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发表文章,作者伊桑·塔鲁尔,北哲 译。摘编如下:中印不会交战,原因不胜枚举。这两个亚洲大国都希望到2015年双边年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和平与稳定成为两国在世界舞台上崛起的口号。但是,这两个邻国之间的紧张似乎不可避免。尽管乐观和雄心推动着中印两国,但近50年前的那场短暂战争的阴影至今不散。0 H# Z. D) y+ m, y% `% H+ {1 |
4 q Y: [* q- |! K
一般旅游者去达旺,有三种路:直升机,私人司机,军方搭乘。1962年12月1日后,官方档案中再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踏上过这片土地。
1 m( a% J# a5 N' N7 n. Q( w) T4 l2 v; I# u) A: {+ O
整个藏南凡是有路的地方,就是十步一岗。+ O! Z7 R Z" i& G) z/ B5 I4 i
' g8 A3 a/ F0 ^3 F
事实上,它重现于印度智库———国防问题分析研究所(IDSA)新发布的一份政策报告的字里行间。这份题为“印中冲突的思考”的报告并不好战,它其实主张“避免战争”,但设想两国可能发生冲突的几种具体情形,也暴露新德里和北京的战略家彼此明显缺乏信任。报告称赞印度长期以来在沿中国边界线加强国防的举动,但警告称北京或许也在采取行动。8 G& H9 I3 Z, }! R$ {' p
7 I! m% Z. L, u6 l
近来媒体大多关注中印可能在海上发生冲突,而IDSA的报告则聚焦两国传统的喜马拉雅陆地边界,即学者们所说的实际控制线。自1962年战争以来,中印尚未正式解决沿这条线大片土地的长期争端。印度加强了边界驻军、新增导弹防御并部署部分印度最先进的战斗机。印度几十年来国防侧重西部,对付巴基斯坦,现在不动声色地将兵力转向东面,应对来自中国的长期挑战。" `) n* u, W* D. F7 u
% i: ?/ n# }0 J2 z
报告猜测中国可能有针对性地攻占领土,“例如,试图夺取达旺(位于我国藏南地区,现被印控制———编者注)”。沿实际控制线再往西,另一个爆发点是克什米尔。中国控制了一片基本上属于无人区的土地———阿克赛钦。印度媒体经常刊登耸人听闻的报道,称中国从阿克赛钦和其他地方入侵,夸大中方的战略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w1 U+ E* Z2 w
6 N: `* f: A0 ?( n3 T' B. i
耐人寻味的是,外界认为容易引发中印两国冲突的热点,该报告似乎不以为然;报告称,不丹很可能被当做一个中立的“瑞士”,而尼泊尔或多或少相信,一旦发生战争,这两个毗邻的大国不会侵犯其主权。而且,IDSA似乎不认为双方会鼓励或调动代理势力进行更秘密的斗争。6 }+ A# u5 R' ^& \
# L& f8 k2 e$ e! m3 t1 A: e) W然而,刺激中印军事紧张的恰恰是这种不安全感。两国经济惊人增长带来不确定性,北京和新德里之间又明显缺乏沟通和信任,再加上中印民众民族主义强烈———这些因素可能打破当前本已不稳定的现状。对于新德里和北京来说,驾驭这一切难度不小。; V0 f0 G/ M, k8 K c" ^1 \4 E. q" h
' g1 p9 ~" ]2 i6 X$ S! T. w
藏南有望回归祖国了?
* f3 @ J& \' L$ t8 ~8 \2 p
$ e8 y7 V# D3 a a6 [笔者在对中印关系问题进行历史回顾的时候,总有网友在回复中纠缠藏南问题。在感情上,我能够理解藏南问题对国人的伤害,但是边界作为两国经济、政治和军事斗争的产物又不能感情用事。藏南未来会怎么样呢?经过反复衡量事态,笔者得出的结论是“藏南回归应可期”。
0 }2 ]: K! E: G- i4 W% s, b1 L7 l1 B1 A' D* g
决定藏南事态的第一个要点在于藏南问题和其他边界问题一样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总体战略意图,笔者始终相信的是今天中国的总体战略意图和建国时并无二致,那就是用尽量短的时间强国富民。' F% m1 [. I; t) B5 L8 d8 A
: `0 v4 s1 j7 ?, f
普金说俄罗斯虽大,但无一寸土地多余,激昂是够激昂的了,但他接手的俄罗斯却是沙皇俄国以来国土面积最小的俄罗斯,比起辉煌的大苏联,俄罗斯民族失掉的土地岂止一寸?* N! U! V1 }/ a7 _; Z9 U
3 N6 w& }3 s/ d, W面对沥血的历史灾难,即便强悍如普金,又徒唤奈何?面对魏国可能发起的灭国危险,秦孝公甚至将秦国安身立命的秦东函谷关都割丢了,但是他利用忍辱负重的短短二十年类似苟延残踹的时间,任用商鞅厉行变法,最终不仅收回了函谷关,而且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国内战争时期曾说留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复地可期,自古就是一真理。7 O, t( i7 x' L- Y0 N- I( k" 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