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将穿过秦岭,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 |* K# A$ G( V/ B; z0 O7 a
陕西省发改委日前表示,被称为陕西省南水北调的引汉济渭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该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小心避开秦岭敏感生态区。
. n' _$ C I* T$ a! I 这也是陕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据介绍,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使1000万人喝上汉江水,300万至500万亩耕田恢复灌溉,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发挥重大作用。
7 Q* o; v$ M7 A% J; {" k穿越陕西) `" I; Y" B7 }
汉江水需要穿越秦岭到达秦岭北麓,最终接入关中地区的供水系统。. B9 k0 F0 w& J" U1 r
目前,这条调水线路已经设计成型,那就是从黄金峡调水10亿立方米,再从北岸支流子午河的三河口调水5亿立方米,然后穿秦岭来到关中。引过来的汉江水供应到西边宝鸡渭河北岸的两个工业区,经过杨凌、咸阳、西安、渭南,东边一直到华县、华阴,还能覆盖渭河北岸的阎良、三原、兴平、武功、富平等区县。
% L4 Z- l2 q, Q- x8 E 工程主要由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秦岭隧道三大部分组成,将从秦岭南部的汉江干流黄金峡水库、支流子午河三河口水库实施调水。汉江水需要穿越秦岭到达秦岭北麓,最终接入关中地区的供水系统。( L" L- b0 `& c% f$ i
公开资料显示,“引汉济渭”工程估算总投资154亿元,项目建议书在2008年4月上报水利部。2010年3月,负责重大工程评估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将评估报告正式报送国家发改委。
5 N" \7 d. S# D3 r: ^$ v 实际上,这项工程的总投资一直在变化,原来预计120亿元,后来又增加到150亿元,几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总投资需要180亿元左右。8 b I0 w3 X1 v! F3 M7 `
虽然该工程至今仍未开工,但作为国务院批复的《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已明确“引汉济渭”到2030年调水量达到每年15亿立方米。
! W7 M. ]6 i( ~ c# j 而在2003年,时任陕西省代省长的贾治邦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明确提到“坚持以兴水治旱为中心,抓好骨干水源工程……着手进行‘引汉济渭’项目的前期工作。”
% @% p& [4 O! \+ ^+ Z6 `/ N: J7 f 引汉济渭不仅能解决关中缺水问题,还能解决缺水更严重的陕北的问题。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发展加快,但是可用地表、地下水几年内将被开发殆尽,不少工业项目因缺水难以落户建设。从黄河取水又受国家黄河流域用水总量的指标限制,“陕西省只能通过引汉济渭,再从渭河放水给黄河,在黄河上游的陕北就可以多取一些水。”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助理、副总工张克强表示,这项工程是从整个陕西省的布局来考虑的,希望可以做到统筹发展。; n% n4 z) s9 K4 |
陕西省省长赵正永此前表示,引汉济渭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水利建设工程,全省上下一定要共同推动这一涉及全省三大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项目;要加快完成全面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做好库区移民安置;要抓紧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等重点工程的设计工作,同时协调推进西安用水管网规划和其他城市用水管线工程。/ h9 o, |2 o& i
隧洞引水
% Q* f5 c6 ~8 k2 w d) U穿越秦岭段的隧洞埋深都在500米以上,秦岭隧洞全长81公里,将采取防水措施,控制渗漏量。
% S1 V8 Q- `. G; O7 | 然而,摆在施工人员面前的难题并不少。黄金峡低于三河口100多米,10亿立方米的水需要抽高才能调上去。工程计划在黄金峡水库大坝后投资10多亿元建一座装机功率13.8万千瓦的大型泵站,1秒钟抽70立方米的水送到119米高的隧洞里。
, m( X" _" s2 M) a4 z 这段长16.5公里的隧洞还不是最长的,到达三河口水库大坝后,还有一条穿过秦岭主脊、长达81.6公里的隧洞,两段隧洞总共要耗资80多亿元,而且工程建设难度非常大。
) ?) d R& r2 Z4 N" ?“最大的难度在于大埋深和超长。穿越秦岭的主脊,前后40公里,埋深大、通风问题复杂,又不能从别的地方打支洞进去。一个施工口进去的话,必须推进很长,距离长了之后通风比较困难。”相关负责人表示,穿过秦岭的这一段隧洞,只能采用掘进机来施工。$ ^, r* Q/ u B# b7 L: M) q& t5 O
引汉济渭工程计划总工期约11年,采取“一次立项,分期配水”的建设方案,逐步实现2020年向渭河流域配水5亿立方米,2030年最终调水规模达到15亿立方米的目标。
