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徒步活动的步法及行走技巧
# Q, |& G3 [' n4 f% ^6 Q! W- o/ L9 ^9 }/ N2 [% p9 c" D0 x5 V4 z7 h
呼吸与步行的配合是重要的徒步技术,尤其是在背重装上坡时。在上坡起步时,一定要放慢脚步、接着要遵循吸一口气,踏一步、接着吐一口气,再踏出一步的法则上攀;倘若依此规则上攀陡坡数步,即感喘不过气来,则应将步代缩短,然后断续遵上述的呼吸步伐;如果一开始行走陡坡2、 3个小时都不必休息和喘息,就代表您己经成功这调气步法了。当然在爬更陡的坡,背更重的背包时,则需一吸一吐才往上移动一小步的方式前进;另外,提醒你,吸气时需用力的深呼吸,如此不但供气可以增加,调气也能做的更好,高山症发生的机率也会降低。
8 n9 S- U' V+ n$ L& b# d2 H' O _: N% B" t x$ [0 z) l- K
二、休息步
) Y: f* z. \5 i- ^$ k
. A/ h8 Z7 A. h+ M3 P) z 这步伐是每上一步时,后边的脚一定要打直,只有将大小腿打直,体重和推力,才能完全由腿来支撑,如此才可以让大小腿肌肉,得到些许的休息;反之,膝盖从未打直,当然肌肉容易疲劳过度,甚至发生大腿抽筋。
2 F2 g/ R9 L C' k! u, [, M3 h# W+ Y0 v# d0 a+ P- x1 I8 X
三、上下碎石坡的步法
% ]1 w% l2 t3 N. o h5 w2 @6 b7 {6 w5 [4 y; u
上下不太陡的碎石坡,需将鞋底完全接触碎石坡斜面,如此才能利用最大摩擦力,容易而省力地行走于碎石坡之上;若因害怕跌倒而采用横行步伐或用脚尖用力沟,反而很费力,若遇较陡的碎石坡时,可借助大小腿之力,将鞋平推入碎石坡,或推出一踏足平台才上移;下坡则可利用脚跟下踩的力量,让碎石坡出现一踏足点后,才继续下移步伐。另外也可利用山径上的石块来走上坡或下坡,让自己如行于平坦地面般舒适,这也是另一项实用的步伐技术;但在利用石块时,要踩在重心的位置,不然很容易造成脚踝扭伤哦!倘若您能勤加练习,后来连会滚动的石头,也能助您行走自如。
% r* E5 h% ?& n* P% i* N5 U. U6 ^( q/ x- H! E, J
小帖士:, r( \% J; b2 @5 G: L' ^
. g1 ~' b6 |% N$ u* U
水泡处理法使用, q6 V: Q9 |4 O- K
8 J1 W3 K1 c& P) J1 D& a# ~
徒步活动后常发生脚起水泡的情况,这里介绍一个受用的医疗方式,把魔术贴布(Moleskin)剪下比水泡大 3 倍面积,再将贴布中央剪一和水泡相同大小及形状的洞,套贴在水泡外围,如此垫高水泡四周,才能让水泡不再被摩擦,当然就不会再被伤害,接着才用3M透气纸胶带封住水泡及加强固定,经此处理后,疼痛就会慢慢好转。当您行走山径时,只要发现脚有任何一点不适或疼痛,就该停下检查;若还没有长出水泡,则赶紧将疼痛的部位贴上3M透气胶带即可;若已长出水泡,应立即使用Moleskin魔术贴布处理,便能立刻行走自如。提醒读者,有水泡产生不要将其刺破,容易被细菌感染。
4 A& r* G: P, w# N2 w* G
; h! ~4 N8 \6 |. [2 u1 S3 f$ Y, D( ]+ r4 u* C* [' }. x
; I0 k# g/ m; G+ J- ?
| 6 T8 F* Z& s h# U
& g3 Q# m! t( s. ]' P# {
/ K3 [) u$ S, c6 n.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