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森林防火
查看: 1770|回复: 1

转载:小心银行洗劫你的钱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7 21: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华夏银行一名职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出售了1.4亿元的理财产品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理财产品频频出问题是中国银行业在竞相争夺存款机制背后所留下的恶果之一。银行通过发行、出售监管力度较低的理财产品来变相争夺存款,有些理财产品已沦为庞氏骗局。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管,为民众的财产保值增值提供有力保障。否则一旦失控,这将丧失民众对银行的信心。民众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也需提高风险和责任意识,让自己的钱投向明明白白的地方9 |, U0 X$ S* [$ u7 x! A9 e  n

  f$ I  ]/ q( S' e9 t' H, b; M* x& W* G8 L/ ]: j
2 k+ J8 S8 |6 k8 K/ J8 n
背景: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曾指出,目前银行发行的“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在一定的条件下,投资者一旦失去信心并减少他们的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这样的击鼓传花便会停止。
: Q! n# ^. m  {' J" ^* y4 q
( O) Q7 B% d# N8 [; v0 z惠誉称,第三季度已发行的理财产品总面值扩大至12万亿,这将带来更大的风险。
1 b0 y8 {1 D0 }8 Y4 K
, U- b# K- X# s: G4 q) n8 U$ k0 }! f; G1 D" ?

7 C) m7 X. v0 Z7 {
- B2 j3 h- H" [4 ]5 L华夏银行理财产品起风波 投资者抗议惠誉称中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正在加大近日,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嘉定支行销售的四款理财产品无法兑付导致投资者抗议。目前上海市银监局官员和华夏银行总行人士均开始介入调查此事。# x- z0 `2 D; N" s
/ n8 O# y0 A: _7 P

. T  f$ _' J$ V7 g0 X9 Y7 I0 R8 q, S9 c) n8 |8 [

: b5 I9 V+ X$ t4 g: D6 N7 }员工私售理财产品 客户血本无归
* N0 x% R9 V9 d  x3 p
0 h0 m+ V1 b& l0 }% l
. T4 T& `2 O5 t$ S% ]+ @2 I, F4 o' S: ~% |& D
) i4 k% z; ^9 X& u+ @  f5 ^" M: @
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的一名职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出售了规模达1.4亿元的中鼎财富有限合伙类投资产品发行的理财产品。这一产品承诺的回报率为11%至13%。目前这些产品已经停止兑付。, [  {" i& R" A/ _3 Y! |

9 X$ @& f, C: z# v& i# n" D1 H
+ q) ]% |; z/ i* u6 J
3 \+ J! I7 Y  w/ q% H
: b. @. l! p2 h/ s- w8 V此后华夏银行表示,从未批准这一理财产品,该产品是投资于河南省的四个商业项目,包括典当行,并表示这一理财产品是一名理财经理在未经授权的情况出售的,这违反了华夏银行的相关规定。此说法引起了投资者的强烈抗议,投资者聚集在嘉定支行,曾致支行歇业一天。+ O/ M) C$ C# v4 r( ^* k. S  f
' B7 I2 i8 x. S

* @# |+ D4 w9 e6 ]  y4 h
* F7 |3 n- V2 z3 y8 v% ?员工家属自称替罪羊 投资者抗议监管部门介入之后银行态度转变
7 J+ N- Z" b! N3 _% @+ ?) X6 B5 {

% J- e$ _2 m/ n* m' @7 U# y
3 u( E' n2 W( j* u8 X# C2 t9 o5 @+ ^% _
在该事件中,当事银行员工(现已不在华夏银行工作)的家属指控华夏银行将其当做替罪羊。3 D& P; B# c: O8 _. W; i
4 ^2 p7 F, L( d1 t+ W8 o2 D# [
% g( F  S. ]* O) ?- }

5 i, s( P& o( ~  }# c' w
% {- V, j* k; y风波闹大之后,监管当局已经开始着手对这一理财产品违约事件展开调查。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表示:华夏银行必须为这一理财产品事件承担一定的责任。
' B% x7 A# I5 v6 T+ U2 V# r1 b8 Z& [. E7 [0 _: _5 \" k6 ~
2 h4 F5 j2 Q1 D* {& ]

9 m8 ^/ [4 A  ]% i' m  u$ {  w  ]- ?3 x
至此,华夏银行表示,这一理财产品可能存在一些管理上的疏忽,将会向投资者作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0 a1 i$ X5 s  K. m+ V& ^
4 s9 R9 R/ [# P8 {0 h9 e) n( {  N* N& U' c2 {

5 H4 D* X6 F: B# A
* [6 y' J0 j9 y0 t' e2 Y华夏银行理财产品案例是最近数年来中国银行业所爆出的最大投资违约案之一。近年来,理财产品令投资者上当受骗甚至血本无归的事件并不少见。  x8 b9 \* Q! ]: B* Y  V+ k8 Y

