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森林防火
查看: 2413|回复: 1

杨利伟:发射瞬间痛苦难忍

[复制链接]

777

主题

115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45

优秀版主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论坛元老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职业作家知名作家论坛精英

发表于 2010-5-10 10: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利伟出自传揭太空飞行细节:发射瞬间痛苦难忍; {$ ]& \2 b2 \6 y/ L
  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杨利伟耗时两年完成自传《天地九重》,首度揭秘中国人飞天梦背后生死时速的秘密, E9 J! G& |/ a7 g5 [/ A
  近日,“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耗时两年亲笔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由解放军出版社推出。杨利伟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 c! \8 S+ S- O8 g
  杨利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少年最初的梦想竟然是做一个火车司机,而在飞天过程中,杨利伟经历了数次生死考验:飞船发生剧烈的共振返回黑障中,高温的飞船出现裂纹,落地时被麦克风菱角划伤……( \  k5 U8 C" @# T  B# \
  本专题采写及图片整理 记者 吴波& W2 t" c0 ^( s1 X- h
  少时梦想:要做火车司机! W. h9 m3 b6 i1 U; e9 I) F
  杨利伟的文笔生动、朴实、流畅、大气,既有对故事的生动描述,也有对自己的感觉、感情的细腻解剖。他的父亲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杨利伟小时候非常爱看书,他写过一篇作文《我见到了周总理》曾入选了作文集。: W5 R& c/ {) p9 d
  《天地九重》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从中,我们可以读到:他在太空飞行14圈,经历了地球上14个昼夜,看见了怎样的太空奇景以及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痛苦,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 |& A# k* C' J( j% ]) X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镇。爸爸杨德元、妈妈魏桂兰同在镇里一家中学当教师(爸爸后调到县土产公司)。小利伟自幼比较文弱、性格内向、缺少胆量。为了改变小利伟的性格,每年寒暑假,爸爸有意识地带他去爬山、到县东六股河去游泳。秋天,带他去大山里爬树采摘果实。从此,小利伟竟对探险及运动有了兴趣,常常同伙伴跋山涉水野游,登狐仙洞山探访狐洞、寻访古寺遗址,寻觅传说中的“链锁地井”。看完《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鸡毛信》等战争故事片后,他央求爸爸帮助同班的小伙伴赶制了红缨枪,毛遂自荐当上了儿童团长。而看了《铁道游击队》后,他就一直梦想做火车司机,却没想到后来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 C( U& t2 r% |$ f- q, z
  1983年6月,在他高中三年级的时候,空军招飞人员要在当地应届毕业生中选拔飞行员,而从小就有从军梦的杨利伟第一个到选飞报名处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经过严格的选拔、考察、体检、面测等程序,18岁的杨利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的一名学员。
- k2 ~) X1 Z- z  1992年夏,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竟然将战机开回了基地,因此荣获了三等功。
1 r! f  j5 b; t- W8 n8 I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r6 D  r7 g% l
  杨利伟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几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8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火箭和飞船总重达到487吨,当推力让这个庞然大物升起时,大漠颤抖、天空轰鸣。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压力在渐渐增加。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我的身体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还是这个新的振动要叠加在大约6G 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我担心的意外还是发生了。: g, D4 S% T, V
  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个难受的过程。我们的工作人员研究后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之后改进了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神七’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 ]: H5 h! _9 `" F. Z  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时,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 w( K+ T0 L; `5 h, N
  回到地面后,我看到了升空时传到地面大厅的录像。当时大家安静得不得了,谁也不敢吱声,因为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一动不动,甚至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3分20秒,在整流罩打开后,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我看到有些白发苍苍的老专家,盯着大屏幕掉眼泪,哭得像个孩子。”, {% u, _( F) Q/ U, G! s
  归途:飞船玻璃高温现裂纹+ r; b* f. p8 _) }& H3 U
  杨利伟说:“着陆时巨大的冲击力,因为麦克风有不规则的菱角,让我嘴角受伤,要是在颈上,后果不敢想象。后来神舟6号改进了麦克风,全用海绵包裹。# p$ k: g5 w  K: N5 n6 ]
  2003年10月16日4时31分,我在飞船上接到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返航命令。 6时04分,飞船飞行至距地100公里,逐步进入稠密大气层。这时飞船的飞行速度很大,遇到空气阻力,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种情况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应付自如。* F7 {5 c* u) W3 u
  让我紧张以至于惊慌另有原因:先是快速飞行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通红的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它就开始剥落,它剥落的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我知道这个原理,看到这种情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接着看到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块一样,眼看着它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摄氏度的超高温度。
