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们抬着酒缸恭迎龙泉水。 记者 刘珂 摄
+ i, {( i' k' {, o8 }" k3 s 3 H" C8 A& Z+ x8 s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昨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传说中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一年的农事活动的开始。8 r7 Q& j5 {% T0 ^5 O. K
户县涝店镇龙窝村的村民们就热热闹闹地过了一个“春龙节”,众人抬着大大的酒坛,一年一度的祭拜酒神民俗活动拉开大幕。
u: H0 b/ C8 C- X& o9 f 这一天不仅是二月二春龙节,也是龙窝酒文化博物馆揭牌的日子,因此气氛格外的热烈喜庆。村民们纷纷来到龙窝烧坊前参加祭拜龙王、酒神的民俗活动,穿着明亮的黄色衣裤、裹着红头巾的锣鼓队欢快地敲敲打打。院子里放着一个直径一米五左右的竹筐,里面盛满了高粱、小米、玉米、稻谷和豌豆,其意是预祝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2 `- ]- x% n | 上午11点多,拜龙王和祭酒神仪式正式开始。4位壮汉抬起绑着红绸的一百多斤重的大酒坛,众人举着五颜六色的彩旗,端着供品,敲锣打鼓地来到百年龙窝古井旁,点香烛,敬美酒,祭龙王。之后引井水入酒坛,走进龙窝烧坊祭酒神,敬献祭品、诵读祭文,5位老者立窖投放五谷粮,伴随着“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的乐曲,众人将美酒洒向五谷杂粮,盼望今年有一个好收成,盼望着酿出更多清香、上等的美酒。' c2 O# B4 s# S: |" }
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的王智介绍,龙窝酒文化博物馆是陕西省首家非遗传习示范馆,龙窝酒作坊从制曲到酿造、贮存,工序繁多,大都是手工完成,尤其是那贮存酒的容器大酒海,已经有百年的历史。 百余年来,龙窝酒作坊都延续着每年农历二月二拜龙王、祭酒神的民俗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