8 @8 H$ l, S" B* @: k5 Q1 r8 `0 Y/ G: L7 l& e% T
3 a! I: F  s- R4 W& R

3 y2 U! N* y. t5 g9 O银行理财产品被疑“庞氏骗局” 销售陷阱多肖刚称最大的金融风险是影子银行体系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曾指出,目前银行发行的“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在一定的条件下,投资者一旦失去信心并减少他们的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这样的击鼓传花便会停止。7 d. m- m  U# t2 R
8 N! k- c0 k8 y
. u$ m- s2 S# x* n* \. \
# h0 y: v3 I+ b7 z6 V: \) D
银行“围追堵截”储户卖产品/ Q% `5 I, @9 k' ^! m

2 f$ v4 D. s- I, |1 i4 k- }. r9 F- [: h6 n6 M- i  y, ~
) e3 O2 P0 M8 y: _" y5 Q
* s; i8 u, i/ P1 k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热销,甚至营业厅里最基本的存储业务的资源反而被理财产品占有。不少人到银行柜台办理储蓄业务,可能都有如下经历:如果你被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已有超过5万元的存款,旁边的理财顾问大多会热心地向你推荐银行正在卖的一款理财产品,大多会告诉你期限是多少天,收益率超过5%,是否需要购买等等。; D8 b. V0 d: t8 J& I& O" ^1 d

$ _6 n+ K  e, P9 k$ J) h# z4 U9 ]7 A2 H8 a% X
6 C( r* c7 t- ]1 a

& W$ ?" _/ ?4 K' V大多数人对这些理财产品的细节并未仔细研究。但听工作人员介绍收益率往往都在5%之上,超过了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听起来令人心动。稀里糊涂之间,就在理财经理的怂恿之下,掏钱买了产品。但是,当你拿着合同,去银行兑现收益的时候,有时却事与愿违。
- u% u/ Y# H5 K. ~: R1 e
5 d) P' I( I; C0 i; t/ d/ q3 R5 L, _( S. @" I7 E; L3 U$ i
5 [: u) P( u$ C; Z& T
% @8 V9 o! c- x8 w/ J" q
银行销售不提示收益率区别
" [5 x& H+ \* q+ Z0 r* f6 C
8 U& O/ \7 C  \' m6 P  u
  ^% t3 G' ^# B2 F$ T2 N# c8 K/ E! E, a( F5 u5 g; E

+ K! d' E5 T& B1 j举一个例子,一款理财产品5万元起、78天、收益率5%。北京青年小张想购买该款理财产品以提高收益。不过当小张问银行工作人员,购买5万元78天能有多少钱收益时,银行工作人员因为忙,拿了一个计算器给小张,要其自己算。* c. l' q2 q2 }$ \3 I, _

9 Y* q- r( {+ c, D# g/ t( ]# ~& G: o$ B' ?* \  m4 A! u
9 a1 n1 f9 P! W& K3 f& w% ?

  f7 X/ R9 b( p/ K; d小张算来算去,开始以为78天能有2500元的收益,后来经人从旁提醒,5%是年化收益率,还需要除以365天算出1天的收益,然后乘以78天,才能算出78天的实际收益。结果记小张再一算,只有534元,比存银行3个月定存只多100多元。
8 K4 N3 j$ ^6 s: u, r) ^- z6 A
+ K$ L, f6 b9 d/ V% D6 \$ h
4 x. R8 b  d% ^8 H+ A9 v% v1 \! p% d
) \  F) j" P* M8 _在现实中,无论是银行宣传产品,还是银行理财经理解释产品时,很少明确区分年化收益率与收益率的差别,两者之间实际差异很大,如小张想买的产品写着收益率为5%,如果是年化收益率,则78天只能获得534元的收益;如果是收益率,则收益可高达2500元。计算方式不同,收益相差近5倍,这也将影响小张的投资判断。1 u2 L5 N! e) ~. L

5 |1 v! V+ y' H9 f, R! ]5 E- b7 M
* \2 w+ l- }/ s' ~- A2 e( W4 g9 `, s4 H! r

9 p# Z  @8 p; P2 E/ E% o1 w高收益背后暗藏高风险 银行风险提示不足/ M. R0 G; d& g; \/ @! I* q
" a% d/ _2 k. L$ B, B" r
) B2 K4 b' Z& `8 C" u

