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hanyu 于 2011-6-26 22:36 编辑 % t; D; c/ t; u, g2 l7 I; M) w' ^
: Y; C: o0 i2 L6 R4 T x8 \
(转载), c" H+ o* k+ o6 A
一份高和投资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再次将陕西榆林推进公众的视野。报告称,保守估计,鄂尔多斯拥有资产过亿的富豪不下7000人,榆林的亿万富豪则不在鄂尔多斯之下。也就是说,榆林资产过亿的富豪,也至少有7000人。报告一出,引起公众惊叹一片。
. O2 ~ z+ A5 T/ Y* b+ v
4 z: p) C0 J: a5 M* R) J 7 G, T' s# U& j- [& R* ?
榆林,这座陕北之城,从过去的默默无闻,到如今“富得流油”,甚至被贴上“中国科威特”之名,一切都源于资源。榆林目前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拥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陕北侏罗纪煤田,我国陆上已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国内最大的内陆盐矿,还有比较丰富的煤层气和石油资源。有人计算说,榆林每平方公里土地之下就坐拥10亿财富。如此财大气粗,一扫陕北贫困落后的历史。
, o0 ~. ^* v9 ?# H* m' P9 m$ `/ e& D9 C8 x
4 t# M5 D* y$ t( ], f6 @' d" g 我刚从陕西游逛归来,导游提及榆林时,艳羡地说民间流传当地身家过亿的人有6000多人,现在看来与投资机构测算的不低于鄂尔多斯的7000人相差无几。用“过江之鲫”形容榆林富豪之多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就连榆林的车牌陕K,都被陕西当地人艳羡地称为“闪开”。榆林之富、之牛气冲天,可见一斑。9 o9 E6 k" Q# u. }( i& A# q) ~
& p. s* ]' Q# m+ [
7 S% B3 T* I7 |2 X0 h. l* h
但与鄂尔多斯一样,如此辉煌的财富,并不是完整的榆林。矿产资源带来的财富背面,是另一个榆林。这个“背面”就是:贫富分化;农村的荒凉和城市繁华之间的极致并列;资源开采带来的生态问题;物价上涨给普通民众造成的生存压力……这两个榆林加起来,才是真正的榆林。不独榆林,还有鄂尔多斯以及新晋的石油城市延安。所谓资源越丰富,百姓越穷,资源财富与民生软肋同时共存的现象,在很多矿产资源型地区是一个共同的现象。* @' p; g$ D( @2 r$ l
2 \+ }( z6 L! ^/ K
9 X3 B% B6 y3 \
比如贫富分化。神木县是全国产煤第一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位居陕西省第一名,但是这个县仍有几万人的贫困人口;鄂尔多斯市在人均GDP超香港的辉煌之下,却是全市有5个旗县是国家或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事实。至于靠黑色石油发家致富的延安,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紧挨着市区的片片窑洞,蜗居着大量城市贫民,成为这座城市最形象的贫富分化的注脚。
0 M- b( W5 N$ s$ I/ Z( S
- ]# a @9 h8 ^3 n6 n% `
# p* d5 @9 |7 B+ g k4 F 资源的开发不仅直接带来7000亿万富豪与贫困县同存的贫富分化,还制造了诸多生态危机的隐患。2006年,据榆林官方统计,神木、府谷两个产煤大县32平方公里、4.2万亩农田严重减产或无法耕种;十多条河流断流,许多村庄出现水危机。在神木县,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大规模综合机械化开采的3个大矿形成采空塌陷面积24.72平方公里。先因资源暴富的7000亿万富豪们可以到西安、北京买房移居,而原住民只能忍受水患、污染、塌陷的生态环境。
8 |' m; H0 I" \, h: a* J R" W! z& X$ O2 l' c' o
" B3 i- z) y: \9 o! _
滚滚财富,还带来物价的飞涨。媒体记者在榆林看到的是当地居高不下的物价、3年内房价上涨2倍的惊人速度。没有低于5块钱的普通碗面、40元一斤的樱桃;在神木,西红柿、豆角之类的蔬菜都是5元/斤。7000个亿万富豪的数字有多炫目,这些没有从资源财富中获益的普通人所承受的民生之艰难就有多扎眼。
, T5 i* r$ X; u2 E) h/ s/ ]* e: t% _3 Z6 c
( Z2 P3 |4 V3 f( }/ Z: u6 L0 o+ c; X 榆林、鄂尔多斯已成中国经济的新贵。只是,当我们将翻开“中国科威特”的另一面,7000亿万富豪带来的不是财富的骄傲,而是沉重的忧虑。当资源财富突然来临,扭曲的财富制度却制造了最大的分化。这是榆林、鄂尔多斯式发展所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 |& s. b! d3 r1 [- e" F, F
. l. G" m" K8 r7 Q! K; w( O&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