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任之 于 2013-5-26 07:21 编辑
通过学习和练习,我们使拍摄过程标准化,尽快的提高技术水平;但对于真正影响我们的视觉和情感的,我觉得还是对片子调子的处理。看过很多优秀的人像作品,包括优秀的商业摄影的人像作品,发现自己一直坚持的有关理论在很多地方均被一一打破(当然这跟本人入门时间晚,学习太少有关),就像用光,我有时候太注重片子的质感,要求正确曝光,决不会去高光溢出,但一些给我们良好视觉和身心愉悦的片子,却不一定拘泥于这些框框。下面就是对我人像拍摄的一个观念转折,供各位品鉴。
7 h# a( m# H2 D X2 S
8 u& J, \! a' c S! \( V. Z& R2 T J人像摄影的影调与色调/ ~' @; N( Z3 T1 U" @' @, E
+ }6 |/ z' Q; M+ j$ @ 调子影响视觉和情感。人像摄影可以分作高调、低调、一股影调、软调、硬调五种影调。另外,还可以处理成不同的色调。要掌握各种影调与色调的构成方法。8 e4 N6 G) X) f* Q6 H3 W
* Z/ z' n3 I5 @. k* O$ i& g
* i% ~% T1 A. B% Y
一、调子对视觉的影响
& J+ }$ o. ?+ |* B/ J/ g
2 d) Y3 v# _% p- m 人像摄影中所说的调子,是影调与色调的统称。一幅照片上的阴暗变化,是影调的变化,它是由被摄者接受光线的多少以及他本身的反光率形成的。无论在黑白摄影或彩色摄影中,都有这种影调上的变化。比如,一件红色衣服,如果受到倒光的照射,衣服的受光面与非受光面就形成不同的影调,它们虽然都是红色的,但受光面的影调亮,非受光面的影调暗。这便是彩色画面中影调的变化。色调,是指色彩的变化而言,比如,照片是红楼的色调还是蓝青的色调,这是色彩上的差别。一幅人像摄影作品,如果它是黑白的,只有影调的变化,而没有色调的变化;倘若它是彩色的,则既有影调的变化,又有色调的变化。) U: t5 S; h/ E- O* @$ H( y
, {- T, n9 l' i# I+ k
0 o4 d8 _7 s! c% Y+ W, G. H L# b$ `0 F* k
. q+ I Y! i* [* M+ b. s+ `# V 人像摄影作品,如果从影调方面来说,可以有高调人像、低调人像、中间调人像。软调人像、硬调人像这几种表现形式;倘若从色调的构成来说,又可以是暖调的、冷调的、对比的、和谐的、重彩的、淡彩的等等。这些不同的影调和色调,影响着给观众的总的视觉印象,从而也影响观众的思想情感。比如,一幅高调的黑白或彩色照片,就给观众一种明快清新的感觉;低调的黑白或彩色照片,能给观众一种凝重深沉的联想;暖调的彩色人像,往往激起兴奋欢快的情感;冷调的彩色人像,具有一种肃穆恬静的象征……所以,我们在从事人像摄影创作时,在艺术技巧上除了要考虑它的构图、用光以外,还要注意它的调子在视觉上产生的效果。下面将几种常用的调子处理技巧作一概括介绍。
! @: W: B0 w; m5 f6 T3 G
4 d0 L7 H. K2 k* _! s; J
" y6 A( @- K0 v! W- J二、人像摄影的影调构成5 {" v8 y! `4 g" e( Q
4 Z- L D( _7 v7 U6 c# Q" g 人们通常把人像摄影分成高调、低调、中间调几种。其实,大家说的“中间调”,并不是指照片由不深不浅的灰调子组成,只是与高调、低调相对而言,照片上仍然有黑、白、灰一系列不同的影调。此外,笔者还认为,在谈论人像摄影的影调时,除了亮暗的不同之外,还有影调软硬之分。实际上,有许多人像摄影作品是用柔和源俄的软调拍摄的,当然也有用反差大的硬调拍摄者。所以,在本节中阐述人像摄影的影调构成时,按下述几项分类:
& R8 m7 o+ ]0 @1、高调人像4 C0 L7 Z) z+ u; ]) I: i x
, V. {2 S% l2 |/ V 高调人像的特点是画面的影调构成以亮调子为主,尽量避免或少用暗调子。具体地说,黑白人像的影调组成应以白、浅灰、中灰影调为主;彩色人像的影调组成应以白色、明度高的浅色和中等明度的颜色为主。至于较深暗的调子,无论在黑白人像或彩色人像中都应尽量避免,或尽可能少用,使被摄者的形象在拍出的照片上整个呈现亮影调,没有明显的阴影,更没有投影,显得洁净、明朗、柔和。2 z! k& x" X" t, {1 O
$ d& X7 R6 o% F0 U ` 在摄影室内用灯光拍摄高调人像,除去被摄者要穿白色或浅淡的服装并用浅色的背景以外,布光时要以顺光为主。用一盏灯放在照相机正后方,或用两盏功率相同的灯紧靠照相机的两侧,从照相机方向将光线投向被摄者。这样,可以把照明光线产生的阴影和投影减少到最低限度。经过这样做之后,被摄者的两侧往往还难免调子太深,还要在被摄者两侧与照相机形成90度夹角的位置分别放置两盏功率较小的散光灯,把影调太深的部位照亮一点,使被摄者各部位的亮度比较均匀。但是,被摄者侧面的轮廓又要比被摄者正面的影调稍暗一些,显出被摄对象的边沿。同时,也可以在被摄者上方布置一盏“发灯”,修饰被摄者头发的影调或向上的轮廓部分。
