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小就当兵的朋友想放弃了现有的军中好职位,选择了自主择业式的离开。记得在谈到他离开军队的原因时,他曾愤怒地对我说:这是一支以农民和小人为主体的军队 。6 x* A% r+ d) b) V
说实话,我当时听了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在理,并为他喝了个彩,因为我知道体制的压抑已经令他绝望到了极点,这和我当年选择转业时的心态非常的相似。我知道,把他说的这句话写下来,想必会让许多仍在服役的军人看着不爽,更会令人那些无限热爱军队的军人们(无论是真心奉献者、既得利益者还是混日子者)和军迷们感到愤怒。# j: b! X3 {# M# e" `
我脱下军装已经很多年了,心情早就平静下来,更愿意公平地去看问题, 愿意去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我曾经的成就以及我现有的安逸休闲和可以多种选择的生活都是军队所赐,更准确的说,是我们原来服务的部门和长官关爱的结果。二十年的独特从军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而二十年来养成的敬业精神和完美主义让我对做任何事情都充满信心。
K% x4 r: S0 Q/ c4 J( u9 \ 许许多多相识的人曾经问我:为何在上升的轨道中选择离开。他们相信必有外力的诱惑,相信我在军队以外已经有了更好的机会。实际上真的没有,在我离开军队的时候,我只是单纯地想离开。事实上,从军二十年来,我一直就想离开。只是我最后下定决心要走的那个时刻,离开的念头象野草一样在心中漫延开来,再也抑制不住。我并没有给自己找到退路。我只是相信我内心力量的指引,相信自己并不需要退路,相信自己今后的日子会过得很好。' H3 I6 H- p' f/ F
1985年的夏天,带着从小对绝色军装的梦想、对英雄主义的崇尚,未满18岁的我踏上的北行的列车。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独自拎着一个空空的皮箱,还有口袋里的五十元钱。我那时豪情满怀地告别家人,并不打算再回到家乡,因为我相信军队会给予我一切,相信我的梦想会让我飞得很高,相信自己能看到整个世界。8 {: \) M+ x9 j( S! @* v! Z
那个细雨绵绵的下午,我在洛阳下了火车,坐上了绿色的军车,进入了这个充满绿色的城市,走进了充满绿色的军校校园。绿色从此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颜色。和我一起进来的还有一群同样因无知而无畏的青年。' ]. {, C: ]+ C i
梦想的建立花去了十几年的时间,而毁灭梦想只要几天,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军校的生活是令人失望的,我们那一届人的四年军校生活中有过激情和神圣,但更多的是动荡、虚伪、黑暗,甚至还有年轻生命的离去。而真正了解军队还是在军校毕业之后,从部队到院校,从总部到基层,从军种到兵种,从国内到国外,从上将到列兵,我所处的职位让我看到了美好,也看到了太多的黑暗,让我无数次萌生离去的念头:我不属于这支军队。如果不是自己所处小环境的宽松,我应该很早就离开了。
* j: k7 x. ], H9 p N年过去了。今天回头再看,从功利的角度说,我觉得真正的失败者应该是我这样选择离开的人。适者生存是现实世界不变的真理。离开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用以前的一个热爱军营的网友的话来说:一是军队不需要你,让你成为淘兵;二是你不适应军队,成为逃兵。两者之间的共性在于你的无能使你的价值在军队无法体现。这不是军队的错,而是你自己的错,因为我们的军队从来没有因为众多的离去而改变。8 Y, K" Z8 ^. X0 c: Q9 m
改变军队的只能是那些留下的人,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因为从军而改善了命运,也就是我的朋友说的农民与小人(这里并不带对农民的歧视),他们把军队当作自己的自留地,尽享资源,如鱼得水,过得幸福无比。但我更愿意相信,留下的人当中也有许许多多推动军队进步的精英,否则真的就没有希望了,尽管他们中一些人也是在无奈和无助中守望。
% N& I/ n3 Z* k& U1 d/ l# [- P N年过去了,我们那个军校的那一届英语军校生留在军队的已不到五人。但对于所有的人,绿色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难以磨灭的颜色。
! B, T5 o- ^/ }6 `* O韩国总统朴槿惠昨天在清华演讲时说:“人生一世终归尘土,就算有一百年光阴,也只是历史长河中一个涟漪,重要的是要活得正直和真诚”。, M! z' b: q9 j- y
作为失败者,我唯一引以自豪的是:我可以活得正直和真诚。
) W# f* D- `; D. x; N4 [7 p1 A7 a( Z. J" j(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