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初年,陕西蒲城某进士参加殿试时,大学士鄂尔泰问: “丰川安否?”该进士一头雾水,茫然不知所对,鄂尔泰笑曰:天下没有人不知王丰川,你是他的同乡,为何竟然不知道呢?该进士惭愧得无地自容。这王丰川名心敬,户县北街人,师承二曲先生李颙,是远近闻名的理学名儒、关学传人,也是竹径居主人王仲斌先生的直系祖先。他热爱家乡,安贫乐道,总督额伦特、年羹尧先后举荐他做官,他都坚辞不就,终生以讲学著书为乐。其《丰之山答友人》诗曰:/ X. x+ M0 Y$ t6 g1 o
丰之山,云飞扬。丰之壤,厥田良。
% K7 b4 X; e# }' G) I& F! e9 A 面山望云作圃场,舂稻剥枣供高堂。
* Y* h% J) @' c 供我高堂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
, x1 B7 G/ d' K' z/ m 丰之水,流悠扬,丰之俗,贻周王。
; v: m$ q% N' P% }+ a% h2 p" ] 南邻北舍无暴戕,友助亲睦美意长。
! v/ O5 B+ F& H 美意长兮子孙良,无不足兮奚所望?- p' n9 P5 A8 F* W' T+ S2 L4 Y
丰之山,云悠扬,丰之水,流悠扬。
A& w" ?( J7 L' N) r 结茅临水对山岗,合志同方诵虞唐。
# l: W/ d" c: h3 N& x: s 弹琴学道乐无疆,无不足兮奚所望?
* t* d. `7 T) i3 | 话说一中墨客、乒坛健将张一杰先生,对鄠邑软面情有独钟。听闻方夫人做得一手好面,涎水直流,立即大笔一挥,写下“室雅兰香”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托方先生送交夫人,只求换得软面一碗。这本是一桩雅事,可以和王羲之以字换鹅相映成趣,谁知方夫人公务在身,忙于扶贫,眼看年关接近,这碗面仍然没能到口。丁酉年腊月初三早上,一杰梦中醒来,突然想起字已送了数月,面却仍未到口,不觉感慨万端,于是,仿照《诗经》句式,在芝兰满庭群里赋诗如下:
6 t1 W& g# t4 _2 f( e. Q 芝兰之香,历久弥芳。悠悠软面,再袭我肠。; D" x+ h& F7 F6 x9 w# u3 J
我今来思,三九有九。面而无时,望断年光。* z! d& z5 h' m. f0 F' J( C
方先生看了这《诗经》版的大作,乃仿照汉乐府风格,赋诗作答:
5 U9 d) Y$ n2 j8 F9 C 中夜不能寐,起坐抚饥肠。暗怪为兄者,愧对芝兰香。
2 t- o( \ V) i+ Z; ^' C 念之复念之,心灰意哀伤。此情可珍重,来日如面长。
! x* s- B. ]* P% K8 r 寒假非为远,定当宿舂粮。
5 b' S1 d- G: M9 }- o3 m I 观沧海看到这两首妙作,不觉技痒,即兴凑成打油诗一首打趣:
( A, ]( D% N) ?+ p: U! B3 U$ f 物换星移又一年,未吃软面肚子馋。
2 I/ d+ m b7 `, K* K 一杰兄弟莫感叹,我家面味胜餐馆。4 i+ H7 w9 Z1 L6 h7 G/ u
一杰娇妻李婷婷美艳胜似电影《芳华》中的女主角扮演者苗苗。方先生揣知一杰舍不得娇妻擀面,赋诗戏曰:" g J& |6 U+ v" p" I6 [ M6 g
婷婷如苗秀,拥怀解千愁。软面何必念,红袖傲王侯。( Z) q0 ?1 u& d+ Z5 [
芳华还依然,春和可登楼。方嫂困国事,杨嫂解汝忧。) w C6 \5 m' A2 a
肖大侠觉得一杰思想有问题,赋诗曰:( b* n9 f9 T3 F; M
果腹容易填壑难,怆然之声在芝兰。! ?8 D9 o0 `) p+ e4 U: }