, v/ `$ D' E; Y3 H
& S* x( z3 u+ G 高调人像照片的背景要明亮、干净、均匀,但最好又保留一点浅淡的层次,以便衬托出被摄者更亮的部位。背景可以用两盏散光灯从左右两侧均匀照明,它的亮度可以控制在超出被摄者面部亮度两级至两级半。曝光时要以被摄者面部的亮度为基础,让面部曝光过半级,再现为较淡的影调。
- F. a4 A; H& F p& P: N8 p3 L4 e0 T4 C7 u3 b
如果在室外自然光下拍摄高调照片,要利用阴天或雾天的散射光线,并要故意增加一级曝光,使底片的密度稍大一点。
7 k' X3 |$ f2 X! N2、低调人像% D7 @" K6 }! c( O
- h O9 G# z. F
低调人像的特点和要求正好与高调人像相反,它的影调构成以暗调为主,尽量避免或少月亮调子。黑白人像的影调组成应以黑、深灰、中灰影调为主;彩色人像的影调组成以黑色、明度低的深色和中等明度的颜色为主。低调人像照片,能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深沉、凝重。
x2 G r5 A" t * i" z. a) u2 ]$ m
在照相室内拍摄低调人像,被摄者应穿深色服装,并使用深色背景。布光时,一般采用倒逆光或侧光,使被摄者面部的阴影大一些,光比可以控制在1:4--1:6,依照被摄者面部亮面的亮度曝光,使亮面再现为中等明暗的影调,或者比中等明暗略暗的影调,阴影部分再现为暗调。个别的低调人像也有用顺光拍摄的,不过曝光量要少,以便将面部再现为暗调。
. ]/ z( T" j6 O" J( E * o5 i2 r0 w# a
低调人像的背景,不用灯光照明,让背景呈现全黑的影调。7 E# g; I* ^( d. Z l( v# O3 G
3、一般影调人像1 E/ N6 F* ?. Z/ M: j( ~& I- C
5 W5 L/ G L; o3 S
一般影调人像的特点与要求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它不像高调人像那样以浅谈的影调为主,也不像低调人像那样以深重的影调为主,而是在照片上可以包含深的、中等的、浅的各种影调,因此,它的影调构成特点既不倾向于明亮,又不倾向于深暗,而是一般印象;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既不偏于轻快,又不偏于凝重。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拍摄的人像照片,属于这种影调。
( F* z& w' Y: F4、柔调人像
0 M& p7 d8 J7 W) R! Z' ?1 [% A ; r% E3 l$ P. j& ~' l" e, c+ m5 F
柔调人像的特点是画面的影调配置比较朦胧,而且多半是用中等明暗的调干(在黑白照片上是灰影调;在彩色照片上是中等明暗的色调)去描绘被摄者的形象,亮调子较少,深暗的调子更是少用或不用。它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是比较轻盈、明快,有一种清淡、愉悦的感受。1 s7 V3 S, `& r" `/ `
$ E9 c# t" S7 }4 ^+ p7 E7 Z
这种柔调人像的拍摄技巧是,尽量运用散射的柔和光线,而且光比要小,要避免画面中出现明显的深色调子。要瞄准中间影调的部位测光,并根据它的反射亮度曝光。同时,拍摄过程中常常在照相机镜头上加用柔光镜。柔光镜不仅可以使画面的调子柔化,也能使影调进一步变浅。
/ I* I1 N# a6 H% g- Z # v/ ?6 j( z0 U e: g# D1 N
5、硬调人像/ j3 Y7 [4 _7 l/ W3 C* d
" e) e! F& d& m4 j' q( }( L
硬调人像的特点与柔调人像恰恰相反,它主要是运用明暗两极的影调(比如黑白照片上的黑调子和白调子)构成影像,光比大,而中间调子很少。这种影调处理方法常常用来表现被摄者处在明亮的照明光线之下,或者采用日光拍摄时表现一种暑热的感觉。在曝光技巧上,要分别测量被摄者脸部亮面和阴影的亮度,然后折衷曝光。或者根据脸部亮面与阴影的综合亮度曝光。
/ @5 ~) H2 n# ?* n+ s 9 R! I- z2 V2 c& R7 v) O
硬调人像虽然有以上造型效果,但由于它对于被摄者皮肤的质感表现不充分,所以除了特殊需要时,一般不采用。
8 E$ G j6 g3 t |& M& Y5 b# R
