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本该简单却复杂
7 M/ W! p+ u* f0 I$ i8 N 你愿意放弃一些原定的目标吗?人生中很多东西是可以放弃也值得放弃的,因为最后你会发现你所追求的不过是所有人都在追求的东西。3 m: ?7 H- ?1 H1 y
4 J. y( S" C) w- ^3 t 你觉得别人的生活对自己有参照性?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生活,邻居、同事、朋友拥有什么东西,所以自己就应该拥有什么东西。
& d$ E l/ V2 U/ x9 D6 T0 a7 g$ I7 X- [0 S+ T, e# j V* a
工作对你就是生命?工作对人来说不是道德要求,而是生存需要。工作不过是人们对空虚的恐惧,它能让你有认同、尊重、身份确认和社会地位而已。汉娜·阿伦特曾说:“未来大家唯一懂得、会做的事,就是工作。有什么比这更可怕的吗?”2 |7 f" w9 `1 \+ W( o- b3 a" A
/ V( e' v4 ]( S, _; _$ n 是不是觉得自己一定会成功?成功是什么?怎样成功?你要花多少时间和代价来得到这个成功?等你想清楚了这些问题再说。
0 F+ X c$ w' R# V0 C$ s3 Q4 ]/ Z8 ~& I v3 \
永远都在害怕危机?经济状况下滑并不代表天要塌了,它反而是一种契机,可以让你审视自己的生活,是改变生活方式的大好机会。就像马克斯·弗里施所说的:“危机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状态,只有处在灾难威胁中才能体会。”
# U, e% @( z; B* O
+ |9 K$ x$ N. W U# n$ s 你做每件事情都有目的?唱K是为了缓解压力,下午茶和正餐是为了交际,去健身房是为了身材,打球是为了健康……有没有一项活动是完全为了享受活动本身?
4 r0 K+ e! U: F* x6 I
4 \9 [& Q/ f" K 永远觉得很忙?觉得每天的时间不够用、不够睡,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如果不去,这个世界就停转了。真的吗?' G' s0 Z( b! n) C) ~8 C ~
, E" Q. O8 p2 e7 S
是不是觉得只要花了钱就是理所应当的?消费社会已经把购买变成一条道德免责条款,只要花了钱,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因为你买下了这个东西,所以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毁坏、抛弃它,而不需要感到内疚。没有人把浪费和资源消耗当回事。4 S- Q0 m, z* y& j H
% s6 ~/ a4 t5 [2 i/ l0 V3 \
有没有一个纯粹私人的爱好?收集某个卡通形象,看网络魔幻小说,养一只很无聊的宠物,修图……这些事情对你的工作、家庭、生活一点意义都没有,但它可以帮你放松,不至于让你觉得人生的每一分钟都必须有用处。$ i9 g- Y7 N/ T
( H" z9 R' [' S5 f9 i, y' q! _ 多久没有玩游戏了?我们必须明白,人类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是基于游戏般的好奇心,纯粹是出于兴趣,才发明出来的。$ f+ i2 [& s" V" }1 [. m/ y+ [0 r3 A
- h& Q2 s/ J1 q7 S6 Y. Z 只有购物时你才感到愉悦?维尔纳·桑巴特说,资本主义源自浪费的天性。实际上,消费主义让人类相信购物是最好的心理治疗。只有不停地买,人类才会感觉到自己的辛苦工作是有意义的,才会感觉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存在。7 [* R( A, w0 `! h2 }' ]; z( a
( }. L4 X9 d- z! E% ]+ f: X- O 你相信广告?某一栋写字楼里的某个4A公司某位仁兄在一个通宵之后突然想出一句广告语,然后你就对这件商品立刻有了浓厚兴趣,觉得它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u2 z2 `3 @7 d. _! M! o9 q4 C x
3 ^- s7 \8 F; G5 [' D7 R3 B. W; Q6 R6 \& d 家里的东西没有一样可以在10年之后不过时的?电脑、MP3、手机,这些电子产品在3个月后就过时了。服装、饰品这些也许可以维持一年。环顾你家琳琅满目的东西,它们被制造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快被淘汰掉。