小弟若是真豪杰,自家厨房胜餐馆。& E) j: R2 {3 }$ q: {
晓雯女士最富同情心,赋诗曰:
% k# J! g% @& [+ m2 H8 v* U 芝兰之室馋虫满,一碗软面梦魂牵。
- P1 i' T* q t+ s2 N9 ` 邀盼方弟宿舂粮,涎水眼泪两涟涟。9 J7 v2 J: t- ]9 g; A0 L
高凤霞女士与一杰乃大学同学,见一杰求面艰难,吃面心切,心生怜悯,主动发声邀请到她家去吃,一杰却迟迟没有反应。才女李爱萍打抱不平曰:
. E* ^) E. p" ^, z8 @2 k 同窗相邀意浓浓,谁知一杰不领情。
1 P, _" K/ W9 v6 o# q( W 肖兄一语得中的,莫怪室友抱不平。
/ D, t+ J' H: w) F 观沧海和诗曰:! V- o) N1 ^, ]4 z3 d2 p* B
同窗四载情意深,屡次相邀不动心。
8 p6 T1 y9 H% V- | 区区一碗手擀面,厚此薄彼太伤人。
" F$ V8 Q: ~' \" O0 C 一杰答李爱萍女士曰:/ s" B0 H; X9 e9 `. R
美人美人莫瞎说,同室焉能操干戈。) V1 s+ X/ L6 v# S
帮我讨得面一碗,其乐融融唱山歌。
! k8 Y- C1 z4 g! _+ T 张月颖女士聪颖过人,知道方先生一拖再拖,全是托词,赋诗曰:7 O! Z$ p7 ]: v6 q/ i( C/ A# p
盼完扶贫等假期,其实方兄怜娇妻。
* |# L5 V1 x# H2 z' A" V' r6 I* ]: } 一杰写字又吟诗,只是钝知方生意。8 w7 @3 |/ S4 B; ]; P/ n$ \& a
才女施燕翔赋诗曰:
1 L* I7 x; T6 }/ w9 L 燕翔本欲梦周公,忽见同事诗意浓。
5 \$ q; F! f% Q 干面虽说筋又软,不及芝兰芳满庭。: T0 K+ `; {9 d5 Q* [
再说2018 年1月25日,农历丁酉年腊月初九,瑞雪纷飞,为天地增色。观沧海赋诗曰:
) _' C: U( b- U( | 雪前只道冬无景,雪落顿觉百媚生。
! t) d$ T9 y" t2 i( V; ^3 t 恰似东坡临赤壁,惊涛乱石得性灵。 W' h" {9 U: R# p2 l3 Q! m
又
/ q) G$ E3 O0 c. c! \1 l7 V: d/ G: P. g 一冬雾霾锁长安,极目不见终南山。6 r. z. H+ f# {' I/ Y+ d) R
白雪公主从天降,粉妆玉琢秀秦川。" z: i; `/ V; [, K" j3 ?# y. J
又
4 W% E- c/ Q. h. c) Q 望眼欲穿仙客来,梨花红梅一树开。
/ }: ?) Q* l& B l+ E) Q0 o 满地积雪君莫扫,人生难得大自在。
/ v0 F8 t* ~7 L- i+ U7 q; S 又
: S9 }0 i* k' W3 B2 x 碎琼乱玉遍地银,霾退尘消气清新。2 J1 D$ f, e, f
请君试向终南望,始觉造化美无伦。
0 A! r4 ?5 j& v5 f 眼看年关将至,为了满足张一杰的殷殷期盼,沧海邀约一杰、方会长、肖大侠等兄弟姐妹,品尝杨家软面,为方家软面预热。一行人踏着碎琼乱玉,来到沧海家中,夫人琴女士笑脸相迎,热情招待。于是,品水果,吃软面,拉闲话,笑语声喧,好不热闹。 方会长即席赋诗曰:
) D$ ^7 R' S" ~1 E$ [7 m 雪夜读书须闭门,红袖添香始可心。8 I$ L3 M6 ?" p8 L
雪日杨嫂一碗面,佳偶待我分外亲。% [2 c4 d/ C; O8 T
虽云秦人本嗜此,更因玉人过手芬。
. T+ ^: M/ g d( f; T* v 持盂慢尝悠然品,不负红粉细弹琴。
