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 于京玄)昨日,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通过专家评审到2015年,陕西将成为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当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将达1亿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20亿元。未来5年,陕西乡村旅游将争取从浅层“农家乐农家饭”转型为深层的“上山下水体验乡村文化”。0 N! e' T* B+ F3 m
. l' g+ J* Z2 e% K6 ]4 U! r2 m
古村镇旅游方面要有所突破; C3 p9 ` h! n8 _# A3 ]
规划将我省乡村旅游区细分为优先、重点、突破三类发展区。
2 U, _0 D. A. o雁塔区、灞桥区、临潼区的相关农业示范园区将形成环形分布的西安近郊农业优先发展区,集田园风光、果品采摘和销售于一体。长安区周至秦岭北坡段的乡村旅游已初见规模,也将优先发展。
4 u. K' w* Y d3 u) C" ^1 j; N4 j: ]: }) I4 z1 A* H2 b- S
另外,作为重点突破发展区,我市西南部的古村镇面貌将在十二五期间有明显改观。这一区域中周至县东北部、户县中部、长安区南部是佛教和道教的集中分布区,民俗活动、庙会比较多。但目前保留原始风貌的古村镇比较少,发展较为缓慢。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打造甘亭镇、祖庵镇、秦渡镇等古镇,发展民俗宗教体验游、特色民俗民居文化游、古建筑游等乡村旅游项目,整体推销,突破发展。
4 |- K. E% L+ G. a6 g- z: n
9 E* i$ i5 v& Q a+ Z西安要做好旅游集散地准备
6 b m! M" `, K规划空间结构以大西安旅游圈为中心,那么十二五期间西安乡村旅游将实现哪些发展?以农家乐为例,规划旗帜鲜明地发出了“升级”的信号要依托秦岭优秀自然资源,把秦岭北麓的上王村、塘子村等村落,翠华山及朱雀森林公园等风景区,长安区沣峪广新园民族村等度假村串起来,发展食宿接待、休闲娱乐、农事参与等类型的农家乐,打造与秦岭名声相匹配的“秦岭人家”等16个农家乐品牌。 X3 L8 T/ h/ s' j
, Q2 E! E$ f7 w/ I: I3 @" {1 n0 ]9 a
; Z$ c1 {% `4 \3 @另外,记者留意到,规划重点打造的21条自驾游精品路线,其中20条以西安作为出发点和返回点,西安作为重要客源集散地,必须拓展升级客源集散、旅游服务、形象展示功能,更好服务游客。为适应这一要求,西安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内完成。
z B$ N Y6 G8 R, R$ G8 n ~" P" [% l# r9 @
十二五期间我省还将重点打造高陵县通远村、户县东韩村、蓝田县的汤峪镇塘子村等在内的100个具有重要影响和示范作用的旅游特色村,打造太乙宫镇、相桥镇、六村堡街办、哑栢镇等100个乡村旅游特色名镇,打造杨凌农高会、陕西乡村旅游节、西安“幸福生活天天游”等12个旅游节庆品牌。并将黄桂稠酒、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西安刺绣等19种土特产品和旅游纪念品推销到游客的背包中。8 m7 K `0 L% q" F, {* V5 ^0 r" U
作者:于京玄" M" A4 n" q: K2 \; c- y0 w7 C
(本文来源:西安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