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随着网络的日益飞速发展,为全人类建构起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在这个空间里也有它的黑暗的一面,网络诈骗犯罪正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随着这一犯罪手段的日渐猖獗,许多骗子纷纷把目光转向涉世未深的学生群体,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击,打击不法活动,另一方面,就要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范意识和识破诈骗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朋友而言,要学习一定的防范网络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网络诈骗的基本能力,遇到实际问题,忌盲目,多思考,千万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为了同学们年底学习和生活的安全,我们特别提示大家防范诈骗。为了帮助大家识破一些网络诈骗,我们在此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诈骗类型(共8类17种手段),供各位朋友们学习参考。
7 ?) j- x) U% u/ k9 |3 x' h2 B% [4 c& O# Z7 }% O4 h! m K
一、利用QQ盗号和网络游戏交易进行诈骗
- e# q- y' [: q" M. N3 V' s9 r' P 1、冒充QQ好友借钱。骗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户密码,然后张冠李戴冒名顶替向事主的QQ好友借钱,如果对方没有识别很容易上当.大家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摸清对方的真实身份.需要您特别当心的是一些冒充熟人的网络视频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盗取图像的方式用“视频”与您聊天,您可千万别上当,遇上这种情况,最好先与朋友通过打电话等途径取得联系,防止被骗。
! W1 O+ a f( ^: ? 2、网络游戏装备及游戏币交易进行诈骗。伴随网络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虚拟网络游戏的诈骗案件不断增多,常见的诈骗方式一是低价销售游戏装备,犯罪分子利用某款网络游戏,进行游戏币及装备的买卖,在骗取玩家信任后,让玩家通过线下银行汇款的方式,待得到钱款后即食言,不予交易;二是在游戏论坛上发表提供代练,待得到玩家提供的汇款及游戏账号后,代练一两天后连同账号一起侵吞;三是在交易账号时,虽提供了比较详细的资料,待玩家交易结束玩了几天后,账号就被盗了过去,造成经济损失。& s. g3 E: A4 `, y; K' Z
3、交友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网站以交友的名义与事主初步建立感情,然后以缺钱等名义让事主为其汇款,最终失去联系。
% |! q4 d1 M5 M) ^: I6 h! C 二、网络购物诈骗4 v- W; e$ n1 S/ x/ X$ n: j
是指事主在互联网上因购买商品时而发生的诈骗案件。其表现形式有以下6种:3 r1 x2 |7 P6 \: e1 D
1、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 m5 L3 }- j8 J( F* f7 J( { 2、假链接、假网页——骗子为事主提供虚假链接或网页,交易往往显示不成功,让事主多次往里汇钱。- u* b+ q0 @/ K& l6 l& g* r
3、拒绝安全支付法——骗子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网站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谎称“我自己的账户最近出现故障,不能用安全支付收款”或“不使用支付宝,因为要收手续费,可以再给你算便宜一些”等等。' f; l4 q1 Z `/ t7 r4 |
4、收取订金骗钱法——骗子要求事主先付一定数额的订金或保证金,然后才发货。然后就会利用事主急于拿到货物的迫切心理以种种看似合理的理由,诱使事主追加订金。
; X* l) [! u0 l* I; X 5、约见汇款——网上购买二手车、火车票等诈骗的常见手法,骗子一方面约见事主在某地见面验车或给票,又要求事主的朋友一接到事主电话就马上汇款,骗子利用“来电任意显软件”冒充事主给其朋友打电话让其汇款。) Z* C7 X1 z6 A) G) V4 Q: l
6、以次充好——用假冒、劣质、低廉的山寨产品冒充名牌商品,事主收货后连呼上当,叫苦不堪。9 v* u# _7 t( t5 m# ]- ]
据调查,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受过高等教育的网民是最容易受到这类不法侵害的,尤以大学在校生和公司职员为最多。此外,喜欢上网,对网络世界有一知半解的中老年人,也可能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 f; d7 t3 Z( H& k9 c. z
三、网上中奖诈骗
0 U& w9 |% p! ?0 I 是指犯罪分子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互联网QQ用户、MSN用户、邮箱用户、网络游戏用户、淘宝用户等发布中奖提示信息,当事主按照指定的“电话”或“网页”进行咨询查证时,犯罪分子以中奖缴税等各种理由让事主一次次汇款,直到失去联系事主才发觉被骗。当您登陆QQ或打开邮箱时是否会收到一些来历不明的中奖提示,不管内容有多么逼真诱人,请您千万不能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谓的咨询电话或网页进行查证,否则您将一步步陷入骗局之中。
f+ x( p+ N9 o3 G 四、“网络钓鱼”诈骗: T1 J! [: ?( h- [
“网络钓鱼”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互联网站进行诈骗活动,获得受骗者财务信息进而窃取资金。作案手法有以下两种:
7 a4 U/ Y" y$ D G 1、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不法分子大量发送欺诈性电子邮件,邮件多以中奖、顾问、对账等内容引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
: u; K8 N) A% R. c" m. c 2、不法分子通过设立假冒银行网站,当用户输入错误网址后,就会被引入这个假冒网站。一旦用户输入账号、密码,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窃取,账户里的存款可能被冒领。此外,犯罪分子通过发送含木马病毒邮件等方式,把病毒程序置入计算机内,一旦客户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其账号和密码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所窃取,造成资金损失。0 q4 |! Q8 l8 M s- v$ k" j
3、网站声称把你写好的论文推荐给某些核心期刊,优先安排发表。按网站要求,先交50%的论文发表订金,在你交了订金,把文稿寄过去后,就石沉大海、论文不能见刊不说,订金也白交了,哪里还能要回来?+ l4 v3 w/ s3 @
4、嫌疑人在网上设立与知名杂志同一名称的虚假网站,给受害人发送其文章可以在网站录用的函,并给予其帐户,以让其向指定的帐户汇入版面费为由进行诈骗。4 M4 `8 g [4 p$ m4 V& c- \
面对以上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手段,作为大学生群体应该如何有效地识别、应对和防范?别着急,警方给您支招:
5 i" O. ]+ `! f9 ?( {4 R0 w# W0 d 当您在网上遇到骗子后,您该怎么做?
