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7 09: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问题:+ J M! p1 h+ H; o
) B& J8 x, A7 |2 j# w( \
企业和政府表态现微妙差异
2 f& R2 f; z+ G1 h
) J: o8 x6 W' h2 S( ?9 @* x昨天,郭台铭亲赴深圳专门处理自杀事件,同时从台湾带来了数十名记者。而这个一直被视为相当神秘的厂区,也首度大规模对媒体开放。
, A. z1 L- J' m0 c' H/ t9 u1 {7 N7 `+ q3 T# F7 v" T
富士康同时还举办了“第三届海峡两岸心理暨社会学专家团调研座谈会”。在座谈会现场,郭台铭向媒体记者深深作了三鞠躬,恳求媒体多做正面报道,不要对自杀事件进行猜测和恶性渲染。* _2 ? A7 A# m6 l" {
2 t, `% E+ y" d( [
不过,郭台铭表示,并没有把握保证不再出现类似的员工跳楼事件。8 c f- m! ~; V: [* F3 A
1 x/ `% w) x7 G4 e. o# ` q程天纵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富士康的企业管理模式在未来并不会因此进行重大调整和改变,因为制造业的流水线生产现场需要纪律和监管,“我们需要改变的是对待员工的管理态度。”
, o' b2 P6 e" n; D/ O# o
- U9 @+ \, B( f; M' j. z" I郭台铭称,公司一年多前就注意到员工在工作压力下情绪会受到影响,所以当时就成立了员工生活关爱中心,以及关爱中心网络平台,当员工有心理压力就可以上网登记、登录,并有专人协助处理。
/ ?/ W4 x1 _2 V5 b$ l& m7 U' A% D Q9 q7 l, {" T2 a0 A
对于外界的批评,郭台铭表示,富士康在深圳约有45万名员工,全大陆有78万名,应该要科学地看待自杀问题,要从大陆整体来比较相关数字。他称,自己曾经询问有关专家,富士康员工的死亡率在正常线以下。
5 o8 \/ n- t+ F- s" I' A2 k: \& _; v) a o2 l
参加座谈会的两岸心理学和社会学专家,就富士康员工死亡率也表达了类似看法。
7 R' b6 s! j: y5 Y( a( u& t4 k: O9 V/ `5 C3 F
深圳市政府26日也举行富士康跳楼事件说明会,李平在会上表示,富士康发生的员工连续坠楼事件,是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转型期出现的特殊问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涉及员工个体、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情况比较复杂。9 ~# l% o+ j" ?$ y
% g& d) n7 |5 \6 V2 R" X
李平说,从个体来看,这些员工大多属于“80后”和“90后”,思想观念不成熟,涉世不深,经历磨炼不够,心理比较脆弱,对情感纠纷、环境变化、工作生活压力调节能力不够;从企业来看,富士康集团40多万处于相同年龄段的年轻员工聚集在一起,加上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容易使一些问题和情绪产生“叠加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