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后由 任之 于 2013-5-26 08:22 编辑 
 
  % z/ r: }0 M9 n& A      在人生礼仪中,生儿育女是家庭和家族中的一件大事。陕西农村妇女怀孕叫“有喜”,生子叫“添喜”,关中一带把产妇叫“月婆”,把婴儿叫“月子娃”;陕南把产妇叫“月母子”。产妇坐月子都有约定俗成的礼仪。
! |( N! D- m" p; U* j( [$ U  报喜:产妇分娩后,父母首先要记住婴儿诞生的时辰,一两天之内,丈夫首先要向娘家报喜。旧日报喜时生男生女还有区别,如在渭南地区,报喜时带酒一壶,上拴红绳为生男,拴红绸为生女。女婿临走时,娘家用红布包几个圆形烙饼( 托托馍),象征“给婴儿带奶粮”。
. l3 S5 G! X$ z  三朝礼:婴儿出生第3天,娘家人去探望坐月子的女儿。关中一带多是带红糖、鸡蛋、点心等食品,表示对女儿的祝福和关怀。陕南汉中一带流行送“四喜礼”,包括婴儿的衣、袜、鞋、帽和一对鸡、2斤红糖、3对猪蹄、40个鸡蛋。三朝礼始于唐代,所谓“三朝与儿落脐炙囱”,指婆婆或接生婆要检视婴儿脐带剪痕,为婴儿洗澡换衣,所以陕南等地叫“洗三”。华县一带娘家是第10天会同亲友看女儿,这时带的传统礼品是婴儿穿的衣服和100个饦饦馍。陕南汉中一带,娘家在第7天要送“月月米”;即一斗米和一些鲜菜,当地民谚说“添喜进口,增粮满斗”,“月母子吃了娘家粮,孩子不把舅舅忘”。此外,还有做20天的习俗,亲朋好友纷纷探望产妇,带有给婴儿的衣料和给产妇的食品。产妇一家必设酒宴招待。
# i7 D0 V/ `& k  撞干爹:婴儿满月后要剃头、换衣,父母抱着婴儿出门去“撞喜”。如遇到第一个人是成年男子,就拜他为“干大”(关中称爹为“大”);碰到成年妇女,就拜为“干妈”;碰到老汉拜“干爷”;碰到老妇拜为“干婆”。碰到的第一个人,不问生熟或穷富都拜认,并请到家里坐客。3日后再备礼品,抱上婴儿登门拜访。被拜者设酒款待亲家,并赠给婴儿衣帽等礼品。从此两家结为亲
# L. k: a2 q' \# g- O家,逢年过节礼尚往来。拜干亲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祝愿和厚爱,民间相信“双爹双娘,福大命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F  T) {1 y% @8 d# M9 A! K& ]6 ]
  做满月:婴儿出生一个月,礼仪更隆重,至亲好友纷纷登门祝贺、送礼。渭南一带娘家要送虎形馍,希望婴儿健康成长;宝鸡一带娘家要送“曲连馍”,就是大小不一,中间空的圆形蒸馍,祝愿婴儿长大后生活美满。舅家送的曲连馍特别大,扶着婴儿从中间通过,祝愿婴儿平安度过难关,顺利成长。过去,还兴送长命富贵的项圈。办满月时,主人要招待所有的来宾,除了烟、茶、
, k% ^. S$ I+ j- s0 ~, x酒等还有助兴活动,如唱戏、演皮影、看电影。到了百日,行“百岁”礼。
+ z: N( A: N5 Q; D: n' q; p2 X6 J2 A8 R  产房禁忌:妇女分娩后,通常在产房门上挂一红布条,表示一月内忌讳生人人内。特别是孕妇、寡妇、带孝的人,怕他们带来不祥,使产妇断了奶水。其次,忌讳带铜、铁金属器皿进入产房,忌讳把产房内的东西外借。在坐月子期间,产房忌阴、潮、冷,产妇忌吃生、冷食品。
, Z! V9 g2 t  @$ ~5 [. I3 ?4 K8 w$ a; g( I! Q$ c
5 ]( Y/ X6 X3 {1 R" \, y  6 n6 k/ {. f2 s4 T  : p  Y1 w) t. F! Y- Z" b
0 V# ?) n. v5 H  0 ~& y. U& |( V9 @, ]
% }7 c1 [& A( |.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