7 k2 |. E3 c0 a5 I2 W8 m# G5 X$ K& s3 R4 r$ [+ i5 N* \
目前银行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理财经理的任务压力也很重,而有的客户耐性不好,办理时间过长或者流程复杂就可能造成客户流失,理财经理为留住客户尽量简化流程,导致风险评估流于形式。常见的情况是理财经理招呼一位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时会说:理财产品收益高,没有任何风险,保底保收益。
; O5 t* ]( c; z/ I6 P, a7 l8 }  C7 x. V' K
8 Q9 S1 E! Z! _3 P' g

' \* q4 C$ E* \9 i( L1 x
6 B4 X8 I' Z  D8 I事实上随着理财产品的不断创新,很多产品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风险,无论预期年化收益有多高,但实际到期后客户有可能一分钱的收益都没有拿到,甚至还会亏损本金。
, Y% l/ ]9 J" X9 a' I
* L4 T) H1 |+ X
9 P7 q$ ~: e) ]
0 r0 G8 M  `' {+ f  ?9 U: t; E. T9 q& i: {
保本类理财产品流动性差不能提前赎回7 ~$ f' R5 t* M/ V  R  i

! o/ Z5 b# l5 h
8 B8 r5 X' S3 U- |0 ?* X& t$ X$ ~1 R" P& S) `* k/ Y9 s

. K3 C0 ?" m% w3 C3 F% d- `7 `保本类理财产品最大的缺点在于流动性差不能提前赎回,闲置资金较少的人万一出现需要现金的状况,也不能及时回流周转,所以在购买时需谨慎。保本型理财产品还有“只保证本金不保证收益”的特点,如果遇到零收益的情况,投资者的收益将低于存银行,这是投资与储蓄的区别。存钱利率低但是安全无风险。理财产品收益较高,即使是保本类理财产品,风险也相对较大。
2 i7 R# }/ ^( t( r) h2 E' e2 {" Q( f

% @8 [& Z8 e/ o& \/ ]2 t
0 G$ g. a" ~0 |+ Y& `  ^年关将近 投资者得看好自己的钱包钱存银行收益跑不过通胀 民众资产缩水理财产品本质上也是一种投资,投资的特点就是收益与风险并存,世界上没有高收益零风险的投资。风险意识对于投资而言,意义更为特殊,投资有风险,购买理财产品需谨慎,消费者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稳赚不赔、高收益零风险、一夜暴富等宣传口号。
( G& }, C1 n9 ?8 F: r" ~( ^  f& \. C6 v: m8 M0 `

$ W0 e' R! W' j: X# \
  q, ]$ I" A& O2 f" z: I- p& X' P7 u& X8 g5 \, N1 j
事前监管需加强 为投资建防火墙% m% M5 d8 H' z. r1 Y, \0 ^

0 h9 U, w$ p; b; _' [& s  O5 {8 O4 O+ X4 R8 k

: k! E. Q1 w( q" E5 _/ L
* q" \3 A# L/ Q2 Z# J9 o, r中国民众赚钱不易,监管者需要加强事前监管,防患于未然,以免民众投资血本无归,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监管层应该进一步完善理财产品的管理,包括售前防止误导,产品说明书设计时进行风险提示;售中在官网实时发布产品运行情况报告等。" J, i) o4 O& h6 _' O
% b" E8 p+ |) ^# W

- \0 E+ g  M# U0 {" p5 J: I( P0 y) R
; ?% C3 }5 j1 ]- G/ A+ n& S
银行应加强内部管理 万一出事也别推卸责任8 [: k4 d, ?' t# w) ~3 j. \( |

5 C/ y! x. W3 U7 b. Y4 U7 c& D! N& j  ^
6 A; G2 Z( R/ u. e# C

9 |* W$ V5 G* O# s4 M: W7 J' j  g大多数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的地点、缴纳现金的场所,均在银行。银行在出事之后不能将员工当成“替罪羊”,采取抵赖态度,令投资者血本无归。而是应该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及监管部门查清事实,履行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使投资者的损失减少。如果银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有缺失,应该对投资者进行补偿,否则“坏名声”将会影响理财产品的销售,也让民众对银行的信誉失去信任。
$ d1 v2 R* F  e4 B2 D5 x8 W; [
  m! T* Q" w  I3 r4 {
+ j/ p* |& r5 e/ E) b+ q5 Z
7 i' Q5 s2 Q$ a0 }" \% F( C$ C
8 a' ~/ G7 P) X2 }; G+ E结语临! d7 m  ~, V) d
近年末,为应付资金考核压力,银行在加大揽储力度的同时,还将纷纷推出高收益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希望监管部门加强事前监督,银行加强内控,投资者也提高风险意识做到明明白白投资,让自己的血汗钱真正能够实现保值增值
& P) {6 _5 K" Y4 q: M9 O% p3 T+ m# m# ^4 R) V8 x) C

1

主题

2

帖子

442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2
发表于 2012-12-9 22: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不保险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