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森林防火
查看: 2480|回复: 0

朝花夕拾: 清明节

[复制链接]

24

主题

24

帖子

286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869

新人进步奖

发表于 2010-8-26 21: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的清明节是清明节作为国家法定假日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踏青和荡秋千。儿时的清明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老家是在秦岭脚下西安郊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我们生活在农村,天天在踏青,所以踏青是古时生活在长安城里的王孙公子的雅兴和现代都市人追求新鲜的一种消遣。我的儿时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农村很少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所以清明节荡秋千就成了给大家带来极大快乐的一件事情。村民们首先要在村子中央树立一个秋千架,材料用的是干农活用的绳索和木杆,秋千架拆掉以后这些材料还可以用来作农具。荡秋千可以是单人荡,也可以双人荡,比谁荡得高。祭祖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举行。我们的村子很小,在解放初只有三十多户人家,清一色姓李,是同一个祖先的后裔。村子有一个祠堂和一片公坟。寒食节那天由村子里辈分最高的年长者主持祭祖。祭祖的仪式我现在记不清了,但是有一个环节对我印象很深,就是族长先要洗脸净手方可祭祖。洗脸净手也是象征性的:在公坟前摆放一个脸盆架,脸盆架上面放一只铜脸盆(当时农村里没有搪瓷脸盆,更谈不上塑料脸盆),脸盆里有一条白毛巾,但是里面没有水,族长用毛巾模拟着干洗了手和脸以后才可以祭祖。公祭是在上午进行,村子里每家的男人都要参加,女人是不允许参加公祭的。公祭结束后,参加公祭的人可以领到一个白面馒头,这对当时的儿童来说是最好吃最想往的食品了。下午是每个家庭分别去自己家的坟地进行祭祖,修整坟头,烧纸祭奠,有时还在坟地里栽上几棵树。坟地对于我们当时农村的小孩来说是经常光顾玩耍的地方,我们在那里挖野菜,采桑葚,玩做迷藏,看大人们在那里赌博赢钱。公社化以后,坟地里的草地和树木全部被毁掉变成了农田,只剩下一些坟头了。
寒食节祭祖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当年晋文公重耳流亡各国,介子推跟随其后,曾经为重耳割股充饥,但是当重耳执政掌权以后分封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时,却偏偏忘记了对他有大恩的介子推。当重耳想起介子推时,介子推为了躲避重耳请他出来坐官,已经带着他的老母亲隐居在绵山里。重耳请不出介子推,就想以放火烧山来逼迫介子推下山,但是介子推还是坚辞不出,和他的母亲一起被烧死在山里。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命令每年在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不能烧火做饭,只能吃冷的食品,叫做寒食节,并把介子推死的地方叫做介休,在太原附近。介子推的这种愚忠和清高精神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现代人却是不会接受这种思想的。寒食节和清明节相连,所以现在许多人只知清明节,却很少知道寒食节了。不过我们老家农村的农民还是在过寒食节,并且有一句谚语:“不过寒,不脱棉”,说的是寒食节不到,不能脱掉棉衣,否则就容易感冒。
最有名的和清明节有关的唐诗莫过于杜牧的那首七言绝句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出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过1976年清明节前后,全国人民为了纪念周恩来总理的逝世,自发的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写下了许多纪念诗篇,其中最有代表性一首诗的是:“欲悲闹鬼叫,我哭豺狼笑,洒血祭雄杰,扬眉剑出鞘。”。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其实是全国人民对10年来倒行逆施的文化大革命强烈不满的总爆发。我想1976年的那次天安门事件给清明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赋予了新的革命的含义。
2008/4/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