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森林防火
查看: 3839|回复: 0

朱军,大学生喊你去掏粪

[复制链接]

50

主题

113

帖子

4057

积分

高级会员

你,现在几点?

Rank: 6Rank: 6

积分
4057
QQ
发表于 2010-3-17 14: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著名节目主持人、政协委员朱军同志为大学生去当掏粪工而热烈欢呼、鼓掌叫好。从这里首先可以判断,他很可能没上过大学。
+ I. l5 d& X, b; f  5 e& E3 u) ]& ?4 r8 z
  2、在百度上谷歌了一下,朱军生于兰州(兰州悲剧了),出生于1964年(居然没被饿死),1981年入伍。——17岁就毕业,应该是初中文化。初中文化啊,朱哥真艺术!
2 `: m4 m; R( c$ x- u    ' a! A- Q9 `, L, h! {$ _
  3、他所赞赏的掏粪工作,反正我想一想都觉得厌恶。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觉得好,口味真重。
7 S- N5 ]0 |) r% Y; B3 z  ]    
$ z3 w* z5 e7 p- b3 S  4、他的理由是这样的,“大学生当掏粪工可能会改变中国掏粪现状”。因为,“无论是在思维,还是掏粪工具的使用上,大学生都具备优势,从而将使中国摆脱传统意义上的掏粪”。! x/ o" {% O+ M& V0 x
    
1 ~/ Z8 e8 A0 B9 f$ j  5、他的话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再怎么改变,不还是掏粪么?难道朱大主持人去了就能掏出十三香来?
) _1 f8 M; o3 E    4 L: w, O& E2 t* I! W
  6、网友们对此事反应激烈。其中用词比较委婉、也比较有意思的一条是,建议朱大主持人挂职去掏粪——他要是去了就不再是“可能会”,而是绝对会改变中国的掏粪现状。8 H' S- B% O9 `+ y6 G9 y; D! ?
    ; O, T" ]3 F/ r( c9 k
  7、喷粪习惯了,去掏掏粪也好。
: T2 o  a1 ~7 Y9 l: V+ Q' A    ! i* y- M6 A# V/ X4 j2 ]) A
  8、那样除了史上有著名的爱国记者邹韬奋,今天就又有了著名的爱国主持人朱掏粪。
3 v7 q: c. g0 C- J' I    
  G' @& V$ T: I: @  9、犀利哥已经黯淡的光彩,就可以由掏粪哥补上了。* S8 @( N/ ~" k! F7 T
    , w) q6 _8 ^' u; W+ b/ D, T6 i
  10、艺术人生的观众们有福了。“走,看朱军掏粪去!”众铁忠粉丝:“同去,同去。”
8 q" f' Y: N' T) ~# f    
5 s1 M* Y2 n# w* H1 Q& }5 J  11、人民有福了。“自从朱哥去掏粪,老百姓拉屎更有劲了,便秘也治愈了,腰也不酸,腿也不疼了。”
0 k+ B1 y$ i# C$ X6 K4 T) @8 z% z    ) c3 [. n" S! N# i' s+ s4 f
  12、朱哥的掏粪工具,料想即使不十分先进的话,也会做得非常艺术。估计是吸管状的。
& @/ W7 i4 o; [% S$ E    
: C- u& c) G/ ^  13、朱哥早年在部队的时候,据说唱歌、说相声、小品、快板等等无所不能,为此,战士们戏称他为"全活"。归根结底,还是“口活”好。
5 k6 _" a- r; z/ @2 z, D    
) ]3 F3 Z, T. a9 O( i. g  14、掏粪多年以后,或许朱哥会写本书,名字就叫“我在掏粪的日子里”。或者就叫“掏粪的艺术”。
, `7 F- I9 {5 N* h% i3 o1 V: a    $ p9 W' h2 B/ q# ~! ?! o. g5 G- O
  15、在多年以后的《艺术人生》上,我们还会见到朱大哥,脸还是那张煸情的脸,但手已经不是以前那样的手了,而是一双掏粪的手。! H5 q% C  ^5 i2 B. ]/ w( S
    ; A5 Z) A. c' o: W) h* |, p
  16、朱大哥提起他那段掏大粪的日子,表情不再悲伤,而是洋溢着感激与自豪——“掏大粪终于让我了解了我们和谐社会的新意义”!
7 A2 ]2 S% Z) U1 E' P    , Z& k9 Z8 A2 U" }
  17、最后一条。邹韬奋这个名字的由来是,韬表示“韬光养晦”,奋表示“继续奋斗”。萎员们,呆代们,望以这个词自勉。

8 e) y! E* x  [/ o;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