! S, ?0 R' ]3 t1 K% D+ D# S 方会长诗中的“过手芬”一句,隐含着一个典故。战国时代,曾身挎六国相印、贵为合纵长的苏秦,不得志之时,在家中也曾大受歧视。一天,父母过生日,混得有头有脸的哥哥献酒祝寿,父母交口夸赞:“好佳酿!”正在走背字交霉运的苏秦献酒祝寿,父母破口大骂:“酸酒!”苏秦的妻子见了,私下从嫂嫂那里借了一杯酒祝寿,父母又骂道:“酸酒!”她争辩说:“这是从哥嫂处借来的。”父亲斥责道:“再好的酒,你们这不行运的人一拿,就变酸了。这叫过手酸!”这则讽刺势利眼的故事,创造了一个俗语:过手酸。沧海曾就此引申,反其意而用之,将美女递交之物称为“过手香”。方会长的“过手芬”,正是对过手香的创造性运用!9 e$ J4 S" ?% Z5 d' }! S: ]# r
肖大侠诗曰:/ k6 I0 @% T7 G H
哥们四五人,吃面到贵门。4 u/ x! z4 T, {( e4 f% {
红袖玉人意,嬉笑留诗文。
7 h1 f. U& Y' f5 E 张一杰诗曰:
( h% Q! b2 g3 W% ? 满庭芝兰芳满庭,今日望兄家中行。
6 p$ k" @/ n% l3 I8 ? 一路笑语一路歌,漫随白雪舞轻盈。: u L3 q: e" P$ p+ Y
门开喜闻杨嫂声,恰似山泉伴铜铃。
r1 m. Q# T4 Q( P9 o8 F0 P 即此已知面味美,何劳东坡作多情。
1 i. W+ F1 M- u" e% S* U 观沧海诗曰:% ^' L# J# r0 U0 m
组团吃面四人帮,光临寒舍芝兰香。: k, _& i1 y' S
要问味道可满意?大侠三碗还喝汤。
+ U4 b; Q B: e. W2 N9 A 张一杰诗曰:1 p, G U' Q, X; ~: X( D
北风潇潇雪漫漫,前呼后拥聚杨轩。, S' h/ @1 l% y5 t
几碗油泼甲子面,一屋笑翻丁酉年。
8 K3 Y) r: ]* y 吃饱喝足窗前站,万水千山只等闲。
7 r8 T d; D& @% r! y' I 人生有情汤作酒,满庭芝兰赛桃园。& {/ k8 u$ m- N; ]& n
肖大侠诗曰:
7 v( B& S0 V. t1 N" q1 @ 人生有情汤作酒,一屋笑翻话丁酉。+ T3 @6 c6 [, l& i" R
敢问杨兄作何想,好酒到底有没有?
- i, R5 Z% l4 R 杨云女士赋诗曰:
% E: P- Z, g) t* S3 I1 S 酒逢知己千杯少,汤遇好友大碗端。: J; g' N$ Q. d# }. H6 s
面香情深醉丁酉,有汤无酒心不甘。
/ g: P; s5 L0 u# @) \( u 张一杰赋诗曰:5 c1 G+ g; c X) I" R! x5 J
扯面悠悠长又长,千呼万唤吃着香。# d+ C2 z1 F) F$ g8 y
诸君莫要为我急,方兄定当宿舂粮。
( W' f8 e1 W$ ?1 F. o 肖大侠诗曰:0 F/ n# t: }% _9 W# m! y! c+ u; k+ Z
人人喝酒端大碗,就怕醉倒在樽前。
' {; H* Y1 ~2 R( P/ ]7 S 小杯细品才怡性,诗文佳话香芝兰。
+ u/ D( U. j' f+ ]+ ] 观沧海赋嵌名诗曰:: [( A8 K" x" [4 ]8 w" p& {" p
丁酉腊八刚过完,诗文佳话香芝兰。
- t' S# I H; J3 A P2 {' U$ J 超尘脱俗追李杜,萧统再世编文选。
2 Y/ H" N2 s x- M1 f6 g 方会长、张一杰合诗曰:, v7 F9 B3 b" ]3 y
先留书法再赋诗,咥面之乐何可支?
: @0 \& v# N9 u2 ^3 E, z 安得东坡铜锣板,高歌大江东去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