7 }. q+ s" z; ?; a4 J 1、不要主动与对方联系,拨打所谓的咨询电话,这样只能使您一步步上钩。
2 l5 p" x" }8 \8 v) g, n4 R 2、不要过分依赖网络,遇到有人借款,要牢记“不决断晚交钱,睡一觉过一天,再找亲人谈一谈”的口诀,比如对方要求你现在把钱给我寄过来,你就记住不决断晚交钱,说等一等,明天再说;第二句话“睡一觉过一天”是说一般睡一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都明白了,当时觉得比较晕,叫忽悠,睡一觉就好了;最后是找同学、室友、亲人谈一谈,大家聊一聊。有这三句话就保了三个险。
) o( D4 e0 n- g! b$ X' ? 3、一旦发觉对方可能是骗子,马上停止汇款,不再继续交钱,防止扩大损失。$ }2 F% y& e1 D$ \0 t' n
4、马上进行举报,可拨打官网客服电话、学校保卫处电话、当地派出所电话或110报警电话向有关部门进行求证或举报。; x& |$ ] B9 o# i; ?9 n. z7 C
; @" s+ P7 u$ d- K/ p$ n3 @ 警方提示:提高警惕,严防上当。/ d- Z' o; l- q' s7 G% M& f
1、不贪便宜。虽然网上东西一般比市面上的东西要便宜,但对价格明显偏低的商品还是要多个心眼,这类商品不是骗局就是以次充好,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受骗上当。( g, e: m7 ^- y, ^) p
2、使用比较安全的安付通、支付宝、U盾等支付工具。调查显示,网络上80%以上的诈骗是因为没有通过官方支付平台的正常交易流程进行交易。所以在网上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看、不嫌麻烦,首先看看卖家的信用值,再看商品的品质,同时还要货比三家,最后一定要用比较安全的支付方式,而不要怕麻烦采取银行直接汇款的方式。! e! U! ^3 ?) y0 s. J
3、仔细甄别,严加防范。那些克隆网站虽然做得微妙微肖,但若仔细分辨,还是会发现差别的。您一定要注意域名,克隆网页再逼真,与官网的域名也是有差别的,一旦发现域名多了“后缀”或篡改了“字母”,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了。特别是那些要求您提供银行卡号与密码的网站更不能大意,一定要仔细分辨,严加防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 T5 z }' O$ M2 I' X
4、千万不要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如手机监听器、毕业证书、考题答案等等,要知道在网上叫卖这些所谓的“商品”,几乎百分百是骗局,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更不能参与违法交易。7 Y7 b5 Z8 q" e9 `5 L. g3 X
5、凡是以各种名义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请不要轻信,也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人。你的财物一定要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不要交给他人,特别是陌生人。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5 ~- O$ h! t# P3 B6 m
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网络诈骗,正以诡谲多变、防不胜防的态势侵入我们的生活,树立牢固的安全观念,常备警惕之心对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 q; O# \5 i4 Q, _# W8 e: l 其他应采取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还包括:
4 c3 m4 ^3 E; ^! V/ s; Q 一是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经常升级;
, V( G. c0 f0 P$ V9 w/ n 二是注意经常给系统打补丁,堵塞软件漏洞;* L: e7 I! j8 ]9 K/ B3 @5 L
三是禁止浏览器运行JavaScript和ActiveX代码;
0 f, J; Q; W* Z8 x6 R L7 r' s3 W 四是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网上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不要打开msn或者QQ上传送过来的不明文件等,加强对各类QQ病毒的防范和清除措施。
+ {4 E; x8 ]7 ]/ B7 I 最后提醒大家,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最终的核心或者是共同点都是一个骗字,只要同学们多加强预防心理,多提高一些警惕,多留点心眼,就一定会发现狐狸尾巴。
( w& R! i6 @: U M%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