6 [: R3 p* w! o# [- t 据透露,秦岭自然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朱■、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还有大量珍稀保护植物。为不破坏当地生态,该工程尽可能避开了环境影响最敏感的区域,尽量安排在人类活动多的地方。
9 r, r9 L6 G w“选择隧洞引水的方式对地面的扰动影响非常小,穿越秦岭这一段的隧洞埋深都在500米以上。隧洞还要准备防水措施,控制渗漏量,从而达到环境能接受的范围。”张克强解释。" j% S9 Q" M2 E% h; ]
事实上,为了积极推进引汉济渭工程建设,陕西省水利厅在继2007年开工建设三河口水库勘探试验洞、岭南、岭北交通道路、岭南、岭北供电线路等准备工程之后,2008年又对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2号勘探试验洞、引汉济渭工程大河坝基地建设项目、西汉高速公路佛坪连接线永久改线工程、大河坝至黄金峡交通道路工程引汉济渭准备工程前期工作进行审查审批,其中2号勘探试验洞工程已开工建设。2 @1 J* a: n! t5 x4 n- F; `
关中“渴望”
: ~& Q3 J w0 x% n! c8 N1 U引汉济渭对于陕西具有系统性意义。
) W- K* w/ q9 t8 U0 B) l上世纪90年代,西安市严重缺水,不得不大量超采地下水。此举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大雁塔加速倾斜,很多地方出现地裂缝,城市地面下陷最深达2.6米。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引汉济渭——从陕南汉江调水到渭河,解决关中的缺水问题。
. j3 G3 c# X& K 西部大开发之后,关中—天水经济区得到国家批复,对关中地区的产业化、城市化而言,可谓一剂强心针。与此同时,西安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市区人口要超过1000万,主城区面积要达到800平方公里,跨越渭河发展。/ U# n2 Y5 l4 V+ F% E3 t& a1 V
“在关中加速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问题日渐凸显出来,对此该怎么做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张宝通给记者的答案是:“近期要引汉济渭,长远要靠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c& M6 q- D( N8 G 西安以及关中地区这些年来的用水实际是在欠账,是靠超采地下水、牺牲生态用水和挤占农业用水来维持的。
1 }$ _0 c7 v4 v- P! G& D0 B 据了解,因为水价高,灌区的供水单位也喜欢把水供应到城市去。更严重的是超采地下水,张克强告诉记者,“城市的超采和灌区的井灌每年超采量约4.6亿立方米,占到关中每年总供水量50多亿立方米的近10%。”3 J, b: N$ v' s+ B% q8 W& ]
由此可见,这个项目最基本的现实意义是对渭河的改善治理。“渭河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生态水,上游几乎没有水下来,几乎都截完了,可以说,严重的时候,河道里全都是污水——陕西流域排放什么水,渭河里就是什么水质!”陕西省环保厅官员此前对记者说,“所以有一段时间,渭河被称为关中下水道。”8 F0 i/ p' D: ]. @
“种种问题促使陕西在本世纪初加快对引汉济渭的研究,国家也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张克强表示,“国家的南水北调西线,还有三峡办曾研究过引江入渭入黄,把三峡水库的水穿过巴山、秦岭送到渭河,再从渭河送到黄河。”
& D# L, g# m9 s3 b 但是,南水北调西线难度比较大,要解决近期的问题不很现实。研究最后认为,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案是实施陕西省内的南水北调——引汉济渭。
& d, u/ a, f8 h9 k8 X# L- z5 I 陕西省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引汉济渭工程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不仅在于向关中地区补充水源,“引汉济渭对于陕西具有系统性意义,一方面缺乏活水水源的渭河将得以补充水源,冲刷下游河道;另一方面,长久受水资源困扰的陕北地区也将得以置换更多的黄河用水指标。”
8 t t6 I9 H2 J$ L9 A 有专家表示,引汉济渭工程实施后,关中地区总供水能力将达到75亿立方米,可基本解决西安、宝鸡、咸阳、渭南、杨凌五市区及26个县、市工业和城镇用水问题。在人口不断增长情况下,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将由370立方米左右提高到450立方米左右,人均用水量将由200立方米左右提高到300立方米左右,新增城市工业生产可用水量近14亿立方米,可支撑国内生产总值4000-7000亿元,支撑400-500万人的城市规模,从而为关中的率先发展,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小康社会目标起到促进作用。0 M- S' T5 G$ K J; {+ `# J" q. Z8 [
* S5 }, O: Q1 @% e j7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