6 Q( r4 r* N. e% P! i- ] h& c7 o! U2 T" c
你家从没有自己制作的东西?如果每个人都自己制作用具,那商业社会就破产了,它们当然不会让你这么做。但你自己真的从来没为自己做过任何一样东西?6 y: I) n" C. R3 M
% R1 p, l& O, Y 你是以大为标准的?房子要大的,车子要大的,液晶电视要最大屏幕的,冰箱要双开门大容量的,工作要进大的公司,读书也要上最好的大学。+ I! q: w4 O5 W, T7 a5 M: i
. h- t0 L. C. j6 g% u {
健身房比公园更健康?据说在德国,购买了健身卡却没有去的浪费金额一年有3亿欧元,相当于蒙古一年的GDP。商业机构并不关心这种浪费,他们只在乎把商业和机械化的生活不断推广给消费者,而不是让人们知道自然的环境更好。
5 V& K4 B8 F! Z4 L: w
7 p9 O: J# a5 d 旅游时去得越远就越有派?旅行的致命吸引力在于,它宣称那种异域情调和短暂放纵会让你觉得与众不同;实际上,旅行社向每个客人都承诺他们是与众不同的。最后的结果只是让旅客累得半死之后回来喋喋不休地向自己的朋友炫耀自己在旧金山或法兰克福的种种见闻,而这一切不过就是你住了几晚宾馆。
+ e* K5 a2 I$ s& ]4 f% ^" W7 \) e S7 T! ?* ]* u6 i2 i1 ^' e! b
汽车代表着文明?汽车、高速路、堵车、大规模地消耗能源,这一切都源自我们对汽车商推销策略的迷醉。在当下的语境里,汽车代表着先进、文明、身份认同、社会地位和基本人权,没理由去要求别人不拥有汽车,但你可以问问自己,你拥有一辆车真的只是为了交通吗?
1 c" _4 o# v: Q% c
4 o+ Z. S4 h8 z# M% X 资讯对你有多重要?我们能不能自己决定要欣赏哪些艺术品?听哪些音乐?看哪些书和演出?哪些文化事件和新闻是我们真正需要了解的?有多少只是为了跟人有谈资才拼命去了解的?资讯在现代社会一方面是为了你的“社交用途”而存在,一方面是为了安慰你“你没有被时代所抛弃”。9 ~/ n+ [: V$ w$ z2 c
9 l& |2 j' l& { k, }! U0 O 每天有多少时间对着屏幕?上班时对着电脑,下班后对着电视。再也没有一种工具能够像电视这样有效率地让人变笨,并且制造出一种集体幻觉:我们步调一致、我们口味相同、我们是现代生活的一份子。电脑和互联网则制造出另外一种幻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它们看似相反,实则一样,都是人类闭锁自己的工具。0 D7 d+ P" y1 Q8 Q/ Z
9 X( H+ L# M$ H: F8 K, _
确保自己可以随时被联系到吗?手机要24小时开机,网络通讯工具要第一时间在线,每半个小时刷新一次邮箱,每天要写一次博客。这一切努力都是希望自己能够随时被别人联系到、注意到、了解到,给自己制造出每时每刻都被人需要的幻觉。
1 {6 Y( b. R/ s
5 }' r% S4 A8 @ 独处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城市人总是害怕独处,每天都在找借口制造群居气氛,连吃饭时都要摸出手机来约人。并不是只有塞缪尔·贝克特才可以说:“独处的感觉真是美妙极了”,每个人都可以把独处当作是一次了解自己的机会。" [& T+ l B% q7 g( z1 g7 [/ \
G4 u5 R3 o* t+ c* e
你的朋友只有同事、同学?城市人的困境就是陌生人难以成为朋友,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就是要么同事、同学,要么纯粹工作关系。
) I7 z* @4 x7 j& o/ p/ e
( d9 G' J+ a; ~; x! n; |2 ]$ f6 o4 L 家庭或者友谊的维系就是每周一起吃一顿饭?很多人对家庭关系和友谊的理解非常简单粗暴——陪家人一周吃一次饭已经足够了;打电话给朋友的唯一一句话就是:出来吃顿饭吧;解决孩子的问题最方便的就是买东西给他。
0 i8 J. {$ I+ D+ V9 E3 {: D
( M d8 i# S+ k4 ~( Y7 U$ ]& O7 w 你多久没有问过自己问题了?是不是一直都在just do it,却从来没有时间思考过
# r7 u; C1 ]' { v7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