2 i& E6 t$ Z1 l; B1 i0 B  当时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嘛,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条裂缝,然后高温就让航天器解体了。现在,这么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1 v$ {2 A3 w9 S5 ~9 H" z1 S8 k/ b4 G  先是右边舷窗出现裂纹,等到它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着头一看左边的舷窗,它也开始出现裂纹。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了:哦——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这种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不高。
$ A/ T& T& |9 J0 p  回来之后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为什么两边不一块儿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的不是同样的材料。以前每次做飞船发射与返回的实验,返回的飞船舱体经过高温烧灼,舷窗被烧得黑漆漆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这些裂纹,而如果不是在飞船里面目睹,谁都不会想到有这种情况。”* W7 m- j0 y3 |% C- F& a, ~! [  l" o3 U
  遗憾:没在太空拍下台湾
; s" |: b% m, D1 {- E" e& e, M8 k  杨利伟表示,“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我屏住呼吸,久久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激动得不得了。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 Q9 z, ~# E7 \. h7 O% ]
  我看到的一切证明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成功,我认为我的心情一定要表达一下,就拿出太空笔,在工作日志背面写了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以此来表达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0 j$ f/ b/ `' u, D2 ~4 I8 _  写这句话,事前并没有设计,我因为太激动了,而且是在真空中用特殊的笔写的,字就写得很潦草,写完之后,我立刻拿到摄像镜头前让大家看。我想把自己的骄傲和喜悦表达出来,和全国人民一起分享激动的心情。3 k6 b7 @3 R( f# t. z  @
  返回地面后在香港访问,曾有人问我:你在太空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上帝?我就说,我看到了——全国人民就是我的上帝。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是祖国和人民送我上天,祖国和人民是赋予我使命的‘上帝’,也是给我力量和勇气的‘上帝’。在太空飞翔最喜悦、最激动的时候,我想到的,就是祖国和全国人民。& c. N; W9 x* u' z; t' D
  大家每次从地面上看到镜头里的我,都是在坐椅上报告或操作,其实,这是个误解。我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舱内自由活动着。神舟五号绕地球一周用时90分钟左右,因为测控点数量的原因,累计只有15~20分钟能够跟地面联系,地面才能看到我。其余70多分钟,地面看不到我。
) c' i& g4 p" c. W  仔细想来,的确有不少想做的事没有做,有些资料没能全面保留。像到了黄河、长江以及到了台湾上空,我想好好拍下来,但这时正做别的工作,就想着下一圈去做,但往往又错过了。”, u+ D1 g! v5 i8 z- ^$ ^
  首曝宇航员菜谱
- D6 H; s" I+ E5 I  杨利伟表示,“我们这一代航天员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将有机会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飞天梦。1996年初,我在青岛空军疗养院参加外围体检,这是选拔的初选。体检用了一个月,与以前不一样,这次巨细无遗,似乎动用了一切可能手段,对我们进行了从头到脚的逐项检查。”
1 ]8 F! I& U+ y  预选是由原国防科工委和空军联合组成的选拔领导小组,按照一系列条件,从全军现役飞行员中进行筛选。条件中包括有坚定的意志、献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身高160厘米~172厘米,体重55公斤~70公斤,年龄25岁~35岁,歼击机、强击机飞行员,累计飞行600小时以上,大专以上学历,飞行成绩优良,无等级事故,无烟酒瘾,最近3年体检均为甲类等等。符合以上条件的总人数是1500多人,之后调阅这些人的全部档案,并作全面情况调研,确定886人参加初选。最后从1500人选出12人。7 D! x: K  z  E
  杨利伟表示,航天员的饮食规定非常多,一日三餐都由营养医师制订食谱,食物还要留样保存。采购食品要到专供商店,购买蔬菜要到京郊的绿色蔬菜基地,绝对不能像常人那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0 ?' Z/ F9 s1 K( J8 F. J  J
  “其实我们平时一日三餐吃的大多是家常菜,许多朋友对我吃什么很好奇,以为航天员吃得好,大概多是鲍翅之类,我咨询过营养师和厨师,他们说我们的食谱很平常,没什么可以保密的。”
9 j4 G% l/ b. H' G1 }; ~  2009年某周(周一~周三)的食谱:
! A# i2 Q; ?. }3 F; B& c: K! ]  (周一)早餐:莲藕瘦肉枸杞粥、金枪鱼、酱鸡胗、葱花脆豆腐、西芹花生、糖醋大蒜、辣白菜。
8 a9 F2 Z; e, H  午餐:红烧大黄鱼、小炒牛肉、海带炖排骨;韭黄炒腊肉、海米冬瓜、砂锅娃娃菜、银耳鸡蛋汤。. m( P( F# A1 ^) r- j
  晚餐:水煮泥鳅、红烧鸡块、酱炒肉丝、腰果虾球、香芹炒肉、蒜茸木耳菜、百合莲子汤。7 a' Z2 `5 l5 q7 k1 B  d) @
  (周二)早餐:二米粥、麻辣肉皮、酱鸭脖、辣炒绿豆芽、三色杏仁、红油豆腐丝、素炒藕片。
, O' G2 n6 Q& ]: e6 M  午餐:姜汁大闸蟹、葱爆羊肉、辣子鸡肝、木须肉、松仁玉米、辣炒莴笋、酸菜豆腐汤。- q/ h$ c+ p) G- L( W
  晚餐:清蒸武昌鱼、虾仁炒鸡蛋、红烧咕噜肉、草菇烧肉片、肉末豆干炒青蒜、酸辣圆白菜、三鲜汤。
, L* `  z) ]5 s7 }* N, `& N8 Z+ {  (周三)早餐:醪糟鸡蛋汤、陈皮牛肉、哈尔滨红肠、三色腐皮丝、美极瓜条、素炒圆白菜、青椒土豆丝。( q3 Z& \  B* X5 {
  午餐:锅子墨鱼仔、花江狗肉、啤酒鸭、银耳炒肉丝、青椒鳝段、小炒奶白菜、胡萝卜汤。
3 E+ o( P$ {0 y' P# ^* ~  晚餐:家常海参、辣子鸡、姜汁刀肉、榨菜炒肉丁、香辣豆角香干、炒油麦菜、菠菜丸子汤。
" D+ ]* h% g, N* D' ^  1.每餐水果:苹果、梨、橙子等。3 A+ w- {# I  ~6 V- l8 X3 k: }
  2.每餐主食:面条、米饭、馒头等。
6 O5 I: G' W1 P# j. N  3.中晚两餐:建议多加入窝头、玉米、红薯等粗粮食品。

31

主题

3335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073

新人进步奖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论坛元老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职业作家知名作家论坛精英著名精英论坛长老一代水王发帖明星爱心大使热心版主论坛名人灌水天王

发表于 2010-5-10 12: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酸甜苦辣的味道自己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