; l3 j, x! ^) C, A/ Y" z' x 三、人像摄影的色调设计8 \) x3 T8 c: {* X
; q8 P+ P% y6 E- |; v
人像摄影作品,除了它的影调可有不同的处理方案以外,其色调也可由摄影者进行设计,以便使照片上表现出一定的色彩调子,用色彩对于人的情感作用去感染观众。这里,从户外人像与照相室人像两种情形分别阐述。7 C4 X9 J, u) y8 y( _
; {# }. \0 S2 D1 Z; _ 对于拍摄户外人像来说,设计照片的色调似乎不如照相室人像来得方便,但并非没有办法。首先,被摄者服装的色调可以由摄影者挑选,比如,究竟要暖调的还是冷调的服装,或者其他色调的服装?其次,背景的色调可以由摄影者挑选,比如,背景要与服装对比还是与服装和谐?再次,如果有必要,你还可以选用低角度的暖调子阳光来照明人物或者被摄者的轮廓。总之,只要开动脑筋,处理方法是有多种多样的。
/ H3 y5 P& t5 g! J8 c3 W K
0 j$ o. L8 z/ M 如果拍摄照相室人像,进行色彩设计就更方便了。你可以选择服装的色调以外,能够更方便地选择背景的色彩,还可以在照明灯具上加用有颜色的灯光纸,改变光源的色彩,甚至用不同的色光去修饰一幅画面,可以大大丰富色彩表现手段。
# l* I7 B @+ @: M4 ~1、暖调设计
+ x- v! V6 M3 ~$ {3 N6 I' Y9 |8 A
/ i4 u2 E# U1 z4 w 在色彩学上,把色彩分为暖色、冷色、中间色。红、橙、黄以及那些以红、橙、黄为主要成分的色彩,称作暖色;蓝、青以及那些主要含有蓝、青成分的色彩,称作冷色;绿和紫称作中间色。由此可知,欲求暖调的色彩设计效果,可以利用红、橙、黄等暖色或者主要含有这些色彩成分的色调,给观众暖色所具有的热情、愉悦等情感联想。
" Y0 Q- L# T) S! r' s# w" \# m
( S5 R* l4 `, h+ U$ b0 N( k 2、冷调设计6 B2 v" U% b6 J5 z8 M% v O
% N! ^( S# ~/ q7 R* ~9 w u* }
用蓝、育或者主要含有蓝、青成分的色彩构成人像摄影画面。会得到冷调效果,给人们恬静、闲逸等等情感联想。
& \9 F# t, k( d) d& P- X ; _4 W$ c: @; Q3 M' K2 \% R
3、中间调设计) \/ A( B5 v* _1 ~$ S; n
# f& X. E' F* W1 o 绿色和紫色是中间色,黑、白、灰在色彩学上称做‘稍色”,也叫“非彩色”、“无彩色”,它们只有“浓度”,没有“彩度”。
& r, H# O: j/ G* C
7 n" a* \& K% D1 V# V 4、对比色设计
4 D( q2 `$ N* x$ {& @" J8 x; S
% E) i8 F) i) j+ y3 y 色彩的对比形式很多,有冷暖的对比、补色的对比(红与青、绿与品、蓝与黄是互补色)、鲜晦的对比等。凡是有对比惯征的色彩共同出现在一幅人像摄影中,必然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色彩效果,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3 |+ T& d: W/ O ; e# V+ w: V* G7 R4 {
5、和谐色设计$ u/ q/ g; D. k% u* ~! W* v
9 E( r" Q/ P6 L$ d! p0 h8 ^' ~* Y
不用对比色彩,而是将一些比较临近的色彩安排在一幅画面中,或者用黑、白、灰这些“消色”去调和某些色彩,会得到色彩和谐的效果,使观众看上去感到舒展、安详、平静,也是人像摄影中常用的一种色调设计方法。* }4 d2 \" `' u9 S( O4 s
' z7 f! w$ Z( O0 v
6、重彩设计1 ^" `1 ?' [0 w$ [8 l
' {6 v" r- v2 Z6 ?2 A
重彩设计是用纯度很高厅又鲜艳的色彩去构成画面,使观众受到强烈的色彩刺激,留下深刻的色彩印象。这种设计方法,适宜用很浓的大块色彩,才能收到重彩效果。
, |* {- P# m8 b: @/ ? 9 C; Y R4 ], J7 i5 ^
7、淡彩设计3 @. c8 q* V+ B+ J6 u5 Q* d) l
5 t& B& {+ x- _9 O" Z3 k 与重彩设计相反,淡彩设计要用浅谈的、明度较高的色彩构成画面,如浅黄色、浅红色、浅蓝色等等,给观众一种轻快、淡雅的感受。淡彩画面有些近似高调,但比高调彩色画面的调子略重一点。1 q& X, y u& o
( Y$ B" y* K5 v( [+ n % `9 K$ @3 _1 p/ e# C' E! u
6 N+ U+ ^/ T0 d/ v: I1 a1 _; g! i" W. u
- x. D' w* ]- P( `
! E& N2 y! q. R& g3 ] |
|