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新闻主编 于 2011-1-4 22:32 编辑 1 n; u$ |6 \# O0 f9 @
, V% n2 t8 \2 y# @; X9 r8 K9 @ 对年利润达数十亿人民币的比亚迪来说,294.66万元的罚金只是杯水车薪,但它击碎了中国本土公司超现实主义的梦想。% O9 H1 C+ U* s# D
/ C: q1 `! q& b- d G9 K 今年10月,国土资源部通报四宗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理结果,认定比亚迪在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有超过4300亩土地为非法用地,没收比亚迪在非法占地上新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并处以294.66万元罚款。8 Z# m' l2 o8 W# W3 j( c) \% f% P
1 l4 M1 J1 R. X1 M# B0 M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擅长营造光环的本土公司,受到的唯一来自官方的处罚。坦白说,这是一份迟来的罚单。在西方商界,正常的商业失误会得到资本市尝舆论等方面的多重指责。2008年,因技术故障,A380的三次延迟交付,如同推倒多米诺骨牌,引发空客公司财报亏损,股价暴跌及高层动荡;而近10年来,微软屡次食言,频繁推迟产品发布时间,被舆论讽刺为“延期上瘾”。
' Q/ q2 a/ M' W# w/ ]4 R2 n$ O6 I: `& l2 K% E' h
但在此次处理结果发布之前,比亚迪数次拖延新能源汽车上市时间,又大幅下调年度销量目标,种种承诺疏于兑现,其投资评级却由“持有”升至“增持”。 缘何如此?一个心照不宣的原因是:巴菲特旗下中美能源公司的注资,天然提升了中国社会对比亚迪的信任度。
4 H6 k9 {' f. m2 d, ^) {9 o o( k4 O. T6 \1 l. E
骨子里,中国政界和商界乐于把信心投注到比亚迪这类高速成长的本土公司。比亚迪大肆宣传股神投资,正暗合这一心理。三十年前改革开放的启动刺激了百废待兴的中国经济,在强势的西方资本和商业规则面前,人们急需超现实主义版本的本土公司样本,逐渐地,白手起家、自食其力、陡然而起的成长曲线、深受海外资本青睐,成为心目中“好公司”的标准。) R8 T$ j* H# [; U! j* c
% F& N0 c. h) J! n
无形中,这一标准与成熟商业社会的准则渐行渐远。空客和微软之所以遭受质疑,是因为在西方,诚信践诺与出色的财报数据在对公司的评价中同样重要。但在中国,“股神”足以成为公司失误的庇护,从财富到品牌。0 s+ f: |1 C9 b! W8 y$ n& r
2 l Q5 l9 W- |4 T 如今,非法用地的罚单导致这一山寨版标准行将坍塌。而摧毁的力量不仅来自罚单本身,还包括地方政府树立样板公司以展示经济成果这一模式的难以为继处罚通报中,还包括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处长、西安市政府官员、户县县长,镇长等10多名官员的问责名单。) @' d* [$ @# {9 Z! y. Y
' x+ e/ `1 A+ M, f' D4 {5 c 比亚迪户县二期扩建工程,被视为西安史上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这种诱惑不可抵挡,西安地方政府违规预征土地实属无奈,比亚迪这个GDP增速的标签,会在耗时数年的审批流程中褪色。
$ }4 C# P6 S, x' V- ?6 h7 `4 l# s: `4 U: G; t
事实上,类似情况在中国大陆普遍存在。本土公司无不借力地方政府对GDP的追逐,大举圈地,名目繁多。东软集团以教育产业名义申请土地,在诸多地方政府获得支持,是因其能满足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三个关键指标:教育普及,环保及GDP增速。即便东软将办学用地扩充为生产基地,但对地方政府来说,又何乐而不为?& P5 g' X& F* X8 }# E2 E7 y; t
) Q; g' d, k8 ?+ G% n
长期以来,通过在这种速成企业成长中扮演拔苗助长的角色,不仅可在就业、税收等方面促进地方经济,更重要的是,地方大员的政绩因此耀眼。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流弊之一,但另一方面,却也是199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经济博弈的逐步升级所致,是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独特现象。. J3 s0 {, U# y, f
7 p3 q% O5 o" f1 c7 F' R' S4 B g 中央政府也曾在疾速成长与可持续的平稳发展之间备受煎熬。此番国土资源部在土地违法案件中对地方官员的处理,其震慑力堪比肃整腐败之风。若不能持续如此力度监督,不足以遏制地方政府对GDP的顶礼膜拜,不足以纠正其对样板企业失去底线的追捧与迁就。对中国混乱的土地使用现状而言,这也仅仅是个曙光初现的开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