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森林防火
查看: 1737|回复: 1

老牛力尽已多年

[复制链接]

1288

主题

129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862
发表于 2022-2-11 05:5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牛力尽已多年,
项破蹄穿只爱眠。
震旦城中粮草足,
主人何用苦加鞭?
元末明初,有个和尚叫“谦牧”。谦牧和尚颇有水平,在佛门也算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我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当过和尚,所以朱元璋对佛门的高僧也是比较关注的。
朱元璋知道了谦牧和尚的大名后,想要把谦牧和尚收为己用。
当帝王的人,总是想要把天下的人才都掌握在手里,就好像当年唐太宗唐看到新科进士们从端门列队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吾彀中矣!”
所以朱元璋想要收服谦牧和尚,完全可以理解。
当然,朱元璋也知道谦牧和尚这个人就像诸葛亮那种隐士,不是轻易可以收服的。
所以,朱元璋不只派出使者前去请谦牧和尚,还亲自写了一首诗送给谦牧和尚:“寄与山中一老牛,何须苦苦恋东洲。南蛮有片荒草地,棒打绳牵不转头。”
这首诗借物喻人,用老牛来比喻谦牧和尚。
诗的意思,是说山里有什么好呆的?赶紧出山帮我朱元璋吧,保证让你吃香喝辣的。
谦牧和尚收到信之后,也比较矛盾。1
要说出山吧,那是违背了谦牧和尚自己的誓言,不符合谦牧和尚的真实心声。一
要说不出山吧,人家朱元璋一片真情,给足了面子,拒绝朱元璋的话有点不近人情,感觉于心不忍。
稍微犹豫了一会,谦牧和尚决定遵循内心的声音,拒绝了朱元璋出山的提议。
但是,该怎么拒绝,必须好好措辞。
谦牧和尚想了一会,有了个好主意:“朱元璋写诗来劝我出山,那我也用诗来表达我不愿出山的想法。”
于是,谦牧和尚就写了一首诗,让使者带去给朱元璋:“老牛力尽已多年,项破蹄穿只爱眠。震旦城中粮草足,主人何用苦加鞭?”
和尚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也是借物喻人,用老牛来比喻和尚。
前两句是谦虚一下,说和尚年纪已老,贪睡犯困,就算出山也帮不了什么忙。
这两句诗有点像“退秦师”的“烛之武”的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当然,要应付朱元璋,光靠谦虚可不够。
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拒绝朱元璋,万一朱元璋事后报复,秋后算账,那和尚不是完蛋了吗?/
而且,光看这两句的话,朱元璋很可能认为和尚在说牢骚话。'
就像郑文公认为烛之武说牢骚话,赶紧道歉,赶紧提高礼遇,才换来了烛之武的帮助。
所以呢,和尚必须要让朱元璋明白,和尚没有发牢骚,而是真心实意不想出山当官。
那要怎么说呢?和尚就转变思路,拍拍朱元璋的马屁。
和尚说,朱元璋手下人才济济,实力强大,哪里用得着和尚呢?
就好像粮草充足,富得流油,根本不需要拉老牛去耕田呀。
也就是说,后两句诗巧妙的承接了前两句,用反问的语气加强了“不出山”的表态。
同时也让朱元璋明白,多一个和尚,少一个和尚,完全不影响大局。下次朱元璋就没必要来找和尚了。
可以说,这首诗虽然只有28个字,语言也是通俗幽默,但是内涵比较丰富,体现了和尚精通人情世故的一面,也体现了和尚“匹夫不可夺志”的坚定态度。
朱元璋看到和尚这首诗后,拍案叫绝:“好一个和尚,好一首好诗!”
朱元璋认为和尚的答复比较得体,没有因为和尚的拒绝而恼羞成怒,也没有继续强人所难。
从此,谦牧和尚能够在山中自由自在参禅悟道,不用担心朱元璋来找麻烦,妙哉,妙哉。

IMG_20220210_112534_edit_106913263228477.jpg

0

主题

57

帖子

349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9
发表于 2022-2-11 13: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