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播到腾讯微博
) A, g* X& O2 n6 [/ J* D& D4 K
& U. C9 ?8 w/ D: Z& @. q转播到腾讯微博
& P0 e2 O) j. _9 d/ N2 \ G' `6 f* k! X! Q( E, o: L
香港17万公务员仅特首等20余人配车* h& b0 ~- q7 B6 Q* ]9 i/ A7 p
8 ^; o3 q) ?! }2 G4 `
2008年,港府特首曾荫权为香港某驻旧金山办事处担任主礼嘉宾,机票费用一栏显示为零。原因是彼时恰好是曾荫权私人前往美国休假期间,正好顺路办点公事。
4 t. i8 T! t9 ~" R+ d( A1 P5 d! c* Z8 V, a- C+ f7 s1 B# t
2011年5月18日,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公布了港府过去3年公款吃喝的账单明细,在内地网络引起热烈关注。一份香港特首曾荫权外事访问费用的清单也随即广泛流传——2010年赴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除去往返机票5572港元,其余支出511港元;2008年赴广州拜会广东省相关领导,支出420港元,包括往返交通。而特首每年的社交款待费为32.5万港元。
, X% z0 W2 L1 C% M
0 D1 Z3 A, I0 R' u- M X/ b 据特区政府公布的信息,香港17万公务员中,仅特首等20余人配车。
0 e1 L3 v; @- S2 [9 x# Y$ |0 A
8 }9 X! I2 p8 ^; j& h; y4 o, N 公务宴请没有酒水
) w$ Y2 k' Y# g4 P1 b) q! u& X# w/ g, k- b' r8 ?1 D
内地法官李从(化名)2009年曾参观访问过香港高等法院,午餐由高院宴请。说“宴请”也许过于隆重,更确切地说,那只是一顿外卖自助餐。五菜一汤,盛在一个分格的保温金属盒子里。“都是些家常小菜,档次类似于麻婆豆腐,没有酒水,都是饮料。”, U. O" o( S8 R2 F( p7 A
. {# C& L& n4 N, r
用餐地点是香港高院的一间会议厅。几位高院的法官就这么一边进餐,一边与内地的同行聊天。这是李从在港访问一年期间唯一出席过的公务接待。在香港,与“公”相关的开支按要求都需慎之又慎,其核心,是港府制定的“适度与保守”原则。比如:香港的所有公务接待都必须提前申请报备,表格内容包括:宴请人数、宾客名单、宴请缘由、陪同人员、预计费用、人均支出以及按照香港环境保护署保护鲸的要求所签署的一个“未点鱼翅”的声明。: A+ `0 z) f5 d$ }$ s
/ q- A7 m% b# Y2 @ 香港政府公布2008至2010年公务宴请开支
/ j; M7 Z& Y+ ]2 M! M4 f' ~3 b( s Y: E( t% D0 f
仅20余名公职人员有专车
* ^# z4 H/ M8 ]- {! m. ]2 H- k" ?& n q, g) ~6 ^' ]" Z8 w; o
与严苛的公务接待类似,香港政府对公务用车也有严密明确的规定。
y: w+ |/ E0 d# H/ {/ U: i% X1 }. c2 X, O# h" x7 F0 C( z4 |" K
全港公务员近17万人,首长级以上官员大约1200人左右,属于港府的精英层。只有精英层中的精英,也就是特首、政务司司长等各个司局的正职配有专车。加上终审法院的首席法官、立法会主席,全港享有专车待遇的公职人员仅20余名。
! S. ^2 u. ~8 B, [ _' M
- q% T7 r2 s# s! R4 E 除此之外,其他首长级官员不配置专车,但可免费使用本部门车辆。“这些人只是对这个部门的公务车有优先使用权。一般工作人员有公务需要,也可以用。”原香港廉政公署专员、全国人大代表罗范椒芬说。+ d! F# [! ^2 ]" M9 f
/ t. a0 w# Z5 i i( S
政府车队规模越来越小2 u+ N. w% g0 N+ A6 s5 p6 |" S
; h9 A- o5 V% E2 ^) f$ ~& v 政府部门公车的所有采购信息、数量、型号都可在政府物流服务署查到。服务署的一份5年报告显示,因为采用了一些措施,比如鼓励公务员多用公共交通,政府车队规模在2003~2008年间减少了600多辆,缩减9%。从2009年到2011年,政府车队规模又减少了400多辆。2 B8 c1 h, s+ v- a' N7 r$ m( ^+ s
" K1 f n3 n A% [ 立法会的公车就只有3辆,分别提供给主席、秘书长与秘书处,两年前,秘书长的公车还从轿车换成了七座多用途客车,以方便议员借用到各地视察。给香港官员开车,司机不但有超时津贴,也不需要在门口长时间守候领导至饭局结束。
+ P2 C- \% h0 D) h* H1 F1 Z1 ~" S0 P0 k
公车车号公开
0 a) a1 V5 ?( y# _/ T* _
4 Y4 X6 j% B" }& p6 X/ o8 { 至于公车私用——媒体掌握全港高级官员的公车车号,曾有官员开公车上班时顺路载孩子上学,下班时顺路停在路边到市场买菜,都被传媒迅速锁定、放大,最终道歉了事。; [- u! m" U# n8 ^( b) Y7 O$ Q
5 {: D$ O- Q" d1 `" g l4 X, q
事实上,很多时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是港府官员的习惯。让上述内地法官李从吃惊的是,一次赶赴原香港律政司司长梁爱诗以个人名义宴请的餐馆时,他发现,这位近70岁的老太太,香港前高级官员,是一个人坐着地铁前来赴宴的。
9 {9 o. w8 S8 O) |
$ p' n4 T: M( b9 V( b/ t$ q “公家”占了回特首的便宜
# b5 b' I @" v$ ]/ y6 q# F1 `
0 O( C% x& Q$ n; m( U 香港的公务出访也被要求一切从简。南方周末记者查阅的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的一份述职报告显示:该公署专员符合乘坐商务舱资格,但如航班飞行时间短于4小时,最好选乘经济舱;其余人员一律乘坐经济舱;酒店住宿费用不得超过出访津贴的60%。规定甚至细到乘坐机场接驳车、签证的费用不得由津贴支付。公署表示,这一原则与其他香港政府部门保持一致。# Z2 e1 ]; X) Y4 M, y5 v7 x
5 _, _$ u- J P
特首显然也不能例外。从已披露的特首公务开支账单来看,2008年,他为香港某驻旧金山办事处担任主礼嘉宾,机票费用一栏显示为零。原因是彼时恰好是曾荫权私人前往美国休假期间,反正特首也要付出机票,正好顺路办点公事。于是,“公家”就这么占了回特首的便宜。据《新民晚报》; j: ]6 m) 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