心的春季招聘大会上,从一家房地产公司辞职的王永刚在一家一家地寻觅新的“东家”。    王永刚今年27岁,毕业于渭南技术学院。尽管原先那家房地产公司给他开出的工资有4000元,但,他还是义无返顾地离开了。   “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显现,使得公司好多项目停工了,我们面临没活可干的境地。再加上看不到自己未来发展的希望,所以我就主动离开了。”王永刚说,作为该公司的一名工地管理员,尽管已干了两年,但公司每月只是按时开工资,没有任何其他的激励机制,同时,也没有晋升和培训的机会,根本没有什么让他留恋的。    与王永刚同样感受的还有朱增超。    他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在一家民营光伏企业工作快两年了,今年决定换个岗位。“尽管我在企业专业对口,工资也有两三千元,但是,两年里,管理混乱、体制不顺让我对企业很失望。”朱增超说,工资是一方面,其实,一定层面上,人们找工作,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招聘会上,他应聘到了黄河光伏科技公司。他说,国企各方面都很正规,能真正学到东西。    据权威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各行业企业的员工平均离职率达到18.9%,为2008年以来最高值。其中传统服务业2011年员工离职率达到了21.2%,制造业员工离职率也高达20.5%,可谓触目惊心。    拿我省来说,现在出来找工作者,70%以上是“80后”和“90后”,与上一代人不同,他们的工作目的已经脱离了温饱的要求,没有过多的家庭负担,一般都是自己挣钱自己花,甚至还有人需要家里的经济支持。此外,比之于工资福利,他们对工作环境、发展前途有着比父辈更多的诉求。    对此,西安市职介中心的张战仓表示,这一现象提醒企业雇主,不能单纯地认为提高基本工资水平就算完事,这样的加薪会让企业背负更多的经营成本。建议把薪酬涨幅与员工个人工作绩效结合起来,分阶段进行调整。同时,企业也需要在改善工作环境和福利方面增加投入。在当今职场“80后”天下、“90后”崛起的态势下,企业如果不能尽快转变管理策略,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人才管理危机。                    如何缓解我省就业压力    如何缓解我省就业压力,解决“用工难”和“就业难”的状况?对此,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四管齐下”。    一是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要会同总工会、残联、妇联等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活动,重点抓好信息对接、技能对接、人岗对接、政策宣传和创业服务,努力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信息桥梁,通过多种手段发布适合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各类实用信息,开展服务下乡等活动,为广大农村劳动者就业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二是加强基础信息统计分析工作。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一线观察项目、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调查、春季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和外出务工人员就业调查等工作,同时加强对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计工作,配合人社部选取5个县(区)的50个村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全省就业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三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多方位提供信息服务。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发布扩散的主渠道作用,增加在新闻媒体信息发布的经费投入,利用新闻媒体辐射面广的优势发布用工信息。通过陕西省人力资源市场网站及时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分析、预测等信息,为外出人员流动就业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引导。    四是结合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发展趋势,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工作。以开展全省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验收工作为契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创业促进农民工就业。    省劳务交流指导中心主任付鲲鹏表示,目前,发端于外省市的“用工荒”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而非长期。如果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去理解,可以视为发展阶段分水岭的重要标识。    一个标识就是“刘易斯拐点”来临,即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一去不返,在长期的低生育水平下,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发生变化。2013年至2015年左右,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将接近顶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也将接近尾声,“人口红利”将消失,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劳动力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稀缺品,劳动力的价值要获得重新评估。    另一个标识就是“转型拐点”来临,随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必然趋势,劳动力不可能无限供给,必然要求经济发展转型,要从低端、粗犷转型为高端、集约,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这就需要沿海地区,甚至不久的将来在中西部地区,要“腾笼换鸟”,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省发展研究中心刘江波主任则建议,首先,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保证他们能和城市市民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加快提高以农民工为重点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其次,加快就业人员结构调整,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储备。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第三,建立省市间劳动力合理流动保障和鼓励机制。各个省市间的发展规模并不是一致的,即使是相对发达地区的发展也不是同步的,应充分考虑劳动力的全国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建立劳动力流动鼓励机制,并形成与之相应的社会保障关系转接制度。                                    (本报记者  李  艳)

38

主题

843

帖子

51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5135

优秀版主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论坛元老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职业作家知名作家论坛精英著名精英论坛长老一代水王发帖明星

发表于 2012-2-17 18: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资太低了,还想招人、 4.gif

0

主题

41

帖子

888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88
发表于 2012-2-18 17: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都是供不应求的 顶起来呢

2

主题

232

帖子

76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7689

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职业作家知名作家

发表于 2012-2-19 00: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年工作不好找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